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实践教学探索
【摘要】为了促进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实践探索教学模式为例,首先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随后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展开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以赛促进;以赛促进;赛教融合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首先,传统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感。传统教学仅仅以认知为首要目标,忽略了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差异,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人格与情感等的培养,导致实际教学缺乏深度。其次,传统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脱轨严重。传统教学往往以理论传授为主,忽视了对于学生应用能力以及技能水平等的实践教导,从而导致学生难以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最后,传统教学的方式过于单一。传统教学往往是单向展开,学生们缺乏课堂的自主权,基本为被动式学习,在该种情况下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积极性等都会大幅度下降。
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学生的实践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教师由于需要专门进行理论教导,因而能力发展也会受到束缚。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下,各大院校都开始加强对比赛的重视程度,在该种背景之下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指导经验变得至关重要。教师应在足够的理论基础之上,具备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经验与方法。这会推动院校加强对教师的训练,进一步巩固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与比赛指导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推动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二)有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与完善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是空洞的,被动的,缺乏自主性与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便会退化,同时也难以掌握自我发展的方向。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下,院校更加倾向于竞赛的培养模式。在该种模式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自主关注科技发展,以及凭借自身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该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都会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更有助于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有助于推动校企融合
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一种探索方案。其目的在于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更好地探寻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并据此进行专业化、职业化人才的培养,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谋而合。通常情况下竞赛的考察方向与行业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学生通过竞赛学习、锻炼,能够更加清楚企业的需求,并不断努力提升自己,从而更有助于提高其实践能力,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
三、“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竞赛师资团队,完善竞赛理论资源
为了更好地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高职应注重将竞赛的理念融入到自身的教学体系与教师群体之中,并专门组织一支专业的竞赛团队。应发挥校内优秀教师以及校外优秀教育专家等的引领作用,带动全体师生参与到竞赛教练团队中来,充分调动高职院校的师资资源。其次,为了更好地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好地融入“赛教融合”理念,高职还应注重将竞赛融入到评价机制中来。同时据此修改教学大纲与教学规划,将比赛视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学生竞赛的实际状况融入到考核机制中,提高学生对于竞赛的重视程度。最后,高职还应注重继续加强对于教师团队的培训与培养。
(二)根据竞赛内容组建竞赛项目
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高职的竞赛团队应注重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划分不同竞赛项目,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合理的竞赛梯度划分,以保持学生的积极性为重要开展原则。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同学纳入到课程设计过程中来,同时通过以赛代考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既可以分班级进行竞赛,也可以分组别进行竞赛。竞赛的主要内容则应以课程学习以及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为主。或者高职也可以通过校级比赛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举办校级技能竞赛,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工作能力需求等合理制定竞赛项目,并通过班级竞技的形式逐层筛选,增进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竞赛参与的积极性。
(三)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应充分调动学校的各方资源,为学生们的竞赛与训练等提供支持。如充分发挥学校实验室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研究、探讨的平台。或者积极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建立统一的教学平台,为同学们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以及更加完善的交流平台,并在其中为学生普及竞赛的发展趋势以及不同竞赛的标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竞赛的动向以及企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变化等等。最后,高职应依据竞赛的特点以及标准等建立完善的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在竞赛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缺陷,并督促学生改正。另一方面通过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也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朝问题解决、知识与技能运用以及专业化、职业化等方面靠近,更有助于推动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进步。
综上所述,高职应注重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理念贯彻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从制度、师资队伍、人才培养以及评价体系等多层面入手,完善学科竞赛的落实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更好地提升院校的人才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司海飞, 杨忠, 胡兴柳. "三融合促进教学"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6):208-209+248.
[2]张爱东.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课赛融合的研究探索[J]. 知识经济, 2018(2):2.
【作者简介】
吕秀梅(1982~)女,满族,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本研究成果属于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课程“学训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成果,项目编号:SJGZY20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