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拜泉县国富镇中心学校 164700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并得到教育领域的关注并且成为了研究热点。相较于传统的多媒体和互联网形式,信息技术是由教育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旨在实现教育融合现代技术发展的手段。在众多的学校中,信息技术已经在课堂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差距和地域限制,仍存在部分初中教学还并没有出现系统的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因此,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引进并良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就成为了当前初中音乐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前言

初中音乐教学特别注重儿童各方面音乐能力的培养,但由于目前初中音乐课堂缺乏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要让孩子主动进行音乐学习,就需要教师们在课堂上下功夫。而初中音乐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引入,就给音乐教学带来了重大变化。它不仅提供了一个沉浸式的音乐学习环境,而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本文就目前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现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

许多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循规蹈矩,进入了“依样画葫芦”的教学误区,忽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音乐问题的能力问题。也有不少教师在启发式音乐教学中单方面追求效率和规范化,没有耐心等待学生思考,偷偷引导学生思维接近答案,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层层递进的音乐感知能力。此外,备课不足、教学设计不善、对学生的批评指责过多、表扬与激励过少、课后没有思考和总结的习惯等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效率。另外,一些初中音乐教师,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也导致教学理念落后。

(二)教学设施陈旧且不足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学习起来有较大的难度。所以在音乐课堂上需要频繁地运用教学设施,来辅助优化音乐课堂。但是目前部分初中音乐课堂存在很严重的设施短缺问题,关于信息技术的设备很少配备,信息技术方面的运用更是少之又少。另外还存在教学设施老旧,坏损未及时更新的情况亟待解决,这些都对初中音乐信息化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升

教师要使用好信息技术和设备,就要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水平[1]。但是由于初中音乐教育中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率不高,技术型人才较为缺乏,所以初中音乐教师信息技术知识相当有限,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辅助教学,导致初中音乐的信息化水平和教学质量较差。另外,还存在教师错误地使用信息技术教具的情况,导致难以发挥教具的真实教学功能。同时,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没有主动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意识,没有意识到教育现代化改革的重要性,也导致了信息素养低下。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互联网使用效率直接挂钩。要提高音乐的教学效率,就要鼓励初中音乐教师积极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教学方式,积极主动并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2]。推动信息技术新路径支持教师发展和教学活动的开展,鼓励教师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积极参与初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等教师培训课程等。在不断地学习中促进自我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提升,从而促进初中音乐课堂的高效化和信息化,从而优化初中音乐教学。

(二)加大信息技术教育资金投入

面对信息化2.0教育资源短缺的部分初中,政府要引起重视,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健全教育体系,更新信息化教育设施。另外,初中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鼓励社会友爱人士投资,增加社会捐赠部分,保障学校教育资金充足。当前的时代变革下,信息技术教学技术在音乐教育中融合已成为不可逆的大趋势,只有在资金保障下,初中音乐课堂才能在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中,提升教学效率,提升音乐课堂效率,提升初中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信息化的音乐人才[3]。

(三)更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初中音乐教学在形式和理念上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信息技术时代的背景下,拓展学生的音乐认知和音乐感知能力是当前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4]。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实现教育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实现虚拟教学人物和学生的对话。既能满足初中生的音乐交互需求,又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在学习“动物”相关音乐内容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手段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直观地通过小动物的视频、小动物的音频、实时人工智能对话等形式实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对生活中处处有音乐的感知。同时还可以通过这种新兴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习兴趣。

(四)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开展信息化教学探究活动

学习小组的建立是信息技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对于小组的人选也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确保小组人员协调搭配。好的小组构成成分能够营造和谐温馨的讨论氛围,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后的音乐技能探究过程更加深入。同时,教师也要通过信息技术教学给小组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够有章可循。还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合作探讨中的纪律问题,避免出现偏题、聊天等现象影响学习进程。教师还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即时互动性,引导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开拓思维,及时反思,通过活跃的小组合作氛围,促进音乐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提升。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后,对自己的音乐学习理解进行合作研究,取长补短,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深化,学习自主性提升,音乐素养得到提升。

(五)优化课堂评价方式

信息技术可以为初中音乐教学提供更丰富的评估方法。信息技术中的语音识别技术,可以随时记录和纠正学生音乐演唱不标准的地方,并及时予以纠正。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可以整合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得到更多的学习渠道,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自主学习。另外,希沃白板、微能力点、微课等教学技术还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法和途径,让学生获得量身定制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这种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初中音乐教学评估,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提高评估的有效性,使学生的音乐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结语

总体而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阔他们学习音乐的视野;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演能力,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技术探索高效音乐课堂的进行方式,以实现教育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黄佳慧.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音乐课堂[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3):1.

[2]赵琴.信息技术与初中音乐教学整合的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31):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