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12-119-02
摘 要 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遵循时代发展的趋势,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本文对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原则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新教育理念 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
一、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理念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对传统教育方式进行突破和创新,对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和优化。教育不再是传统的单向化、机械化的理论知识传授,而是要创新和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教师通过教学情境创设,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知欲,使学生愿意跟随问题对知识进行探寻和研究,将好奇心逐渐转化为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造性发展的能力,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借鉴学习方法、评判知识,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创新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创新精神,在自学、互动、实践、反思、快乐中进行创新,促进学生独特性发展,培养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要遵循人本教育的原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位置。高校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以及体育学科教学要求和内容,建立新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创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创新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训练的方法,提高自身的体育运动水平。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水平进行体育学习和训练方法的创新,让具有不同体育能力的学生都能接触、学习和研究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和训练任务,从而构建和完善自身的体育知识体系和体育专业技能,从而实现促进学生体育水平提高的育人目标[1]。
(二)引导启发原则
在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师要遵循引导启发教学原则,在进行体育教育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凡是学生可以独立自主进行探究的,教师要给予学生探寻和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凡是学生能够通过自身能力进行观察和发现的,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观察,不能向学生暗示,要让学生在自我观察和探索的过程中,了解、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在自我实践中吸收体育运动知识,给学生多一些探索的时间,给学生多一些创造的信心,给学生多一些表现的机会,给学生多一些成功的良好体验。体育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探求欲,引导学生寻找处理问题的办法和方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将好奇心渐渐转化为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探索、求知、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梳理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2]。
(三)因材施教原则
在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使所有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实现体育学习能力的提升。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理解认知水平、身体机能都具有差异性,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避免“一刀切”,避免对所有的学生采取相同的教育方式,这样会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升,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观察不同学生的特点,为不同的学生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和体育完成任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提问,使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分析进行问题的解答,体育教师还要注重对体育训练难度分层、辅导分层、检测分层、评价分层,要对学生具体分析,区别性对待和教导,体现出教育方式的层次性、有效性。
三、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一)更新体育教学观念
在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打破以往的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教育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索和创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关键,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体育教学内容的意识,才能使学生培养终身体育学习的习惯。教师要遵循时代发展趋势,树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体育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发展为体育教学目标,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进行创新性学习、借鉴、吸收和内化,才会获得自身的进步。教师要摒弃以往以体育知识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要树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观念。体育教师在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在规划体育课程、选择相应的体育教学手段的过程中,都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这一任务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体育学习过程的参与,将体育学习过程过程变成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提升的过程。教师还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育观念,为学生提供自我创新、自我探知、自我想象的空间和机会[3]。教师还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育经验,使学生能够不断的接受新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形成新的体育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知识的更新,理解和把握体育科目的新知识、新技能以及新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树立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运用多样化教育手段,创新体育教育方式
在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师要运用丰富的教育手段,创新体育教育方式,实施多元化的课堂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运用先进技术进行体育教学,为学生营造更加立体生动、丰富有趣的体育学习环境和氛围。例如在进行排球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排球的起源、发展过程、排球的比赛规则,以及排球的各种动作技巧,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为学生播放排球线上视频教程,也可以为学生播放排球比赛的动画视频,并在播放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解运动员的具体动作和技巧,讲解相关注意事项,使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有关排球的知识,能够将排球知识真正内化于心,并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运用。教师也可以开展引导式体育教学模式,通过设疑引思的方式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跟随教师的问题一步一步进行深入探索,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新的体育知识,学习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模块,在自主探知的过程中,深化对体育运动技巧的把握和运用。教师要注意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知的过程中,要禁止给予学生提示,防止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探索,要让学生进行真正的自主思考、自主分析、自主探寻。教师也可以运用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使得小组中的成员能够相互帮助、相互借鉴,在相互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双向提升。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为每个小组设计相应的训练任务,如要求小组成员能够熟练运用篮球传球动作、运球动作,要求小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能够进行相应数量的投篮。小组成员要相互协作、互相纠正对方的动作错误,从而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教师也可以将游戏元素应用到篮球教学中,引导学生参加耍球游戏,包括双手接抛球、环绕交接球等等。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创新耍球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能力,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4]。
(三)实施分层型、针对性体育教学方式
在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开展分层型的体育教学方式。分层体育教学能够减轻学生学习水平两极分化的情况,能够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学生能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体能、理解领悟能力进行体育教学分层。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体育动作之后,学习能力、模仿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迅速的理解和领悟动作技巧,但运动能力、领悟能力较差的学生,无法及时对技能进行深入领会。因此,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就会产生优越感,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对体育学习产生抗拒和反感心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习能力、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在讲解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之后可以再为其设计具有挑战性、难度进阶型的学习内容,如教师要求这部分学生进行原地运球训练,在学生熟练掌握运球技巧后,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行进间直线运球,学生能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对于习能力较弱、领悟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布置简单的学习任务,并根据这类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逐渐提升教学难度,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进步和成功的喜悦,如要求学生进行球感训练,可以先让学生在原地进行双手交换推滚球,再进行原地高低运球,再逐渐增加难度,进行环绕交接球。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学习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水平,创新体育动作技能训练方式,或与同伴开展篮球比赛,营造轻松愉快、自由欢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增强体育课程学习的体验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技能水平的发展。
四、结语
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实施教学改革,要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由教师单向传输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树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观念。教师要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创新体育教学方式,实施多元化的课堂形式,营造生动有趣的体育学习环境和氛围。教师还要实施分层体育教学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长处,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加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体育技能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佳,丁鼎.创新教育理念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17):49-52.
[2]李耀宗.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11):103-105.
[3]赵国金,张宁.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J].体育视野,2022(01):54-56.
[4]刘勇.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困境与突破[J].陕西教育(高教),2019(0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