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校体育器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策略

体育时空
玉林师范学院

中图分类号:G818.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12-295-02

摘  要  为了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需要对高校体育器材管理进行有效管理。但就目前学校体育设备的使用情况来看,高校体育器材管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从高校体育设备的特性入手,就其在实施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高校体育器材管理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  高校体育器材管理  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体育器材是开展体育课和课余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工具,随着大学体育课程的不断发展,体育课程的运动装备也越来越具有多样性。如何对运动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维修,以达到其最大的效益,是当前高校体育工作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对海量复杂的体育设施进行有效管理,不仅有利于节省经济投入,避免设备丢失损毁,同时有利于保障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科学使用体育器材,避免运动损伤等问题。因此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体育场馆设备的管理,以达到更好的利用效率,从而达到持续的延长其使用年限,保护学生运动安全的目的。基于此,英从运动设备的各方面着手,制定相关的规则,实行严格的考评体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达到器材设备利用和管理合理性的最大化效果。

一、高校体育器材的管理侧重方向

(一)高校体育器材的管理需要具有针对性

在高校体育课程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适宜添加运动设备可以激发大学生运动积极性,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敏捷程度,通过利用运动器械开展专项训练,以此提高学生对部分运动专业技巧的掌握,提高运动器械在体育课程中的针对性,在此过程中,学校教师和体育运动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保障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学校在购买运动设备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征和个性发展追求,以此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喜爱,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体质[1]。然而,目前我国大学购买和利用的体育器材大多是面向成年人参加体育比赛而研制的,由于缺乏适应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的掌握,在购买体育器材的过程中设备选取不合理,也不能让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产生兴趣,所以在购买体育器材的同时要注重设备所具有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要满足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发展。

(二)高校体育器材的管理需要具有实用性

一些学校在使用运动器材的过程中,对部分不常见的设备的引进和管理重视度不足,比如铅球、标枪、铁饼等,由于以上项目都属于竞赛性的运动器械,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基于此,在部分学校的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许多高校会首先放弃这些不太常见的体育设备,而选取如足球,篮球等设备[2]。另外,校园内常见的双杠、单杠、跳箱等运动器械,也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在体育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很多老师都不会在训练中使用,导致许多设备器械闲置。调查显示,当前一半以上的高校的运动设备存在被废弃,或有破损的问题,这就表明了目前的高校中配置的步伐运动设备缺少实用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结合自己的经济条件,以实用性为基础,对学校的运动设备进行适当优化,并利用自己的创新力量,引进一批实用的运动设备,充实大学的教学设备。

二、高校体育器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体育器材的损耗管理重视不足

当前,我国的高校在使用体育器材的过程中,普遍更注重教育活动,却忽略了有体育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障,极易出现器械受损但未能及时发现的问题,导致教学难以有效维持,更严重者甚至可能造成学生的健康受损的问题,对高校体育改革未来的发展产生巨大阻碍,同时也严重消耗学校的设备资源,造成财产浪费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公共设施,如篮球场、篮球架、单双杠等设备长期受到风雨腐蚀,易出现破损,若在制造过程中,材料质量不过关,都会严重地降低其使用年限,从而给学校的体育场馆设备的维修工作造成很大的负担,更难以保障设备的安全。基于此,必须加强对学习体育器材的损耗检查,保障设备安全。

(二)对体育器材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许多大学对教学工作非常关注,而忽略了为教学提供的健身设备的管理。一些运动设备未能充分利用其为运动提供的功能,导致了教育资源的闲置[3]。另外,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设备市场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鱼龙混杂,很多不法厂商通过向高校兜售、低价销售劣质运动设备获取利益,而高校的专业人士因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有限,对其产品的品质难以分辨,加上采购渠道单一,导致购入的运动设备品质良莠不齐。比如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项目,由于原料质量差,球的质量和弹力均达不到标准,影响上课效果,甚至会导致学生受伤。再比如:篮筐的韧性不足,在运动后易受外力的作用而产生变形,寿命缩短,从而间接地提高了运动设备的维修费用。同时由于原料运动器材的质量问题,在运动器材的运用中必然会发生损伤,因此需要科学及时保养,以提高运动器材的使用年限,降低运动器材的磨损。目前,我国大学体育设备的质量问题十分严重,大部分学校都十分注重购置,而忽视了今后的维修保养由于学校体育设备的专业维修和维护不足,教师没有及时解决可能导致运动设备的损伤,这些不完善和不及时的管理问题对学校的设备产生了很大的损害。

(三)体育器材管理人员的水平较不足

当前,我国大多数学校都有专业的运动设备管理员,但由于管理水平低下,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差,缺乏对运动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管理的认识,在课后教师和管理员都未能及时对设备进行保养。同时缺乏必要的替换运动设备零件,造成了大量的运动设备损坏,严重地制约了体育教育的正常开展,并对体育教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危害[3]。在运动设备的保管与管理方面,由于缺乏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导致运动员在运动设备被随意抛掷、乱扔,也导致一些运动设备被挤压而受损,不能再正常使用。科学运用运动设备能有效提高运动设备的使用年限,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少体育器材管理人员的水平较不足,缺少管理使用的指导经验,也经常会造成运动设备的损坏。

三、高校完善体育器材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多措并举防止出现器材丢失情况

利用计算机软件对运动器材的使用、损耗进行管理,便于管理者及时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使用运动设备时,要指定专门人员与老师进行交流,并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教学,并由专门人员进行体育设备的租赁、发放和回收,并在开课前向学生进行有关的体育设备管理知识的简要的培训,讲清楚体育设备安全管理和安全使用规定,要求学生切实负起责任,尽可能减少课上遗失体育设备的情况发生。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实行严格的考评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学校的体育设备安全问题。建立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的前提和前提,同时也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的保障。这既能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又能使运动设备的管理系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只有如此,运动设备的经营工作才能有章法可循。

(二)定期检查运动器材的安全隐患

在课上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所用的健身器械和设备的安全情况,如有任何的破损等危险,应及时通知校方进行维修。因设备自身的不良而引起的安全风险,要及时上报校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不仅可以延长体育器材的使用年限,而且还可以改善体育器材的使用性能,从而降低体育器材老化、故障等造成的体育损伤。为此,必须重视对运动设备的维护与维护。学校要为学校的设备维护与维护工作进行财政资助,以确保其工作的顺利进行。严格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设备维护方案,明确体育设备的工作职责,并对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以保证体育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对各种运动设备进行质量管理,确保在质量保证书期间出现问题,并及时向生产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从而降低了对运动设备的维护和维护费用。

(三)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

学校的体育器材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设施,必须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日常的管理,并对其进行经常性训练,明确其职责,熟悉各类器械的使用情况,并能够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且能够准确地对运动器械的损坏情况作出准确的判定,以及是否要淘汰或替换的器械。此外,要强化设备的管理,对随意堆放的设备要进行分类整理,根据使用目的和使用特性将其放置在易于发现的地方。同时运动设备要定期检修,确保设备能正常工作。比如篮球比赛中经常会发生篮球架设备的问题,为了防止安全问题,必须要进行修理。在没有配备专门的教练的情况下,将设备的使用交给体育老师,并确定老师的职责,保证设备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受损,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对设备进行例行检查以保证其运行良好,因此需要对设备进行维修才能避免,以提高其利用率。

(四)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合理应用体育器材

体育教学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合理编排和充实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应遵循教育规律,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利用老师的指导,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纠正其不良的表现。对不爱惜公共物品的人要坚决地加以制止,要对他们进行批评和批评。在对运动设备的管理中,既要注重设备的安全,又要注重场馆的环境保护。为此,各大学应加大对运动设备的清理力度,确保设备库房等场所的卫生状况。因此,学校在进行运动设备的日常管理时必须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同时要提醒学生在运动场所使用运动设备时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在运动场所应配置消毒餐巾纸和洗手用品。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各大院校对素质教育越来越关注,运动设备、运动场所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素质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此,应加强学校对体育器材的使用和管理,强化对学校的监督,通过强化学校体育器材的使用,提高学校的体育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乖燕.智能化体育器材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1,18(13):186-188.

[2]王新浩.浅析计算机技术与学校体育器材管理的联系应用[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07):166-167.

[3]罗琼书.计算机技术在体育馆器材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21,18(11):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