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生手机依赖及心理干预措施现状研究及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就小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现状进行的一项研究,并讨论了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和应采取的措施。本研究采取调研问卷和图表统计分析的方式,从家长,教师和有关专家的角度来分析小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以及心理干预措施在小学生中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现象日趋严重,家长对此现象缺少把控,教师应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使用姿势,并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以缓解学生的手机依赖。
关键词:手机依赖;心理干预;小学生
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小学生的使用也在不断增加,这给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但也可能由于依赖性而导致负面影响。尽管小学生使用手机的比例日益增加,相关的心理干预措施却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有学者认为,小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以及心理干预措施的现状值得深入研究。因此,《小学生手机依赖及心理干预措施现状研究及问题分析》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当前的政策落实度,有利于更有效地指导和保护小学生。为了深入了解小学生手机依赖及其心理干预措施现状,本文将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进行问题与现象分析,以期为小学生及其家长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解决其手机依赖的问题。
一、小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其影响
根据一项最近发布的香港低年级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有超过九成的四至六年级学生拥有手机,其中有八成以上的学生在上学时一直携带着手机。小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地步,并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健康及心理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学习方面,小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较长会影响他们的学业表现,因为他们的注意力直接被分散,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此外,手机也会诱使学生使用游戏或浏览社交媒体,而降低学习的兴趣,扰乱学习的秩序,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生活方面,小学生大量使用手机会让他们沉浸于虚拟世界,减少与周围人的互动,影响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交际技巧,也可能会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因为他们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信息。健康方面,科学家表示,年龄较小的学生使用手机时间较长,会增加眼疲劳和头痛的发生率,影响视力的健康。
二、手机依赖进行心理干预措施的问题
小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现实,心理干预措施在减轻小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小学生对手机的依赖问题,心理干预措施首先可以有效改善其心理行为,帮助他们开发正确的态度,增强自我调节能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去面对生活,克服对手机的依赖。其次,为小学生提供的有效心理干预措施是指在专业的心理师的指导下,根据小学生的具体情况,使用专业技术,为小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支持的活动,引导小学生改变其行为和态度。心理干预措施在针对家庭环境以及家长心理咨询意识、学校教育上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家庭关系、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改善学习、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以有效的方式解决他们的问题,减轻小学生对手机的依赖。
三、小学生手机依赖及心理干预措施问题分析及具体实施
为了解决我们所关注的小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就需要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以应对该问题。
首先针对家庭环境问题,应该选择让家长介入,家长应提供健康的监督,以加强小学生手机使用的规范,提高手机使用的正确率。同时要合理设定限制,家长应设定一下限制,规定孩子每天手机使用的时间和内容,使用手机时间应在其余活动中合理分配。鼓励孩子参与体育和其它兴趣爱好活动,在孩子们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的同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体育活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增强了他们的心理弹性。
其次,要有意识地加强心理咨询,家长可以把孩子带到心理咨询中心,让孩子接受正规的心理咨询,改变他们对手机依赖的心理印象,从而转变心态,减少手机依赖。在生活中创造有趣的手机使用环境,家长应尽量创造有趣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们有兴趣学习和参与家庭活动,从而减少他们的手机使用时间。
此外,在学校中,教师应该教育小学生研究和欣赏新科技,通过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以及社会和文化的媒介,引导他们远离手机的依赖。举办类似新闻分析、媒体创新、剪辑视频等课程,让学生掌握新科技的使用方式,强化审美和创造,以及研究多媒体。加强教育和培养焦虑和抑郁症,教育小学生如何处理负面情绪,提高自我管理和调节能力,如此便可减少他们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手机游戏或社交媒体的渴望。增强学生的自尊感,帮助他们了解自身对自我形象和健康的价值,从而减少他们过度依赖手机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研究习惯教育小学生建立自律,培养习惯,如学习研究,看书,有目的地阅读,而不是手机浏览。使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而不是利用手机社交。最重要的是提高责任感和社会能力。
结束语:学生的手机依赖能够预测出青少年学生的抑郁和自尊的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手机依赖对小学生造成的消极心理影响涉及到今后成长的方方面面。本研究讨论了小学生手机依赖情况以及心理干预的有效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根据研究结果,未来应深入进一步探讨小学生手机使用有效控制的策略,发展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干预措施,以及在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加强关于正确使用手机的宣传和教育。家长也应围绕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充分发挥其日常管理的作用,从而保护小学生免受负面影响,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吕艳朋,郝琦琦,陶明锐,张高峰.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某公立小学高年级小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22,28(10):776-778.
[2]杨扬,高文斌,樊春雷,陶婷,王利刚,白兰.青少年智能手机依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21):10-18.
[3]卞文志.摆脱“手机依赖症”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教育环境[J].青春期健康.2021,19(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