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摘要】在一线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们在承担着学业压力的同时还面临着全面发展的需求,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会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思维模式,提升其学习效率,收获良好学习效果。如何在课堂中培养批判性思维一直都存在争议,探讨一下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和培养,会使得教师的课堂讲授更加富有方向性,也会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富有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判性思维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居多 ,然而绝对崇拜对教学中的双方是没有好处的。部分语文教师向学生生硬的输入课本知识,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意义所在,导致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颁布和实施,语文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强调个性化阅读的背景下,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无论是接受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学生,还是新课程改革后接受过训练的学生,看上去都具有互动与反驳能力,但是这种所谓的思维能力更多的是关注如何满足教师,而不是真正的理解和表达。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
语文教学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小学语文对于学生的全方面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这很好的体现了其包含的实践性、基础性、综合性等特点。当今社会中小学语文教学也在花样百出,但批判思维始终囊括其中,这正是意识到其重要价值的表现。语文课程是非常复杂的,语文释义存在过长期的争论,矛盾孕育发展,生活离不开语文的运用,小学语文教学就更针对学生特性具有培养其高质量语文素养的指引作用。
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价值
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存在一大部分小学生的写作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比较模式化,甚至有些学生没有写作思路。在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训练中,语文教师往往将一篇文章的主要字、词、句、段、篇、中心概念思想,文章整体结构,逻辑和行文修辞等都可以作为各个年龄阶段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训练中心和主要任务。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可以换言之是“灵感”的训练。以前我们的语文教材和小学作文大都是已经给学生精心设置好了书写题目,例如学生写《我的同学》《我喜欢的小动物》《家庭趣事》等,这就让学生缺乏很多灵感,学生往往只能生硬的去完成任务。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教材和作文题目也开始改变,如“你在生活中有什么发现,请把你的发现写出来,再与同学们交流”。批判式的教学思维也随之而来,这些真实又具有个性的教育话语和教学文题,既可以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也同样能够让学生创造性地撰写自己的话语和文章。一定意义上说,没有了思维就没有了语言,为此,要多训练学生在批判性思维下进行语言表述的能力,比如让他们写自己最难忘的人这样的作文他们会觉得毫无新意,但是给予一个生活细节处的剖入点时,课堂效果就会好很多。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必要的,这为学生今后更好的进行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途径
(一)阅读教学
现阶段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众多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名篇佳作,比如《大禹治水》《落花生》《卖火柴的小女孩》《守株待兔》等,这些优秀作品同时能为学生带来警示与启发。但是,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只带着学生按部就班的去学习是不够的,每个人看事物的角度,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既然如此,就有必要让学生针对同样的教材内容输出个性化观点,教师也可以通过不同的信息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这样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对教学文本展开解剖,审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开拓视野的同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对于学生的不同看法,教师不能一味地予以否定,既要指出其中不足,更要肯定学生见解中正确的部分及其独特性。纵观古今,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文学人物形象,有以个人享乐为人生标准的人物,如后唐国君李煜等;也有以建立功勋为人生准则的人物,比如三国魏政权奠基者曹孟德等,他们对人生的追求不一样,随之带给学生们的感受看法也自然不同。小学阅读文学作品的教学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一方面能让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欣赏能力以及评价能力。
(二)写作教学
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由于文体特性,教师普遍觉得难教,多是分析文本,学习知识,所以对于议论文文体价值的认知也存在滞后现象,没有将议论文作为培养思维的材料。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拓展学生思维,通过交流实践去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质疑能力,在质疑技巧的提高中逐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交流的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与“思”的互动过程中对问题进行自主地探究与质疑,而且这样的质疑并非为了创造问题而去随意提出一个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做到有根据、有条理,要自主创造架构。另外老师还可以用小组自主探究的方式,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实现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深度培养,为小组合作讨论指导明确方向。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正确理解了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在批判中及时改错,立足于创造性思维,升华学生的思维情怀。这样的批判性思维训练,不仅能让学生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利于其写作,更能使学生塑造完整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四、结语
批判性思维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本质要求。小学阶段是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水平的关键时期,这对学生的个人成长至关重要。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既然做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者,就应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教学实践中始终保持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意识,把这种意识贯穿于优秀的语文教学内容里。
【参考文献】
[1]宗菲菲.试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20(02)
[2]罗小娟,陈佳欣.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5)
[3]杨海燕. 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