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山区中等职业学校普通话教学的有效途径

明日
怀集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肇庆 526400

【摘要】中国幅员辽阔,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各地区方言存在着区大的分歧。粤方言与标准的普通话存在一定的差异。山区中职生受地理环境影响,口语表达能力较弱,因此,因材施教,及时构建新的教学理念,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提高中职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有效途径。笔者通过本县一些学校的教学现状调查,结合自己多年的中职普通话教学经验,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山区中职学生口语表达水平。

【关键词】粤方言;山区;普通话;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一、怀集中小学、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的现状

怀集县四面环山,经济欠发达,乡镇中小学学校教学资源明显落后于别的地方,课堂上缺少如放像机、录音机、语音纠正器和听力器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县内讲普通话的人群大多以县城中小学师生为主,全县还有部分教师尚未达到国家普通话水平规定的要求(二级乙等)。乡镇中小学50岁以上的老教师和村级小学的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会出现穿插或全用本地方言的现象较为严重。

本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多是来自各个乡镇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未曾系统地学习过普通话,学生中小学阶段学习普通话是零散的,主要依靠语文老师破碎片化的口语传授。

在中职普通话教学中,我们发现,多数来自山区的孩子,易受本地方言影响,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习惯性的方言思维起主导作用。学生常常先将普通话的词汇先转换为自己的母语,再经过脑海的“过滤”和“翻译”之后才进行记忆。因此,很多学生用普通话表达混乱,语音不标准,带有浓重的地方方音,闹出了不少笑话。学生自信心受挫,难免对学习普通话产生畏惧情绪。

二、山区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的有效途径

《普通话》课程标准指出:普通话是中等职业学校文秘、航空服务、旅游、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中职学校各专业应该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是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从交流和交际,以及与就业成才的需求出发,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将来步入职场,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际的普通话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的示范朗读,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跟读,那么学生会感到枯燥,甚至催人欲睡 ,如果教师仅采用以讲代读的方式教学,那么整个课堂会变得死气沉沉,普通话也就失去了他的实操性和应用性。

(一)游戏教学法

诚然,山区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课堂学习的自律性不高,但是他们生性活跃,喜好新生事物。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笔者认为要提高中职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需得在兴趣上下功夫,而游戏教学法就是中职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模式。

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教材目标为出发点,设置有趣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娱乐的兴奋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掌握教材中的内容,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在一次语音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巩固声韵调拼读的方法,笔者准备好汉语拼音声韵母和声调卡片分别发给学生,然后教师发标准的单音节音。如“冰”音,由持有该拼音声、韵母、声调的同学分别举起该卡片(即B、ING、第一声),在1秒钟内正确举示卡片的学生各得一分,超过时间或误举者均扣1分,练习结束时由学生自报成绩。

这样的游戏教学法生动有趣易于操作,学生乐意参与进来并积极思考,极大的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游戏迅速发现每个学生对拼音分解掌握熟练程度及其弱点所在。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客观上适应了当今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达促学、想学的课堂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智能化的发展,中职学生更容易接受以光、电、声、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笔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营造生活情境,增强课堂学习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

例如,粤方言区的人因受方言发声定势的影响,发舌面音J 、Q 、X时,开口度较小,发音时,舌面前部容易上抬点在舌叶上,这就是粤方言区人发这组音易偏前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学时,笔者运用音像设备播放发音动画图像,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对照音像动画图,纠正自己的发音。

另处,课堂创设 “情景会话”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练习方式。首先教师发布学习任务,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角色,完成教学任务。

为增强语言表达的实用性,笔者发布任务驱动,让学生扮演导游,要求学生介绍游览区的特点及风土民情。因山区的中职生见识面不广,所以笔者创设的导游情境主要是以本地的景点为主。课前,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课上学生把本土的风景照片,甚至是一些土特产带到了课堂,面对一幅幅亲切可感的影像,学生克服了说话木枘的问题,侃侃而谈,自信从容。在此之后,教师对发言人进行语音、使用词汇、语法以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点评,并鼓励学生多挑战自我,争取更大进步,这样整个课堂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此外,教学中还设置了配音秀、小小推销员、我是小主播、应聘舍我其谁、乘风破浪的姐姐(哥哥)等多样性的情景演练,有效地促进了普通话教学,扭转了学生固有的方言思维定势,锻炼了学生上台表演的胆识。

当然,普通话有效的教学方法远不止这些,无论用何种教学法,传统的普通话教学方法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抹杀口耳学习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将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突出特色,才能使中职普通话教学不空乏,不流于形式。规范使用普通话是民族融合的时代需要,是就业服务的职业需要,中职学校作为我国普通话推广和普及的重要阵地,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中国语言文字传承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田洪娟.中职学生提高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途径初探[j].现代教育,2011(04)

[2]金璇.高职高专院校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3]罗璇.以普通话水平测试为中心开拓普通话教学新思路[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0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