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古装影视剧中的服饰文化
服饰在影视中作为一种传达信息的媒介和文化符号,对影视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体现时代背景、诠释特定场景、推动剧情环境、塑造角色形象、突出艺术特色等[1]。而从对受众影响的角度来说,古装影视剧的服饰又有着特殊的社会责任: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这个作用既是对于受众历史常识的教育,也是古代与现代审美设计的融合。
古装影视剧的服饰是其特定时期文化的浓缩体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民族文化和社会特征,承载着文化的历史厚度和角色的形象深度。古装影视剧服饰设计师的工作就是要在不会误导大众的前提下,将现代的审美理念融入服饰之中,创造出古代与现代审美沟通的桥梁。例如,兵马俑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是灰头土脸的,但实际上兵马俑的色彩却是无比绚烂和丰富的,既然如此,在不违背基本的服饰外形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色彩,既符合历史事实,又能够运用色彩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这对于观众来说,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一次新知识的科普和历史文化的传播。古装影视剧服饰设计所追求的是一种“出之贵实,用之贵虚”的理念,“实”是为了把历史和自然真实表现出来,“虚”是为了增强古装影视剧中的艺术感染力,虚实结合才能够营造出最佳影视效果[2]。
一、古装影视服饰文化对文化资源的宣传
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但是其中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受到地域性、民族性和自身文化特殊性的影响,以及现代文化多样性的冲击,不少非遗面临资料有限和记录单一的情况,或鲜有人知,或濒临失传,再不加以保护开发,不少优秀的文化资源就会消失。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具有广泛传播力的载体,尤其是与传统文化资源密切有关的古装影视剧,只要能够恰当地呈现,就既能够起到对文化资源保留的作用,又能够起到对这些文化资源良好的宣传作用。
之前热播的《延禧攻略》在服饰造型上就使用了不少非遗工艺:由八名京锈匠人花费半年采用珠绣、打籽绣和盘金绣工艺制成的龙袍;由南京绒花传承人赵树宪及其弟子耗时一个月完成的明亮鲜艳且花瓣末端微妙渐变的19支绒花发饰;采用桑蚕丝以复杂工艺制作的哑光低调内敛的布料“罗”;以挑经显纬工艺运用“织中之圣”的缂丝且参照清朝团扇款式纹样制作的全缂丝团扇;运用名贵繁琐的花丝镶嵌工艺制作的华丽贵气的耳环和指套;使用精细繁杂的点翠工艺制作的光泽独特的嫔妃首饰等等。
这些繁复华美却也不失低调内敛的服饰造型使得该剧富有历史沉淀感,例如,绒花的使用是因为当时的富察皇后生性节俭,不愿奢靡浪费,故而向皇上提议:舍弃珠翠,改以通草绒花为饰。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其极具中国审美的视觉呈现让广大观众关注起这些独特珍贵又几近失传的非遗手工艺。例如,在剧中制作南京绒花的非遗传承人赵树宪就是因为《延禧攻略》的大火而受人关注,甚至南京绒花还登上了《快乐大本营》的舞台,使得原本几乎难以生存的南京绒花一时声名大噪,订单暴增,难以传承的绒花手工艺又有了新的希望。被称作“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缂丝织绣也再度因其令人惊叹的工艺而被广为宣传。虽然,在影视剧中不少使用了非遗工艺的镜头仅仅闪现了1、2秒,但是,为了这1、2秒而耗费的无数心血却是值得的。因为,正是通过火爆的影视剧,中国那些几近失传的非遗才得到了良好的宣传,让它们至少获得了走向大众的机会,优秀的手工艺自然会引发人们对它们的好奇与关注,由此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投身进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中。
二、古装影视服饰文化传递的东方审美导向
优秀的古装影视剧服饰能够营造出优美的东方审美意境,这种灵动、宽博、流畅而气韵生动的审美情趣与西方奔放、立体、雄浑而注重几何的审美意指全然不同。有不少影片都呈现出了独具韵味的东方美服,这种审美导向有益于中国本土艺术文化的宣扬与传播,让更多的受众了解到中国的美学并且感受到古典气韵的视觉冲击。
《延禧攻略》之所以备受好评,更是因为它展示了一种不一样的独特的中国审美。其呈现的整体色调典雅别致,颜色总体饱和度偏低,灰度调高,但敢于运用宫墙红、明黄、翠绿等颜色,但又不落俗套。这种清正典雅的配色与大胆的各式绣纹既体现了清朝皇宫贵族的审美情趣也满足了大众对于美好古典意趣的探求,除了向大众宣传了相对符合史实的清代服饰文化,更是起到了良好的审美教育作用,向观众传达了不同与以往饱和度极高但却配色艳俗的服饰视觉,留下一抹雍容大方又精致典雅的整体服饰造型印象。
这种东方审美意趣的导向不仅能够激发观众的喜爱,让他们真正了解到中国衣裳之美,更能够激活大众的视野,真正输出融合了天人合一、均衡对称、文质彬彬的独特服饰之美。
三、古装影视服饰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服饰是人类的第二层皮肤,兼有实用、欣赏和塑造人类社会形象的作用。中华民族经过历代的积累、融合、嬗变,形成了独具民族个性和文化传统的服饰文化[3]。在服饰中也不断地折射出中国历代的文化思想,体现君子美德以腰间佩戴的玉饰、富有忠孝含义的蓄发束发习惯、敬天顺道的帝王礼祭服饰、鲜艳又带五行意涵的色彩、丰富华美各具意义的纹样和体现天人合一衭圆袷方的深衣等等。这些各式各样的服饰细节都在不断地展示着中国传统的文化。
优秀的影视剧服饰通过精细的考据和优秀的设计,能够重塑东方文化叙事语境,弘扬中式美学的意蕴精神。这样的影视作品不仅具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更能够唤起观众的文化自信,吸引更多受众关注传统文化。中国丰厚的历史积淀中有着大量的文化资源,优秀的古装影视剧要做到整体美感与生动内涵的融会贯通,这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才指日可待。从古装影视剧中重塑的东方文化语境,不仅能够促进中国现代服饰文化的发展,将文化价值和时代精神融汇,让中国古装影视剧的服饰风格得到广泛的认可。还能够创造出新的传统文化内涵,向国外输出传播,让世界都了解我泱泱中国五千年的衣裳之美。
总结
古装影视剧的服饰对于大众的审美教育、文化资源的宣传和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重塑独具中式审美特色的叙事语境,将历史之真与艺术之美融合,创作出优秀的影视作品是重中之重。只有这样的古装服饰文化才能够在文化传播中凝聚巨大的文化感召力和文化影响力,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参考《影视服饰传统文化的视觉表达》、《明清影视作品中的服饰文化认知——以补子文化为例》、《论影视服饰的文化内涵》等文献中对于影视服饰的作用的概括。
[2]《古装影视剧的服装设计研究》,曾红,载《电影文学》2012年第8期。
[3]《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楼惠珍,东华大学出版社,第3页。
作者简介:贾玮品(1982-),女,汉,上海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