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开放式和多样性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摘要】机械制图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许多学生反映较困难的一门课程。机械制图是一种空间和平面之间的联系,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再加上近几年,入学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学生从学校到学校,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我们在教育实施中灵活运用开放式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这门科目的教育上获得了优异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法;机械制图;实践
《机械制图》是中国机械工程院校的重要学科,是中国机械工程院校的重要学科。本课程以形体构造与造型表现为中心,以造型意识为主线,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意识、形象思维意识、造型表达能力、构形意识、工程设计意识等能力,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工程设计、机器人应用、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基础知识打下基础。
一、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工程制图是一门以各种机械和工程图纸为基础的专业知识。机械设备工程图谱,是指准确地表示工具、设备和工程结构的形状、尺寸和工艺特征的图形,与一般文字、数据等类似,是人们用来表达、构思、研究和讨论技术知识的主要工具。《机械制图》着重阐述了机械设备的工程图样所代表的科技知识和方法,以及对机器设备的图纸识读方法。
二、训练基本的看图和制图技巧
这门课的主要目的和基本特征是:训练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描述机器图形,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并根据有关的规范和规范,学习和运用相关的技术,培养他们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在课程设计上,要坚持"突出应用、服务专业"的原则,从基本的识图、绘图等技能训练入手,充分体现实用、工具性、技术先进性,使其与实践相结合,为以后的专业课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学生今后提高和开展技能操作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灵活应用开放型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凸显了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
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应普及和倡导科学的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训练方法和方法,使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融入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技术、动漫等),摒弃了无针对性和灵活多样、一成固定的传统教条主义教学方法,既要使现代教育观念与传统的课程内容相结合,又要进行创新的科学教育。本文简要介绍了我们在课堂中所采用的一些教学方式的灵活应用:
(一)实训结合式教学
该教学模式以“教、学、练”为一体,特别适合于机械绘图的教学。在讲解了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绘图技巧之后,教师会给每个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训练结束后,老师会给他们讲解,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让他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如果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满座,那么在训练结束后,让学员在课堂上画一幅画,因为老师对学生的理解不够透彻,训练出来的作品经常会出现很多错误,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该教学模式适合于各种机械绘图专业。
(二)评错式教学
老师会在课堂上针对学生们在画画上遇到的问题进行特别的评语,让他们能够以一换百,事半功倍。在研究部,教师们会定期进行学生的作业交流,将学生们经常出现的错误,汇总到机器绘图的学习页面上,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知识和教材一起使用。
(三)研讨式教学
在普遍情况下,机械零件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必然有一种最佳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常采用“讨论”的方式来教授机械零件的表现技巧和汽车零部件的测绘技术。每个人都会被分成几组,每个组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老师会根据自己的风格来决定自己的风格。
(四)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机械制图课程的实践活动可划分为两大部分:课程中的绘图仿真实验与计算机绘图实验。本课程的测试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基础,而计算机绘图实验则是培养学生使用绘图软件的能力。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了对学员进行模拟测试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课程中的绘图工作通常可以分为七个阶段,分别是:
第1次:画一张没有倾斜的平面或三维立体图。
第2次:用斜面绘制的平面或三维立体图。
第3次:用三个角度来画一条与相应曲线的截交线。
第4次:用三个角度来画一个带有分寸的集合。
第5个阶段:机器零件的尺寸标注。
第6遍:机械部件的图纸(如轴,架,支架,箱体等).
第七次:组装图纸(例如千斤顶,滑动轴承,齿轮油泵等).
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测量、工程制图、徒手绘画、计算机绘图等技能均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在测试过程中,优秀学生在测试过程中会遇到某些特定的问题,例如表达方法问题、检测方法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课堂上无法解决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造成机械制图效果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老师的授课心态、方式、手法,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和个人素养问题等,但老师的主导地位始终是第一位的。我们从事制图学课程的老师,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思想的引导,根据学员制图的实际,采取合理的教育方法,将思想教育融入绘图教育活动之中,教会他们正确的认知方式与规律,这对于培养制图学习效果、提升素质显然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1]陈凯.浅谈机械制图与CAD教学的整合[J].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09期
[2]张珠.一体化模式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8年第24期
[3]秦嬿.浅谈《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方法[J].时代教育.2016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