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应用
摘要:当今,随着我国教育的加快发展,高中生物课程作为主要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以及逻辑思维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也是生物教师需要重点分析和思考的内容。通过相应的探讨与实践,在当前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工作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总是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后续的探索中本文将围绕合作学习的具体定义以及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及其所能够带来的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策略应用
引言
随着教育教学的变革,合作教学模式从发展到成熟,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合作学习与新时期教育改革观念相吻合,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教师的授课活动,都具有积极意义。作为教育方案的制定者,教师要结合实际,灵活采用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支持,促使学生可以感受生物活动的丰富多彩,并从中积极吸收有益力量,从而提升综合素养。
1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化改革,教育部提出实行合作学习的新型教学管理模式,以此促进课程实施的意义得以充分实现,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合作学习教学的前提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个人素质等进行小组分工,从而进行团队教学,并指导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国外,小组学习模型已使用了数十年,但从当前来看还是相当新颖,怎样将其有效地运用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待教师进一步深入钻研。当前,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对这一理念加以更详细的了解,并同时尝试进行运用。首先必须清楚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理论的基本含义,当然还有其内在实质。合作学习理论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很大的正面影响,其重点就是加强小组合作,在更大力量的驱使下,达成学业目标。而发展模型则从不同认知角度,对分组学习效果做出评估,即是否每位组员都在小组共同练习的过程中,获得了相应水平的进步。不管按照哪种理论加以探讨,都不难发现,合作学习教学的方式不管是从学生动机方面,还是从事物的认识方面出发,都对知识质量的提升产生正面的影响。这种方法既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也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事实上,怎样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方式,使之发挥其积极作用,有待教师展开讨论。
2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
2.1创设合作学习的问题情境,锻炼学生的应变与调控能力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以生命为本、以科学为本的基本素质。”因此,要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就要从教材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找到教学内容的关键。指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问题情景设置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使其借助团队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高一生物必修1《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中,教师可以通过PPT向学生展示“白发老人”的形象,并解释道人到了一定年龄后,会有更多的白发,这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老人的白发和毛囊细胞的老化有什么联系?老人身体里有年轻的细胞吗?年轻人的身体里是否存在着老化的细胞?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情景。根据不同的兴趣和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通过学习《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了解细胞衰老的特性,从而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2.2优化合作氛围
课堂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良好的环境中,有利于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组织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增强课堂的活力,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了对合作氛围进行优化,通常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合作分工。除了合理分组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对组内的分工加以明确。只有在明确自身任务与责任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的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一旦学生分工不明确,就会在合作中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必然会影响小组成员的关系以及小组的学习氛围。一般来说,在学习小组中,需要设置组长、提问者、记录员、总结者、发言者等不同角色。同时,要鼓励小组成员及时调整角色,以使学生获得比较均衡的发展机会。第二,增强合作技能与竞争意识。合作学习除了合作之外,还应该体现出一定的竞争,这同样十分符合现阶段的人才培养要求。在小组之间,可以及时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并针对差异之处及时阐述自己的想法。在这种竞争性的讨论中,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并扩大学生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合作效果。第三,优化教学评价方式。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指出的是,评价不能仅仅针对学生的合作结果,而是需要融于学生的合作过程。这样一来,可以更加完整地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由此可见,教师的综合性评价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是极为重要的。
2.3在课堂上开展主题合作活动
在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给学生构建合作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主题合作的角度展开,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主题情境的基础上展开合作的探索,而这一主题情境的构建形式可以是实验的引导,也可以是多媒体的帮助,而根据高中阶段目前的教育教学重点来看,实验教学往往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验的过程中,围绕这一实验内容让学生之间展开具体的实践探索与讨论,从而加强学生对该实验内容的分析,以此让学生掌握生物实验操作步骤,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以“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在这一节课程学习中,需要让学生知道并掌握光合作用的原理以及作用。所以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的方式展开。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生物实验室中,对两盆生存环境不同的植物进行观察,一个是在阳光下,另一个则是在黑暗的角落里。通过观察能够明确看到这两株植物生长的不同,从而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促进学生实验观察研究能力的发展。
结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利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工作,不仅会使得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对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所起到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并且也会为学生日后全面性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在新时代背景影响下,随着新课改革的逐渐深入,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利用效率也在逐步提升,在实施高中教学作业时,充分使用这种学教学模式,会实现提高整体教学效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玉清.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J].科学咨询,2021(2):268.
[2]杜守花.研究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J].科学咨询,2020(29):138.
[3]胡花.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的效果分析[J].文渊(高中版),2020(7):1171-1172.
[4]赵春乔.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中外交流,2021,28(2):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