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儿童口腔医疗空间设计
【摘要】随着口腔医疗条件日渐发展,针对儿童口腔空间设计需求也越来越多。现阶段大部分儿童患者只是就医于口腔医院的儿科牙医,对于口腔就诊空间环境和成人没有特别区分,就医环境缺乏活力。基于此,本文以郑州市口腔医院花园路分部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及就诊用户访谈,进行儿童口腔空间的趣味性优化设计探究。
【关键词】儿童口腔;空间设计;趣味性
一、引言
在人民的满意度和幸福度中,儿童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特殊群体。当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愈发成为国家乃至世界的关注重点时,儿童活动空间的打造也成为重中之重。儿童口腔诊疗空间从就诊环境到设备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儿童的使用需求,使儿童患者在其中能够自由且快乐的就医,感受空间环境的友好,进而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开朗的性格、激发儿童内心成长认知、提升儿童的幸福感。
二、口腔诊疗区对儿童就医心理的影响
我国5.7%~19%的儿童及青少年存在牙科恐惧症,多起源于儿时不愉快的诊疗经历,而这常常与首次不良的牙科医院就诊经历有关,如医院环境恶劣、年纪尚小对口腔疾病认知欠缺、对治疗流程茫然等。有的儿童患者则是源于间接感知,例如:医院在追求干净简洁而大面积使用的纯白色以及冰冷的金属医疗器械,在候诊的过程中听到或看到其他就医患儿的“恐怖经历”,看到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闻到医院内消毒及医药水的气味就害怕不已。对牙科医院畏惧就是对牙科治病治疗的恐惧和焦虑,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儿童阶段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口腔诊疗就医空间环境对儿童精神及心理发育起了直接影响性的作用。
三、口腔医院现有空间环境的调查分析
(一)实地调查
郑州市口腔医院花园路分部是全数字化口腔诊疗专科门诊。院内空间在整体色彩上采用了简约白色,视觉导视则延续了标志的蓝色,由此可见,院内在有意识的规划视觉形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但大面积的白色墙面对儿童群体患者心理需求来看,就医诊疗空间形象过于单调冷漠,缺乏丰富、轻松的氛围。诊疗空间走廊墙面视觉设计在色彩方面以白色为主,黄色木调色为辅,使环境氛围过于严肃冷漠。部分墙面粘挂口腔病例作为展示装饰,画面没有任何美感,不具有故事,难以吸引儿童患者。
(二)用户访谈
为了进一步探索口腔儿科空间的趣味性设计优化,笔者进行了访谈问卷,对近期就诊过该医院的患儿及家属进行了访谈,收集了他们在实际中遇到了问题,访谈情况整理如下:
被访者基本情况:张女士,年龄35岁,家庭主妇;张女士的儿子琦琦,年龄7岁,小学二年级。
问题1:在就诊的过程中琦琦的表现怎么样?有没有闹情绪抗拒牙病治疗?
张女士:孩子之前治疗过一次牙齿,所以这次来会好一些,没有特别抗拒治疗。比预约的时间早到了,就在大厅等了会儿才去诊室进行治疗,过程中孩子听到操作的高速手机钻牙声,有点畏惧,但在医生的耐心陪伴下,很快就结束了。
问题2:您刚才说在大厅候诊了一会儿,孩子是怎么打发时间的呢?会不会觉得无聊?
张女士:看了大厅屏幕播放的口腔科普小知识,然后孩子又想玩我的手机。
问题3:您觉得这个空间的设计装饰怎么样?给人的感觉怎么样?舒适吗?
张女士:感觉就还行吧,大部分都是白色的,颜色不花哨,医院的环境都差不多这个感觉,还有医药的味道比较明显。但带小孩子来看病的话,感觉就有点单一了。
问题4:琦琦小朋友,你真棒,你可以给阿姨讲讲你是怎么看牙的吗?有没有哭鼻子呀?
琦琦:我刚来的时候有点害怕,因为之前都有小朋友看牙一直在哭,但是后边到我的时候,我就很勇敢的躺在牙椅上了。
访谈总结:儿童看牙普遍都有畏惧心理,很多是听到看牙很痛,多少会有点紧张心理。整个口腔诊疗空间比较简洁,缺少丰富性,对于儿童患者及家属来说,应在候诊中给其提供更多的趣味性途径,以安抚候诊中儿童患者的焦虑情绪。
四、趣味性设计优化在口腔儿科的作用
对于大部分儿童而言,具有游戏、故事、多色彩的特征能够增添空间设计的趣味性,这些趣味性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审美情趣,加强与儿童之间的情感纽带,释放患儿在就医时的消极情绪。儿童口腔诊疗空间的趣味性设计丰富了儿童的候诊等待时间,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从而减轻家属与患儿就医时的心理负担,对医院的长足发展也提供了足够动力。现阶段大部分儿童患者只是就医于口腔医院的儿科牙医,对于口腔就诊空间环境和成人没有特别区分,就医环境缺乏活力,导致儿童心理上就会有些许紧张、茫然、焦虑的印象。
五、口腔儿科的趣味性优化设计
儿科治疗牙椅及相关器械的图形颜色会直接影响患儿的心理反应,治疗牙椅应从视觉元素上增加趣味性。图形视觉设计上满足儿童的图形认知需求,颜色以饱和度较高的暖色调为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统一性,在给患儿治疗的同时具有互动性,给孩童内心一定的安抚和安全感。
在儿牙科融入乐高拼图墙元素,符合儿童的年龄定位。乐高游乐墙操作简单,具有变形性和易变性,可以很好的满足低龄儿童对形状的初步探索欲望,被广泛的应用在儿童启蒙教育中。同时元件的衔接与搭配都需要患儿自身去设计与感受,如组装长成健康的乳牙或者小牙刷等形状,其呈现的效果也极具趣味性和暗示性。乐高拼图墙除具备其本身所自带的游戏性外,对儿童的认知提升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六、结语
随着口腔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儿童患者的就医心理也应当得到重视。趣味性设计优化可作为提升儿童愉快就医的一项措施。儿童口腔空间的趣味性优化设计结合儿童认知发展特点与审美的阶段性特征。从儿童自身出发,缓解其就医治疗中的紧张情绪,增添口腔医院儿牙科的亲和力。
【参考文献】
[1]焦燕,王传顺.大医疗大健康环境背景下综合性医院的空间服务设计[J].工业设计.2021(07):119-120
[2]赵耀.浅析儿童诊疗空间设计如何趋向家庭化[J].城市开发.2022(02):71-73
【作者简介】
杜一婷(1996~),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环境与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