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成为了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技能。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重视计算机课程,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以便于在今后的就业和求职中获得发展和应用。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行动向导法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从行动出发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有利于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水平,培养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行动导向法;教学策略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定义
行动导向法,顾名思义,指的是实践导向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注重发现人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以单纯的说教开展教学,而是注重用行动来导向,引导学生用心、用脑、用手同时学的方法。行动导向法可以引导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教师讲课、学生被动听课的教学模式,而是让课堂变得更加积极有趣,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在采用行动导向法时,首先要以身作则,要通过自身的行动去引导学生发生行动的变化,鼓励学生去学习和尝试,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行动进行评价和导向,促进学生行动发生转变[1]。
“行动导向法”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教师可以对学习内容进行划分,将学习内容设计成不同的学习情景,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然后在实施阶段,学生结合已经制定的学习计划来去进行作业设计和模拟设计,并做好有关的文字记录工作。在检查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设计的作业进行自检,在自我检查以后,教师再进行相应地检查,并帮助学生指出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在评价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自我评价,有序地开展互评,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完成项目的程度以及行动表现来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可以让学生加强自我反思,做好自我总结工作,以便于改进后续的学习,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表现,也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优化和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
二、行动导向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行动导向法开展教学,可以改变过去沉闷、枯燥的教学方式,行动导向法让学生在项目中学习计算机知识,项目源自于实际的生活和工作,参与项目的过程既是锻炼自身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职业技能的过程。
(一)做好任务设计工作
在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课程开展过程中,利用行动导向法开展课堂教学,要注意加强教学设计,设立教学的目标,布置教学的任务。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会对学生知识的接受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教师的任务设计也会对教学的质量带来影响。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时应加强教学设计工作,根据教学的内容来合理规划教学的过程、教学的方法、教学的任务,创设独特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高参与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以便于提升知识学习的效率。计算机技术的知识比较繁多,但是一旦掌握了就会很好的运用,教师采用情境创设、项目推进、合作学习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参与项目学习的积极性。在情境创设方面,教师应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当下企业发展的需求来创设合适的情境,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2]。
(二)创设项目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实践学习
行动导向法开展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行动为导向来学习计算机知识,为此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比如,教师以一个项目作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完成某个项目的过程中来锻炼能力、掌握不同的计算机操作技巧,这样既能够增强动手能力,又可以增进学生的思考。例如在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课程中,包含了制作表格的相关课程,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项目,即为企业制作采购单表格、数据表格、生产表格等,为了完成这个项目,教师应提供给学生表格的制作方法,然后让学生自主地设计表格,最终将成果展现给教师[3]。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完成情况去评价,从而指出学生在表格制作中的不足,引导学生积极改进。项目在选择上要与当前企业生产的需求相匹配,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在企业工作的感受,掌握必备的工作技能,以便于更好地应用在工作中。在项目教学情境中,每个学生的表现是不同的,教师应加强观察和引导,既要肯定学生们的努力和付出,同时也要指出他们在参与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开设有关的课程加以训练和指导,增进学生的计算机技能。
(三)采用实例分析的方式,加强探讨学习
教师可以采用实例分析的方式,鼓励学生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在实际案例中掌握计算机知识,增进自身对计算机技术的思考。另外,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来探究知识,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用软件对图像进行简单的加工和处理”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制作证件照,如何让证件照的背景变成不同的颜色,那么教师在让学生学会了使用软件修图、处理以后,让学生自主地去尝试更换证件照的背景,这个过程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也让学生自主地行动、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采用实例分析的方式,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选择案例,以便于训练学生的不同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结语
行动导向法的教学方式顺应了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技能。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人必备的技术和技能,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要注意创新教学方法,合理运用行动导向法,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成为一名计算机素养相对较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蔡毅,闫军山. 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课程中的应用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19,(26):46-47.
[2]石丽.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15):237-238.
[3]何昀.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尝试[J]. 时代教育,2018,(0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