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第二课堂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云南交通技师学院) 650500

摘要:高职院校通过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制约,教学成效参差不齐。因此,高职院校应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相融合开展,拓宽教学载体,使教学资源充分整合和高效利用,释放思政课最大育人成效。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基于第二课堂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第二课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引言

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学显得至关重要,高职院校作为学生完善思维,学习技能的重要场所,自然也承担着思想教育的教学责任。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意识到思政教学的重要性,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创新思政教学策略。由此,第二课堂教学形式获得广泛关注,以此开展高职院校的思政实践教学更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基于第二课堂开展思政教学改革,不仅能够全面提升思政教学效率,而且可以保证立德树人发展目标的顺利完成。

一、第二课堂概述

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多年来硕果累累,但是脱离实践的理论是无根之萍,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者与传承者,更应认识到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实践短板,为解决这一弊端,如今已初步形成了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的新型思政课教学模式。第一课堂即理论教学,为我们熟知的教材授课,第二课堂配合第一课堂开设,为理论课程之外的实践教学。多为学校组织,以学生为主体,自愿为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有效引导学生“身体力行”的感受知识。

二、基于第二课堂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自古圣贤之言学,咸以躬行实践为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教导我们,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教学的大力倡导与推进,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在实践中感受真知,只有切身走到实践的位置上,才能更好的理解思想政治理论,并推动理论的发展。校内第二课堂作为实践教学的依托,更贴近学生生活,同时开放共享的平台也便于大家从中获取他人的实践信息与经验,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有助于思想政治高素质人才培养

在理论思想及课外实践双重基础作用下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加快了进程,更加适合我国国情,贴近学生生活,拓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渠道和空间,增强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认同感,对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养都是全面的提升,还可以促进学生自觉地用理论知识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学生的灵魂,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第二课堂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用知识武装头脑,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力和创造力,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的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赋予其新的发展,成为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三、基于第二课堂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趋于形式主义,不达实际效果

在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教学参与度和积极性,一般高职院校选择将实践活动与学业学分挂钩,但是在实际执行中,执行组织者只认签到码等情况屡见不鲜,真正参与实践的同学可能被排除在外,只签到不实践的同学却加上了学分,或者根本不参与过程,只在实践最后“借鉴”一篇实践成果,保障机制、考察机制均不完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整体参与积极性逐渐走低,效果不佳,趋于形式主义,不达实际效果。

(二)实践教学与理论授课脱节

首先,我们要清楚实践教学的定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互相配合,最终落脚点应当为教学,而不应一味突出实践。现实中,很多实践活动与理论授课脱节,甚至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也归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来,实践教学应当是多形式的,贴近思想政治专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帮助其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从而达到实践教学效果,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实践而实践,反而会起反效果,最终流于形式,成为一个新包袱。

(三)实践效果受现实条件制约

由于各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条件不同,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在实践教学上矛盾更为凸显,如今,各校的实践教学,均由学校自行提供实践场地及资源,没有专门的实践教学室等,可供实践的范围具有局限性,实践效果受现实条件制约,折扣严重。同时,实践教学中,教师的参与度远低于理想水平,多数由学生独自完成,长远来看,会降低实践教学的效果,降低学生的实践参与积极性。

四、基于第二课堂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

首先,各高职院校要认识到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重视第二课堂的发展,将第二课堂的发展完善作为学校长期战略目标,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合理设置学分、学时等并制定可行的考核制度,摒弃形式主义作为,将实践教学落入实处。其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重视实践教学的比重,将第二课堂的内容编入教学大纲,与第一课堂交替进行,最大化的发挥第二课堂的效用,把握当今社会热点及学生需求,利用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设计多样化、多层次、多趣味的实践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最后,学生应当积极为活动的开展建言献策,主动组织认真参与,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置于同等高度,同学校老师一起完善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促进思想政治课的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

在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中,高职思政课教师占有着主导性地位,是实践教学活动的驱动者、指导者、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存在并得以有效展开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要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坚持把以学生为本,作为思政课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立足点,尽快把握第二课堂形势下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新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其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贯穿学校教学和生产实践、实习的整个过程和每一个环节。不能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仅看成是思政课教师的事情,而是由全体教职工和企业共同来实施和完成。最后,要对实践基地的专业课教师进行培训,根据实践基地的具体情况,明确基地教师的育人目标和任务,使他们在带领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时,能够自觉地紧密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这样,当把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送到实践基地后,就如将学生引入了一个个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明确的教学园地,从而真正做到“学生走到哪里,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就跟进哪里”

(三)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有多种形式。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空间为标准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现阶段,高职思政课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管以上哪一种实践,均没有得到有效开展。眼下我们在做好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同时,迫切需要大力推进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加强对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按照"创新计划"提出的"努力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要求,应将此列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积极"整合资源强化实践教学",依托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高职院校大思政格局。

(四)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用实践教学检验理论知识,同样实践教学也应得到现实评价的检验,才能不断完善,不断接近真理。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刻不容缓。

首先,就评价方式而言,应当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画上双箭头,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在不断的纠错和吸取经验中前进。其次,就评价原则而言,要保证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和合理性,防止流于形式,评价要公正客观,保证每一位师生的建议得到重视,全程评价采用匿名方式,保障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发挥评价机制的效用。最后,事物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不能在看似完善的评价机制中一劳永逸,要时刻把握时代动向,紧跟时代浪潮,根据现实需求,不断调整完善,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职学校注重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更好的利用现代化科技,打造第二课堂,正确的认识到理论实践在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价值,为高职学生打造优质的政治课堂。

参考文献:

[1]黄艺雅,廖翠兰.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J].现代职业教育,2020(39):72-73.

[2]徐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与实践研究[J].长江丛刊,2020(25):161+163.

[3]苏浩淼.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公关世界,2020(16):106-107.

作者简介:陈惠,1987年10月,女,云南石林,硕士,设计艺术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