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谈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11-086-02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了教育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迫切需要。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对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起到了决定作用,同时也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五育教学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成为了当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探讨的重要课题。而德育教育和体育教育作为学生综合素养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将其有效融合在一起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德育教育 教学融合
良好的国民教育对于国家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自古以来就有教育事业乃百年大计的说法,可见教育事业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也逐渐成为教师和家长重点关心的课程之一。通过体育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养成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可以通过集体性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德育水平的提升,使学生得到身心全面发展。因此,如何科学的设计体育教学课程,同时将体育教育与德育融合到一起,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就成为体育教学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着眼于德育与体育教学相融合的途径及其融合体系的建构,把德育与体育融合落实到教学之中,达到教育之目的。
一、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意义
将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的融合到一起,不仅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尚未形成完整的自我认知,因此在意志方面相对薄弱,特别是目前的学生大多都出生于2000年以后,他们从小生活相对比较优渥,这就使学生养成了怕吃苦、怯懦、遇到困难退缩的不良品质,同时虽然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双减”政策,倡导为学生减负,但是家长大多都对学生寄予了厚望,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体育运动有助于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和培养坚强的品质,改掉不良习惯,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环节压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中长跑等一系列耐力项目提升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的体育项目都是需要团队完成的,这不仅需要学生个人表现优秀,也需要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比如篮球、足球类的团队竞技项目还有接力赛、趣味运动等休闲体育项目。这些项目都需要学生在运动中小组成员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因此在这些项目过程中团队成员就需要不断磨合、不断熟悉、不断沟通,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从而使团队地实力不断地增强。这一过程就是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过程,也使得学生养成了团队协作的习惯,对学生今后人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管理能力不仅仅是指学生对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泛指影响和改变他人情绪的能力。通过一定的方法或策略,让情绪在主观体验、生理活动、外在表现等多方面发生积极变化,让自身的情感表达处于灵动的范围。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极度敏感的时期,掌握良好的情绪控制及表达能力对中小学生保持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就像新生入学前必须要参加军训,而其中总会有一些学生怕苦怕累,因而出现反抗行为一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肯定也会有一些学生因为难以忍受课堂上的诸多规则或仅仅因为难以完成老师规定的目标而出现逆反心理其至发脾气,所以学生适应和接受体育课程的过程也是他们了解和掌握自己情绪、学会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的一个过程,学生在积极加入体育项目以及和老师、同学们在互动的过程中会体会到体育精神的含义,从而提高自我承受能力,逐渐改变自身莽撞、冲动或胆小的性格,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通过体育运动可以舒缓和释放自己的苦恼和不甘,改善自身的不健康情绪,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二、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将德育教育渗透进体育课堂教学
根据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融合的相关要求,很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对于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了优化和提升,但还是会感觉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德育方面的提升,这可能是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两者的融合而导致效果不够好。在进行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进行融合时应该采用渗透的方式,即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有计划的安排德育目标穿插其中,而不是强硬地安排德育教育。首先,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相较于其他课程来说是一个非常开放的课堂,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更多是通过参与的方式体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因此,在体育运动设计上可以渗透进德育教育的内容在其中,比如说可以设置趣味接力活动,使学生既能进行体育活动,也可以体育活动增强团队意识,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其次,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还可以推动与德育教育融合顺利进行,使学生的参与性有利于促进实现高效教学。
(二)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活动是体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教学活动之一。所以将德育教育渗透进课外体育活动当中有助于促进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在课外体育活动的设计上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设计更多更有吸引力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并且让学生能够意识到体育活动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在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更多正确的引导,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能够在身心发展上得到正确良好的发展,并且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提升学生体育和德育水平。其次,要想使德育教育有效渗透,教师在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将教学内容时刻围绕体育活动的性质而展开,切不可将教学内容偏离实际教学方向,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以及体育活动特点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一步使学生的意识得到有效培养,也可以改变学生对德育教育模式的想法,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体育课堂教学和德育教育的多元融合,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利用体育竞技赛事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竞技赛事作为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教育教学活动成果的展示,也是学生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而竞技赛事作为一种体育体育比赛形式,不仅能够提升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不服输敢争先的精神,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因此是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首先,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事情,因此对于体育竞技类的活动的热爱程度比较高,通过利用体育竞技赛事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使两门课程关系更加紧密,同时任何学科之间的融合都是需要进行相应过度的,只有做好二者之间的衔接工作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和价值。其次,教师在利用体育竞技赛事渗透德育教育时还应结合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共同点来加强德育教育。例如,在学校或班级举行的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越野赛以及大型运动会等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类体育赛事中,教给学生掌握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坚毅品质和团结合作、拼搏奋进、积极向上,尊重友谊等优秀品格。利用体育赛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与体育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让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能够适应各类工作环境,使其成为一名高素质高技能且抗压能力较强的人,从而使体育竞技赛事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促进二者多元融合。
三、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融合体系的构建
(一)集体运动和个人运动有效融合
体育运动当中的集体运动和个人运动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特别是在德育发展方面存在区别。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德育教育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从而通过集体运动和个人运动的有效融合,促进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相融合的目的,最终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推动学生发展。
(二)集中教育与随机教学有效融合
集中教育与随机教学相互融合是推动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融合有效方式之一。集中教育因为教学范围比较广,所以对被教育者的心理发展影响较小。而随机教育对于被教育者的心理发展影响较大,所以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起到互补的效果。同时在将集中教育与随机教学融合过程中教师还应扩大自身的教育范围,这样做也可以使自身的教育深度得到有效延伸,在整个教育体系构建上也可以起到十分显著的效果。
(三)健全机制与引导典型有效融合
为了更好地使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实现融合,我们还应将建立健全机制并与引导典型有效融合。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牢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生才是教育活动实施的主体,从而将健全机制与引导典型有效融合使二者发挥他们最大的作用和价值,为后期教学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提出,我国对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将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当然在这个融合过程中也需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科学设置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并且要以学生为中心,将德育活动渗透进体育教育活动当中去,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春芳.德育教育在中学体育课程中的融合[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6):180-181.
[2]黄文坤.小学体育课程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9(10):75.
[3]李才焱.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4):265.
[4]时小东.浅析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融合与渗透[J].考试与评价,2013(01):67.
[5]刘震宇.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之初探[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