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分析

体育时空
成都大学体育学院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3)03-034-02

摘  要  为研究大学生体育消费、了解体育消费现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查找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成都大学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分析,包括消费水平、消费动机、消费内容以及影响体育消费因素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大学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消费较理智,存在一定的攀比追新现象。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宣传和引导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2)加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3)加强媒体对体育消费的正确引导。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消费  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全民健身思想观念的推广,体育消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1],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随着体育消费观念的更新,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趋势不断提高[2],当代大学生有着较强文化素养、先进思想观念和强烈主体意识,他们逐渐成为体育消费的重要新生力量,在参与体育消费过程中考虑的是什么?本文通过对成都大学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内容、动机和原因,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价值观,为大学生树立适度的体育消费观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为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成都大学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为调查对象。在成都大学内发放问卷调查,总计发放问卷310份,有效问卷为300份。其中体育专业共18人,男生9人,女生9人。非体育专业人共282人,男生141人,女生141人。

二、现状与分析

(一)成都大学大学生每月体育消费情况

调查显示,以每月为单位,每月消费水平50元以下的占25%;50~99元区间占21%;100~199元区间占24.33%;200~299元区间占17.67%;300元以上占12%。由此可见,成都大学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不高,规模有限,主要是学生的可支配资金有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条件较差。其次,学生的生活费用主要用于吃饭学习方面,体育消费占比较小。

(二)成都大学大学生体育消费主要内容

体育消费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服饰、体育器材、赛事或相关活动展览门票、体育活动健身活动、体育彩票、体育电子游戏、体育明星海报纪念品、体育类杂志书籍等八个方面。调查显示,53%学生认为体育消费的支出主要在运动鞋、服等穿戴用品上和体育器材。赛事或相关活动展览门票和各种体育活动健身训练的消费支出分别占44.67%和43%,选择这三项的学生具有很好的体育锻炼意识[3],能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才会有这三项消费的需要。24.33%的人选择体育彩票,14%的学生选择体育电子游戏,6.67%和4.33%的学生选择体育海报、纪念品和体育类杂志书籍,这类人群是对参与型体育活动兴趣较低,主要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

(三)成都大学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

体育消费动机包括健身需求、完成学习任务、审美时尚、社交手段、消遣娱乐、求新攀比等方面。调查显示,大学生受不同生活环境的影响,体育消费动机呈现多样化。从具体动机来看,主要集中在完成学习任务和审美时尚上,所占比例分别62.67%和54.67%。社交手段在体育消费动机中占重要的地位为43.67%。另外,健身需求和消遣娱乐也占很大比重,分别为40.67%和34.67%。最后求新攀比占到7.67%,说明在大部分学生理性消费的同时也不排除有炫耀性消费心理。

(四)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观原因

主观因素主要集中在对体育感兴趣和保持健美的体型,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8.67%和57.33%,大学生对不同体育运动的好奇心和保持良好的身材是进行体育消费是重要原因。其次是交际和学习需要占到53.67%,在进行体育消费过程中不仅可以增进友谊还可以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最后,精神愉悦和丰富业余生活分别占比为37.67%和35.33%,这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

(五)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客观原因

客观因素中,资金的收入是最重要的原因,包括家庭条件优越和自己的挣钱收入,分别占比52.16%和53%。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学生才会增加体育消费方面的资金投入[4]。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占比48%,参与体育活动会充实闲暇时间促进体育消费。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占47%,家庭和社会环境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大学生体育消费有着潜移默化。最后其他原因占比26%。

(六)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观原因

影响成都大学大学生体育消费是因素有很多方面。从主观方面来说,自己不会运动技术占比最大,为62.67%,学生认为自己在完成相关体育项目中技术动作较差或不会,不好意思参与体育活动,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逐渐降低,从而减少了体育消费。周围人体育锻炼氛围不浓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占比60.67%,说明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受身边的人群氛围的影响,氛围不浓就会减少对体育的关注,从而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较少,体育消费降低。不能长期坚持也占很大比例为52.67%,长期坚持体育锻炼需要较强的意志力,大学生锻炼意识薄弱,难以坚持,所以会逐渐减少体育消费。最后,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和身体不便或疾病分别占比40.67%和24%。

(七)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客观原因

从客观方面来讲,资金有限、没有能力进行体育消费占比最大,为65%,经济条件是体育消费的最大阻碍。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健身运动的相关方面,消费水平和要求较高,对于没有固定收支来源的大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其次学校体育设施缺乏占比为58.33%,学校体育设施不健全,很多运动项目不能开展。体育设施收取费用过高也是较为重要影响因素,占比41.67%,学生经济能力不能长期维持收费过高的体育设施的体育锻炼。最后,学生的闲暇时间不多也占比39.67%,课余作业多,没有闲暇时间去关注体育运动、了解体育运动、进行体育运动,从而减少体育消费。

三、研究结论

(一)成都大学大学生每月体育消费的基本情况

成都大学大学生每月体育消费数额大多都在0到299元之间,总占比88%。每月体育消费数额在300元以上比较少,占比12%。说明成都大学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由于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供给[5],每个月生活费和自身可以支配的消费金额基本持平,基本无过多的钱财进行体育消费。

(二)成都大学大学生体育消费内容

成都大学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运动服饰、体育器材、赛事或相关活动展览门票、各种体育活动和健身训练上,这些说明成都大学大学生体育消费都在参与性较强的体育相关活动上。少部分集中在体育彩票、体育电子竞技、体育明星海报和纪念品、体育类杂志书籍上。

(三)成都大学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满足自身的体育需求,而是为完成学业而进行体育消费。其次是审美时尚和社交手段,健身需求和消遣娱乐占比较低,求新攀比也占有少部分,说明也有大学生对待体育消费不适度不理智,盲目跟风,满目攀比,没有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价值观。

(四)成都大学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促进成都大学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主观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对体育运动感兴趣,然后依次是保持健美的体型、交际和学习需要、精神愉悦、丰富业余生活。促进成都大学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客观因素中,最主要的是自己挣钱有收入,然后依次是家庭条件优越、受家庭和社会影响、有充足的空闲时间、环境设施较好。阻碍成都大学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主观因素最主要的是自己不会体育运动技术,然后依次是周围人体育锻炼气氛不浓、不能长期坚持、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身体不便或疾病。阻碍成都市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客观因素最主要的是资金有限没有能力进行体育消费,然后依次是学校体育设施缺乏、学校体育设施收取的费用过高、闲暇时间不多。

四、研究建议

(一)加强宣传和引导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

要形成正确、合理、健康、科学的体育消费观念,需要在高校中积极开展针对于大学生的理念宣传,即引导大学生健康第一和为健康投资的理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终身体育的能力。继续推进对体育消费的宣传和引导,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体育消费观念,调整并完善体育消费结构。

(二)加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

学校设施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学校要加大体育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学校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下,整合各种体育资源,在高效益、少投入的原则指导下进行扩建和改建,并适当减少体育活动场所收费标准[6],结合学生身体素质开发适合大学生的体育项目。

(三)结合自身需求进行体育消费

很多大学生对消费缺乏一个科学的认知,其在体育消费上或多或少的也带有盲目性。存在一定的不良消费风气。攀比心理与从众心理对大学生体育消费更是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对于大学生而言,在进行体育消费时应遵循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避免盲目消费。一旦大学生可以对体育消费有一个较为良好的认知,并树立起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与理念,大学生体育消费发展也能在一个更为良好的状态中进行[7]。

五、结语

大学生群体的体育消费在高校教育和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我们的调查显示,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在体育消费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攀比性,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困扰。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可持续聚焦在引导学生的正确消费上,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和理念。

★基金赞助:四川省教育厅2021—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健康第一理念下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平台构建研究,项目编号JG2021-1093。成都大学2021-2023年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新时代高校体育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cdjgb2022068。成都大学2021-2023年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健康第一理念下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平台构建研究,项目编号cdjgb2022019。

参考文献:

[1]易正兰.长沙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特征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2]熊明霞,李宾,卢小倩.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分析及建议——基于湖南科技大学的调查[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9):40-41+195.

[3]陆瑞,姚曦.芜湖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2):127-129.

[4]王耀东.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06):100-101+104.

[5]鸦舒颜.大学生群体对健身行业消费态度调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11):144.

[6]周松青,王文华.衡阳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1(03):118-121.

[7]贾丽娜.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35(02):126-12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