•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职思政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1.瑞金中等专业学校 342500;2.瑞金第一中学 342500

摘要: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中职思政课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正确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践行信息化教学,提升中职思政课教学针对性、趣味性以及实用性,打造高效课堂,让中职思政课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中职;思政课教学;信息技术;融合策略

一、信息化教学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的优势

1、教学形式更加新颖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思政教学作为公共基础课,大多秉承传统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多以“填鸭式”的讲授为主,教学内容概念化、理论化强,课堂沉闷,中职生本就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传统教学方法更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不高。而信息化时代,素材的来源更加广泛,它们可以是动画、音频、视频、动漫、微课、慕课等形式,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堂,多样化的形式更符合中职学生的年龄及性格特点,将抽象的思政知识用直观方法呈现出来,降低了学习难度,因此更容易为中职生接受。

2、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信息化教学使教材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思政课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和“职业道德与法治”,又与时事政治联系密切,需要教师不断更新、丰富教学知识。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例如通过网络查找最新的国家政策、社会热点、相关案例等,可以快速掌握大量最新的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学生进行思政知识讲解,通过最新的案例使学生了解时政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3、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网络具有存储量大,信息上传快捷等优势。因此,网络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通过网络找到大量教学资源库,选取名师课堂、公开课或课件进行查看和学习,并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信息化教学为教师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了便利条件,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学生也可以不局限在课上学习,课下也可以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共享云端,如线上学习平台、慕课、课程网站等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开展好“第二课堂”。

二、中职思政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

1、调动参与热情

随着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出现,一些手机教学平台也应运而生,如智慧课堂、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等。这些手机平台提供了海量的教学资源和许多辅助课堂教学活动的功能,如签到、学习资料上传、随堂练习、问题讨论、问卷调查、头脑风暴、举手、抢答、布置作业任务等,几乎所有传统课堂的教学活动,都可以通过手机教学平台来完成。手机教学平台的应用,能够把学生“带回”课堂,大家集思广益,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与交流互助的机会,教师也可通过平台,推送学习资源,对学生进行在线辅导,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积分,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积分排名也可激发学生竞争意识。通过后台的数据分析,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不足之处,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2、整合教学资源

(1)建立思政课程资源库

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中职师生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前提,网络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当充分借助互联网,建立思政课程资源库,一方面,方便教师收集先进教学案例,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教师首先需要在学校内部达成共识,利用教研会等多种形式转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将优秀的网络资源进行汇总,建立起学校层面的思政课程资源库,无论是优秀的教学案例,还是网络中的立体化教育资源,这些都可以成为思政课程资源库的一部分。在立体化教学资源的辅助下,教师能够有效拓展思政教学的相关内容与素材,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且全面的学习体验。

(2)设计和制作微课视频

微课本身是网络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在网络背景下开展中职思政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尝试设计和制作微课视频,一方面拓宽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学生课外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引。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深入钻研教学策略,并且利用互联网的辅助功能,学会如何设计和制作微课,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5~15分钟的微课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下提高学习效率。

3、结合线上线下

(1)利用网络提高预习效率

课前预习是中职思政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提高中职思政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必须利用网络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建立思政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明确的指导,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探索知识,并且利用网络提前了解课堂学习的侧重点。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为学生设计和制作导学案,在导学案中明确体现中职思政教学的侧重点,并且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对学生课前预习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在教师的科学指引下,学生能够凭借网络掌握更为基础且全面的思政知识,为中职思政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

(2)基于学生反馈调整课堂教学策略

在组织中职思政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基于学生学习基础,对教学流程进行思想的调整和优化,确保学生的学习反馈能够得到重视,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网络背景下教师应当建立起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型,在课外时间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并且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合理地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材料,借助网络创设教学情境,以立体化教育资源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只有在不断凸显学生主体价值的情况下,互联网才能真正成为中职思政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学策略才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4、引导网络利用

在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实现了网络化,而网络化在带给学生学习、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潜藏着危险。中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把好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信息“初筛”关,并对思政信息进行“精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及包含正确的人生观、爱国情怀、为国家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力量的思政内容推送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同时,教师还要加强中职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和要求学生科学规范地运用网络,明是非、辨善恶,端正心态,提高自制能力,不做危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情,让中职学生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背景下中职思政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教师必须合理把握好网络环境的特点,对思政教学活动进行大胆创新和优化,建立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教师还必须合理把握好互联网的应用时机,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科学指导,借助网络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加全面的思政教育,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冷杰.基于新媒体的中职思政教学改革路径[J].记者观察,2019(36):81.

[2]邓宝红.中职思政教学模式创新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0,6(4):36,3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