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培育
【摘要】绿色生活方式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者,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培育大学生的绿色生活方式,既需要社会、高校为大学生构建绿色发展氛围,也需要大学生本人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绿色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理念;培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地位,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构成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1]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入,体现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认知。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5年4月25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和绿色生活方式培育将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2]。因此,推动大学生生活方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活方式的形成受到本人的教育背景、综合素养、家庭环境以及社会氛围等各方面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过程,想要让大学生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需要依靠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多层面的共同努力。[3]
一、强化高校思政育人功能,构建绿色校园环境
对我国大学生来说,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贯穿其大学生活全周期,因此,将绿色生活方式培育融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既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大学校园的实践需求,也是对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深化与拓展。[4]
首先,将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融入到高校的思政课程中去,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的效用,通过开设绿色生活教育类型的课程、讲座等,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渗透到大学生中去,逐渐培养他们的绿色生活习惯。
其次,通过以绿色生活为主题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具备绿色生活的意识。[5]一方面,高校要以节能环保的模式进行管理和运转,例如使用节能技术照明,增设公共生活设施,加强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另外一方面,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例如举办关于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的知识问答,创立环保社团等。
第三,加强教师队伍的生态文明思想培训,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教育体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仅限于思政课程,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应该成为构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主阵地,因此,必须先构建一支具备生态文明思想的教师队伍,才能实现全方位的对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进行培育的目标。
二、培育大学生自我提升能力,持续发展绿色素养
首先,提高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知识储备量。想要具备持续绿色发展能力,首先就要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从而才能进一步形成绿色生活模式,例如了解各类绿色消费方式、具备循环经济的基本知识、认知绿色产品的基本特征等。[6]通过引导使得大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帮助大学生形成绿色生活理念。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最重要的阶段,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也应该主动向绿色生活方式靠拢,摒弃奢靡浪费的消费方式,积极参与绿色生活方式的教育、课程以及活动。第三,大学生强化自身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践度。纸上得来终觉浅,方知此事要躬行。理论知识的储备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最终都需要落实在行动上,大学生要以绿色生活观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和消费模式等进行约束和要求。[5]例如,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拒绝一次性产品和过度包装产品、主动选择节能减排的产品。同时,还要主动参与绿色生活方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相关的社会调研、公益宣传及志愿者活动等。
三、发挥社会及舆论导向作用,传播绿色生活理念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自然而然地会收到社会氛围和舆论导向的影响,因而,运用好社会力量,为大学生和所有群众营造绿色生活氛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方面,政府部门加大对绿色生活方式的正向引导作用,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为准则,明确教育部门对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培育责任,强化社会和企业对大学生绿色行为模式的实践功能,构建相应的保障制度,并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营造倡导绿色生活的社会风气。另外一方面,发挥好社会舆论的影响,将主流媒体的传统宣传渠道和新媒体的网络宣传渠道结合起来,通过新闻、公告、纪录片、博文、影视片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地传播绿色生活理念和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绿色的生活方式。[2]
通过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切实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培育,以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于春伟,张军,季玉祥,文少白,温莹莹.浅析生态文明视角下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念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07):206-208.
[2]梁天玉.新时代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培育的研究[D].中北大学,2022.DOI:10.27470/d.cnki.ghbgc.2022.000680.
[3]汪慧英.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培育模式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21(35):99-101.
[4]梁星业,吴钰明,陈倩倩,覃霖妹.生态文明视域下引导大学生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策略研究[J].品位·经典,2021(21):127-130.
[5]孙倩文.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生活方式构建研究[D].南昌大学,2021.DOI:10.27232/d.cnki.gnchu.2021.001425.
[6]张路易.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引导路径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8.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培育研究-以泰州高校为例”( 2021SJA2161)。
【作者简介】
刘明源(1984~),女,硕士研究生,籍贯安徽滁州,讲师,主要从事污水处理及生态文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