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立德树人视域下业余体校网球思政元素挖掘与改革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3)02-045-02
摘 要 业余体校在为我国输入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业余体校的诟病也随之显现,主要表现为忽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知识培养。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业余体校网球训练为例,深入挖掘网球运动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使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得到品德的提升。主要研究结果为:网球运动中蕴含着审美、规则、团队协作等丰富的思政元素;在业余体育思政改革中要从顶层设计出发,提高网球教练员的准入水平和思政挖掘能力,以及在训练实践中根据调整达到最好的思政效果。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业余体校 网球 思政元素挖掘 改革路径
青少年体育作为体育强国建设中最重要的基础,是实现体育强国路径中关键的一环。新中国成立初期,业余体校从青少年运动员中培养了一大批奥运冠军,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极大带动了我国人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业余体校的诟病逐渐浮现在人们视野当中,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业余体校在培养青少年体育运动员过程中只强调体育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知识的培养,造成了青少年运动员出现为自身私利而背叛国家、在竞技比赛中下“毒手”等诸多思想道德问题,甚至造成了职业运动员的未来职业发展受阻及社会认可度不高等许多负面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抓思想教育,培养爱国品质。因此,为了解决业余体校在培养运动员过程中造成的诸多问题,本研究从业余体校网球训练课程切入,从中挖掘网球运动本身所具有的思政元素,提高业余体校教练员思想政治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网球运动的思政元素挖掘与透析
(一)团结协作
网球双打比赛最能考验人与人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胜过任何的体育运动,两个人在竞技场上的紧密配合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胜利。在情绪方面:在队友接球失误后,你如何去处理或安抚队友的情绪,要不断给予队友自信心,以免使陷入情绪失控的恶性循环,进而影响比赛走势。在战术执行方面,双方搭档只有完全信任对方才能够确保战术的顺利执行,同时双方在战术选择上也要时刻保持一致,同时认定这种战术是取得胜利的关键。要有这样的信心和信念,避免分歧,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球双打中不断与搭档进行沟通,也提高了我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在回球配合方面:回球配合要求双方在接发球的过程中,根据搭档的位置,及判断其回球落点位置来进行有效的接发球,避免失分的现象,这同样要求搭档之间的准确配合。在网球场上,通常会出现来球落在双方运动员中间的位置,导致两人不确定谁接球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失分的现象。因此,这就要求搭档之间要有提示、配合,例如用提示“你接球”来与搭档进行沟通,这在团队中是至关重要的。
(二)文明礼仪与高雅
比赛进行时,观众不能随意走动,不能鼓掌,不能说话,更不能大声喧哗,待一分结束后,方可鼓掌,但不能喝倒彩;在比赛或训练时不能摔打球拍、踢球,不能使用不文明语言,不能出现从球网跳过对方场区、故意延误比赛等不文明、不道德行为。网球是“绅士运动”,由于网球运动诞生的初始阶段是仅供贵族男女的消遣,在网球运动大众化前基本也是社会上层人士在参与,因此也将社会上“体面”的一些做法带到网球运动中来。比如,在发球前如果发现对方还没有准备好,要举手向对方示意,确认对方准备好才发球;在比赛过程中,球触网得分时要向对方举手示意以表歉意;对方打得非常精彩时,哪怕是自己丢分都会为对方的精彩表现而鼓掌;在训练时没有将球打好,要主动跟对方说“Sorry”;比赛结束后,哪怕是自己输掉比赛,也要主动跟对方及裁判握手以示敬意,向观众道别;在比赛结束后,主动维持场地原状等。
(三)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网球运动的核心内涵。纵观历来职业网球比赛,还没有发现运动员打假球、服用兴奋剂现象,也没有出现“黑判”、组委会操纵比赛等不诚信现象。这种优秀的纯洁品质在当今功利性较强的大环境下显得格外珍贵。另外,由于网球是一种速度很快的运动。为给予运动员一个公允判罚,目前大满贯赛事都安装了“鹰眼”,运动员每盘有2次机会挑战“鹰眼”,以确认是界外球还是界内球。从这个层面来说,裁判员要公平公正,运动员也要诚实守信。此外,目前很多业余网球比赛都是采用了“信任制”,不再设场地裁判,由运动员双方自主担任裁判、报分,这就需要运动员有高度的自觉、诚信守信、实事求是。如球员触到球网、球触自己身体、球已弹地两次等要主动报告,如果双方有争议的可以重赛。网球运动把诚实守信、公平正义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网球运动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
(四)改革创新思维能力
马克在指导我国网球国家队训练时曾指出一些不足:“队员们的用脑程度太低,喜欢打直线,适应不了国际大赛。应该多打一些变化球,多用点脑筋。”在网球运动中有这么一句话“用脑打球”。网球运动受场地、天气、比赛氛围等不稳定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网球运动使大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可提高适应环境、调整自我的能力。网球的技术、战术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网球运动员打法多样。网球比赛不允许教练员临场指导等,这就要求运动员要开动脑筋,随机应变,自主调整比赛策略,解决比赛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比如:在比赛时太阳很大,对手正对太阳,可以打些稍高点的球;风较大时可以加大旋转以克服风的阻力;比赛前要研究对手的弱点,如果是不认识对手,可在热身或比赛前段注意观察对手,分析对手的长处及弱点,想方设法用自己擅长的技术攻击对手的弱点;在比赛中,要想方设法地控制节奏,让对手进入自己擅长的节奏;如果对手原本不擅长的技术却临场发挥很好,那就要及时调整战术,采用逆向思维处
二、业余体校网球训练改革路径
(一)提高业余体校网球教练员素质
1.提高业余体校网球教练员准入门槛。教练员作为业余体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要素,其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业余体校的教学质量。因此,业余体校在招聘网球教练时要提高准入门槛,除“健将级”等专业能力极高的运动员,其余教练需要第一学历为综合类或体育院校本科学历。这种准入机制有利于保证教练员后续培训过程中的学习能力以及进行课程思政知识挖掘的可能性和效率性,同时加快“经验性”“知识型”向“混合型”教练的转化。教练员团队素质的提升为业余体校思政建设提供了可能性,进而使得运动员从“技能型”“追求金牌型”向全面发展转变,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增强自身竞争力。同时,使得运动员更有思想、更有内涵,为网球运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2.提高业余体校网球教练员思政挖掘能力。业余体校网球教练员虽然对本专业技能异常的熟悉,但大部分未曾受过思政教育,对思政元素的内涵不明晰,因此不能充分发挥网球运动中所蕴含的思政功能。因此,提高业余体校网球教练员的思政挖掘能力就显得极其重要。首先,加强教练员的集中思政培训,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深入与名校思政教师进行思政培训和交流。其次,采用小组讨论模式,在不同专业,不同训练项目的教练员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采取共同经验,进行本专项的思政契合。
(二)网球课程思政深入实践于业余体校网球训练课堂
1.教案撰写。教案是实现网球课程思政的直接教学文件。教案修订应该遵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网球课程大纲的思政要求,设计完全按照课程思政理念,深挖网球课程的每个教学环节,将每个环节的思政元素契合到技战术教学中,引导学生技能战术学习的同时重视学生的价值观引领。网球课教案设计的第一步是分解教材内容;第二步是挖掘章节内容的网球思政教育资源,包含网球人物事迹、网球赛事的承办、网球赛事的参与、世界网坛的事件、网球裁判案例、网球文化与礼仪等;第三步是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思政教育资源设计到每个环节,在教案中体现。
2.教学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确定思政元素与本专项训练内容相吻合后,即深入到整个网球教学过程当中去。在训练课上进行不断实践和修正,检验思政的实施效果,观察运动员是否受到感染和启发。体育教育专业网球课课程思政效果的呈现需要网球课堂教学强化课程思政效果的考核与评价,以保障网球课程思政的教学改进。创新网球课的评价方式并不是完全否定现行技能测评,只是在此基础上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内容纳入学生网球课程的学习评价。课程评价并不仅仅只是为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其实还是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主体体验,给学生发现自己、全面认识自己的途径,同时是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就是达成目的的手段。强化网球课程多元评价方式,尤其要注重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灵活运用网球理论笔试、网球事件影响非标准回答、网球技战术情景比赛、网球比赛裁判实操、网球技术选段教学实践等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师德师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情况等内容进行考察,以考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引导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三、结语
业余体校承担着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输送后备人才的重大任务,在其发展过程中为我国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高水平运动员。但在业余体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应出现了只注重运动员技术提升忽视德育、智育的培养等问题,造成了我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出现不当言论及为自己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等严重后果。因此,如何推动新时代业余体校的发展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梯队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业余体校网球训练为例,从网球运动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以此来解决业余体校在培养运动员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更好地提高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思想觉悟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柳鸣毅,但艳芳,张毅恒.中国体育运动学校嬗变历程、现实问题与治理策略研究[J].体育学研究,2020,34(03):64-77.
[2]冷迎辉,陈昱.试论网球文化与网球教学中大学生品德行为修养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05):87-88.
[3]李婉榕.大学体育网球课程思政路径探析[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21,38(01):66-69.
[4]林进清.“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网球的育人价值研究[J].体育科技,2020,41(04):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