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新工科建设,这种社会发展形势改变了高校人才培养方法与模式。具体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应明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产教融合教育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确保能够培养出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本文主要对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初步构建了科学完善、可操作性强的育人模式,望能够为高校材料类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建设;产教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要求
(一)实现全面育人
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时主要以立德树人为主要目标,能够根据学生们的学习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学习场所和生活场所,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在传递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需同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将行业文化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出来,构建全面育人体系,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二)注重学科及专业布局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实现对相关学科的合理布局,根据人才培养需求进行学科结构的科学调整,加强对社会发展情况的重视,了解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专业人才的真正需求,而后进行合理改造与优化,确保将学校的教育教学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了解社会需求,以产业为引领,注重特色专业教育,提高学科教学效果。
(三)注重建设开放融合教学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科教学的开放性,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中各主体的作用,并实现多平台的合理运用,以此实现产教融合的持续深化,确保能够将专业、产业、职业要求、教育资源和产业技术等充分融合,切实将学校教育与企业教学相结合,从而构建更加完善的产教融合教学体系,使其能够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二、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一)明确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理论+实践教学方式是常规的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但是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这一教学模式无法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缺乏对学生岗位知识的针对性培养,无法提高学生们的工作能力。这就需要结合当前发展形势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改进与创新,积极探索基于产教融合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打破传统校园人才培养上存在的局限,加强与企业之间合作交流,实现实践内容与企业技能的有效对接,帮助大学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提高职业素养,使他们能够在毕业后可以快速适应市场环境。
(二)建设产教融合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
在明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思路的同时,也要建设产教融合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以往专业教学工作在实际开展期间,工科教学体系建设中的学科逻辑性比较强,但是专业培养方案没有充分体现出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交叉融合性,侧重点放在知识体系完善性方面,忽视了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全面性培养,整体目标考虑不清晰,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工程素养的培养。而要想建设产教融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则应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方向,将产业化人才培养作为指导思路,进行课程的合理选择以及教学大纲内容的科学制定。
(三)构建企业协同参与的课程改革新模式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性比较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应了解新工科背景下该专业教学的发展方向,而后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根据材料专业课程内容开拓产业化情景课堂,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厂区学习实践技能的机会,并将知识讲解与实践动手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还应实现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建设专门的实训教学基地,并聘请企业技术人才作为辅助教师,使他们可以参与到专业授课中,有利于企业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协同参与,促进了课程改革,构建了专业教学新模式。
(四)基于真实企业环境下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极端重要,要想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的作用,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基于真实企业环境加强对学生们的实践教学。扎实拓展和建设企业实训基地,为学生们提供产教融合的真实场所与平台,感受真正的企业工作氛围。在这一过程中应制定专门的实习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管理,可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实习质量与效果。通过实习实训及时了解高校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改进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针对性指导,以此提高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与水平。
结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革新是新时期新工科背景下专业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必行之道。在此要求下,高校需能够清晰把握专业发展目标与方向,将产业化人才培养作为指导思想,根据新工科背景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实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能够将学科知识教学与企业实践探究充分结合,为学生们提供多种学习知识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途径,持续强化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具备足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永耀,程瑜,刘力.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南方农机,2022,53(24):177-179.
[2]张玲艳,邱水才.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2(18):184-186.
基金项目:宁波大学教研项目《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编号JYXMXYB202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