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职院校啦啦操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摘 要 啦啦操从美国引入中国,它属于一种新型的体育运动类型。它有一定的医疗保健和健康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啦啦操运动,并逐渐成为一项团队运动。由于其独特的适应性,它在大城市迅速传播。随着世界竞技体育活动的发展,中国出现了各种不同模式的比赛,啦啦操已成为地区的地标。在其影响下,高职院校进行了适当改革,建立了啦啦操体育教学课程。
关键词 高校 啦啦操运动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3)02-127-02
一、啦啦操的定义
啦啦操的比赛项目是指比赛通过运动员在具有专业的音乐伴奏条件指导下,运动员集体合作共同去完成运动员面对各种各样复杂困难而又困难的情况中的基本动作包括基本的手位、舞蹈动作、项目的动作独特和有难度、过渡动作的协调度要求等各种技术动作,充分完整的去展示一个运动项目团队运动员之间合作的各种技术高超的运动技能动作特点和各种运动技能。体现体育运动团队精神国家体育管理局将啦啦操定义为技巧的啦啦操,它是基于训练有素的阿罗汉风格,惊人和美丽的集团投掷和捕捉,活泼和有趣的单一技能运动,结合统一的身体运动的锻炼和舞蹈,和强大的音乐、吸引人的口号等一系列强烈鼓励和传染性的行动,表现出青年团结、努力工作、激情、向上的团队精神。虽然啦啦操有不同的定义,但啦啦操是一种积极和鼓舞人心的运动。
二、高职院校啦啦操教学现状
(一)高职院校啦啦操教学理念及内容的现状
啦啦操在中国的教学经验时间较短。此外,在高职院校中,啦啦操教学被重视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不懂啦啦操,但只知道有氧运动。此外,在开展啦啦操训练的高等职业院校中,训练啦啦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在比赛中赢得冠军,并为学校赢得荣誉和资源。只有在少数重点学校中开展了啦啦操等教学,以充分锻炼我校学生健康的精神身体素质,丰富我学生丰富的校园生活,帮助学生全面发现和发展自己。所以高职院校在啦啦操的教学中仍然是一种相对片面的观念。此外,在高校啦啦操教学内容的发展中,大多数高职院校基于健美操标准的一部分来发展教学内容,甚至部分教学内容有体操的影子,是高职院校啦啦操教学概念和内容的现状,也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啦啦操教学的传播和推广。
(二)高职院校啦啦操教学教师的现状
教师资源在高职各院校啦啦操班教学工作过程管理中同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有良好的教师资源,高职院校的啦啦操教学才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然而,许多高职院校以不同层次的教师资源进行啦啦操教学,导致教学质量略有不同。在高职院校的啦啦操教学中,教师的性别差异很大。一般来说,女教师多,男教师少,这将导致啦啦操运动的教学略有不足,需要更困难的技能和力量,如举重和投掷。
三、高校啦啦操运动创新模式的重要性
创新思维模式引领下的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有助于让学生系统掌握形体基本的技能,提高个人舞蹈水平,提高身体动作协调的整体灵活性,将家族不同年龄阶段成员特有的各种舞蹈动作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各种舞蹈节奏和顺序上的丰富变化。创新思维大大促进了啦啦操教学组织模式方面的改革,使啦啦操飞速发展。在中国高校啦啦操专业的办学实践探索中,专业任教师都应十分注重舞蹈基本运动技能方面的学生培养,培养每位学生良好的实践创新操作水平素质和实践专业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各学生社团之间成员的实践团队整体合作创新技能,提高各学生群体的整体舞蹈能力。此外,啦啦操式教育也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大学生日常的日常体育锻炼运动强度,并同时需要适当增加一个额外增加的锻炼项目来真正达到有效提高广大学生健康的心理身体素质的目的。但这些体育项目量的额外增加都不是任意增加的,它还是需要科学设计一套有一定针对性的日常体育锻炼的计划以及根据现代学生实际的各项体能达标测试,由此合理设计体育活动。其次,在中小学进行学校体育达标训练教学时要始终重视引导学生心理和谐健康个性的均衡发展,将科学心理人文教育知识与学生体育锻炼知识相结合,以培养育出一大批有利于社会主义祖国社会未来持续发展成长的现代综合科学素质人才。
四、高职院校啦啦操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高职院校需要从管理上重视啦啦操教学
如果高职院校的啦啦操教学能引起学校有关部门的关注和关注,那么高职院校的啦啦操教学就可以起到直接的作用。啦啦操独特的形势和积极精神,具有规模和影响力,所以高职院校的管理不仅更加重视传统运动。例如,在啦啦操教学中,必须严格选拔教师,培养优秀的教师。加强培养在职啦啦操教师,帮助提高教师和评委的能力。此外,还应增加资金投入相关部门的啦啦操教学,以确保学校啦啦操教学的质量和发展。高职院校需要从啦啦操发展更好的领域学习更多,如与周边大学讨论啦啦操教育,共同推广啦啦操教育。只要在啦啦操教学的管理,使啦啦操教练和评委能够继续加强培训,使学生在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场所接受正式培训,使先进的啦啦操教学经验能够及时应用于教学,那么高职院校的啦啦操教学将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二)做好啦啦操的课程建设
啦啦操项目最是符合当今现在当代大学生中朝气蓬勃向上的活力健康阳光青年形象,能更迅速地促进当今时代大学生身心素质发育机能的健康持续快速健康的全面健康发展。受欢迎比较广泛的啦啦操有氧运动项目,主要是作为一个比较适合在学校锻炼的项目和最适合在个人锻炼并且相对投资的成本也较少的一种有氧体育锻炼和训练的项目。它练习一般也只需要会只需要占用到一个相对较为宽敞平坦而舒适的公共健身练习场地,适当的数量足够的运动器械及辅助娱乐器材设施和一个专业的音乐伴奏,并且它也同样可以一次可以被允许安排有许多人可以去那里同时进行参与的练习。同时还具有这样一个非常显著的经济、简单、简便以及易学的特点。因此,开设现代体育啦啦操课程建设后它不仅意味着既可以更全面地促进提高了我校学生对自身体育锻炼的认识,快乐提高身心健康,而且它还意味着可以进一步丰富我院现有的学校体育课程,弥补了我国原有体育高职院校课程在更新扩建新学校建设后存在的配套体育设施出现的教育功能等不足,弥补了目前相对于单一教育学科体系的我校体育课实践教学所存在缺陷。啦啦操类专业体育的课程具体的课程结构的设置与方式也可以采用分别是采取在学校的单独设立,或者是设置一个其中有一个学科性质或者特殊运动学科内容的专业运动或班级中单独设或班级只需要设置与一个专业体育课程单元模块中设置的专业啦啦操模块相关学科的专项运动学科内容单独设置等的结构形式。在啦啦操专项训练中的综合训练与教学实践内容的编排设置中,可以适当注意根据社会各类普通高职院校学生有各自特征的特殊社会心理结构变化和青少年身心生理特点变化规律等需要进行相应灵活与调整。如要求教材除了尽量安排在每一个国家层面使用内外,尽量最多安排使用至少一套在全国层面内通用有效的国家标准啦啦操套路,应注重选取学生更容易从中产生集体学习、激情、富有强烈思想感染力等特色的国家标准啦啦操部分内容来合理融入相关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另外,广西高等职业院校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队伍中的队员大多数每个人又都特别擅长的唱歌音乐和跳舞,并且也对学习唱歌音乐表演和表演舞蹈表演等传统艺术项目也有着很自然的热情。
(三)加强啦啦操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啦啦操在我国是一项新运动,研究数据较少的运动,因此相对的专业教师也很少。根据啦啦操教学和舞蹈有氧运动培训等与其他相关事件活动的许多共同和特点,建议将有经验的舞蹈专业培训教师的舞蹈有氧运动培训和舞蹈运动整合到专业啦啦操培训教学和团队中。合格中职院校还要加快专业啦啦操等专业指导教师人才的开发和引进,加强后备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提高我校啦啦操的教学质量水平。
(四)开展普及性的校园啦啦操活动
如果一个啦啦操队真的能想方法渗透到所有学生朋友的心灵中间里面去,那么就仅仅只依靠学校每周一天的传统体育课活动还真的远远都不够。我们更必须积极利用校内各种教育载体去开展好各种有形式意义的传统啦啦操活动,让校内更多适龄的好学生主动参与到这个教育活动,创造起良好、积极正面的传统校园文化氛围。如积极利用校园体育艺术节开幕式等系列活动,举办各类丰富而多彩有趣的校园啦啦操活动比赛;丰富学生运动会、各种庆祝仪式活动等系列大型系列活动,组织大型啦啦操节目表演,为本届运动会盛大的开幕现场营造和谐温暖活泼的欢乐氛围,展现我校学生精神面貌年轻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
(五)成立校内啦啦操协会
上课学习时间明显减少已是国内高职院校乃至许多城市公立院校体育特色教育课程面临到的一种突出社会问题。目前,仅高职院校学生能每周正常上大约80分钟/课时的专业体育课,远远都不是我们提高培养学生身体素质要求和提升体育技能水平要求所需付出的宝贵时间。和体育教学实践均已经实践证明,有效提高体育学生良好的健康体质,即能够获得身体最好程度的健康运动健身效果,基本的条件应是能够确保每个学生坚持每周运动至少参加锻炼达到三次,每次活动不少次于锻炼一个多小时,所以这显然也不足以单纯依靠体育课时间体育锻炼。啦啦操有容易执行、公共性、灵活性和其他“平易近人”的优势,因此,学生和啦啦操爱好者协会的联合建立既可以帮助弥补大学生缺乏课外体育选修课程,锻炼学生身体,又可以为学校发展啦啦操专业选拔人才。
五、结语
啦啦操是一项很积极、很令人兴奋的体育项目,它独有的体育魅力已经赢得到了大多数青年学生的青睐。为了更好地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推广校园啦啦操,我们应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倡议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学校还需要继续高度重视发展啦啦操运动,加强对其教学、团队、校园文化发展等有机融合,如此更有助于促进我校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霖.高职院校啦啦操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2021,17(24):176-177.
[2]魏国磊.高职院校啦啦操”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5):2.
[3]王志玲.探究啦啦操运动在高职院校的开展方式——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河北画报,2020,12(04):106-107.
[4]尹成功.高职体育啦啦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J].新丝路:上旬,2020,14(21):86-87.
[5]徐丽.高职院校啦啦操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8,38(06):5.
[6]赵浩钧,孙红霞.翻转课堂在高校啦啦操教学中应用的实验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