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农村小学党史教育与思政课融合模式的实施策略

明日
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贾村学区,河北 邢台 054000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的党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均存在不足,将两者融合起来,并形成一种新模式,是农村小学思政课相关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紧扣农村小学党史教育与思政课融合模式的实施问题展开一系列解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党史教育;思政课;融合;策略

一、农村小学党史教育与思政课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猛速发展,培养人才不仅仅是培养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加强思想素质认知。小学党史教育教育思政课的融入还比较匮乏,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学资源和教师师资相对比较紧张,农村小学的党史教育相对来说,虽然有一定基础,但是长期以来,无固定的课堂教学保证,农村小学对于思政课的接触少之又少,如何落实推动向农村小学党史教育和思政课的融入,促进思政课的积极开展,我们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近年来,由于政策倾向,一部分年轻教师加入到农村小学教育来,在党的政策号召下意识到推进思政课开展的重要性,迫切需要将党史融入思政课研究,为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好保障。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农村党史教育的现状,探索出针对农村小学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科学方法,把党史和思政教育从娃娃抓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树德立人,给学生尽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农村小学党史教育与思政课融合的模式,发掘实施过程的问题,促进农村党史教育与思政课的融入能健康、顺利、有效地开展,能让更多农村学校,为国家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人才。

二、农村小学党史教育与思政课融合模式的实施策略

由于农村小学的党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均存在不足,如何将两者融合起来,形成实践模式,让两者协同发展、相容共生,这是农村思政课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梳理出思政课教材中与党史教育的融合点,展开课程实践

立足农村小学各年级的思政课教材,梳理出思政课教材中与党史教育的融合点,并展开对应的教学设计,展开一定周期的课程实践,由此形成党史教育与思政课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引党史进校园,打造红色校园文化

1.制定计划,统筹安排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党史教育,制定出开展党史教育计划,通盘考虑。从三个方面下功夫:利用学校广播、校园网、电子屏、展板、宣传栏、黑板报、橱窗宣传红色文化;做到统筹安排,学校的教育教学,统一服从学校安排,营造良好的“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氛围;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的主导作用,按照计划开展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工作。

2.编制红色读本,形成特色教育

课题组集体编写红色文化教育读本,让编写教师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红色文化读本素材,形成本校红色文化教育特色,方便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施教。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开展红色文化传承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的光荣职责。强化红色文化教育,培育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小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红色历史和文化认同,意义重大。通过编写红色文化教育读本,实现小学基础教育教学与红色文化教育之间的有机融合是当下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教育突破的重要任务。因此,积极探索在小学开展红色文化传承教育的方法,不断探讨实施策略,力争在小学开展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取得实效。

3.组织观看红色影片

课题组成员联合德育处和学校办公室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观看红色经典电影,引导学生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德育处和校办室将影片下载后拷到各班的班班通上,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全体同学统一观看。比如观看电影《长津湖》,看完需要学生写读后感,教师在批阅之后,要集中就观后感做一次总结。要让学生理清电影《长津湖》传递给我们的全部意义。班主任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长津湖》之后,不是让学生自己写完观后感之后,没有总结。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的认知有限,教师引领学生做一个观影总结是挖掘与传承红色文化活动的一个必要环节。

4.开展丰富活动,传承红色精神

(1)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班队会活动。主题班会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在主组织形式上、内容的选择上给予指导、点拨,各班级要拍摄活动照片和视频资料。

(2)开辟第二课堂,组织红色经典群文阅读。由小学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展开红色经典的群文阅读。红色经典主要是描写 20 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分反映当时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为主的,以革命战争为题材,反映红色精神的典范性作品,这些作品是具有明显的政治意识色彩以及曾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的作品。红色经典是红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的是中国革命文化,承载着红色基因。在引导学生阅读红色经典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红色经典中的思想内涵和精神特质,提升学生的阅读层次,丰富阅读方式,还要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生活的艰辛以及当时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浸润、丰富、完善学生的思想情感,从而产生深刻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三、结语

在农村小学,展开党史教育与思政课融合模式的实践,对小学生而言意义非凡。他们需要从小根植家国情怀,萌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及自豪感,明确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全部意义,以便在未来为国为党为民做贡献。因此,小学相关领导与教师要高度重视并落实这一爱国主义教育环节。

【参考文献】

[1]赖兰兰. 基于立德树人的农村小学党史教育与思政课融合模式的实施策略探究[J].新课程标准, 2019(09):23-24.

[2]陈瑜.农村小学党史教育与思政课融合模式的实施策略分析 [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8(16):121-122.

[3]王培运.农村小学党史教育与思政课融合的实施策略[J].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20,(12):84.

基金项目:本文系邢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党史教育与思政课融合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 2101103)成果之一。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