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乡村振兴战略下太和县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研究
【摘要】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依托,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然路径,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此文章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启示,助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集体经济;特色产业
太和县赵集乡双龙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及合作社建设,通过整理流转集体土地、建设光伏电站、蔬菜大棚、草莓园、葡萄园、中药材园、扶贫厂房等设施,同时购置一批挖掘机从事建设工程项目,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为乡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农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夯实农村经济基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但是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而且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更是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民共同富裕保障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环节,当前全面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仍然是重点和难点,而集体经济的发展恰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我们依然要清醒地认识到,从全民富裕的实现程度来看,其短板和薄弱点仍然在三农,只有高度重视农民农村的发展现状,实现了农村共同富裕,才能够从根本上缩小发展差距,真正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1]。只有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壮大了,才可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增强农业发展潜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农村集体主义经济不能充分的发展,那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也很难实现,乡村振兴更是无从谈起。
(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薄弱的环节在农村,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是集体经济。目前,在我国城乡快速规划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是农村发展的主要原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影响着农业现代化及城市化进程。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变得愈加重要。
二、赵集乡双龙村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做法和成效
(一)聚焦组织建设,打造“红色引擎”
双龙村坚持党管农村原则,加强乡村振兴组织领导,坚持“红色引领”。工作中突出党的核心引领,村两委班子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带领民富、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为了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构建片、组、巷“三长”制基层组织体系。2021年3月,双龙村被命名为第八批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二)盘活集体资源,壮大集体收入
双龙村为把土地量化成股权分配给群众,向乡党委、政府申请,通过群众代表大会选出由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组成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通过征求意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将农民一部分土地进行股权量化,股份化以后的土地收由双龙村龙港兴供销合作社统一经营。通过对全村现有的资源、资金等情况进行彻底清查摸底,决定对户籍在村上的、符合成员资格的3869个股民,以发放股权证的形式明确个人占有股份份额,并予以公示。同时,确定股份分红形式: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占30%,股份分红占50%,风险金10%,公益金占10%。土地量化成股份制使得群众的心里更加敞亮,对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更加关注、关心,甚至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提高土地经济效益。
(三)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增收途径
双龙村建成39亩草莓园、54亩葡萄园、40亩中草药材,不仅拓展扩大了村的产业类型,对拉长产业链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提高了群众的家庭收入。2021年依托村自主成立的龙港兴供销合作社,与四川农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及种植农副产品收购协议,流转土地2500亩,总投资337.5万元。其中1000亩自主经营,通过种植酿酒专用小麦、高梁,发展订单式农业,2022年收益达229万元.
(四)打造“绿色加油站”,调动农民积极性
太和县赵集乡双龙村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提升农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开设乡村“绿色加油站”,探索出了一条群众积分管理之路,让群众从“旁观者”变身乡村治理“参与者”。经过探索和研究,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制定出《“绿色加油站”积分管理使用方案》,搭建起积分兑换之间的转换桥梁,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让群众切切实实得到实惠,实实在在感受到我付出我收获的劳动喜悦。使群众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另外双龙村还与太和县农村商业银行合作,将群众通过评比获得的“积分”与他们开发平台制定的基本分融合为信用积分,根据信用积分给予“易贷卡-三长贷”、“党员贷”、“群众贷”授信。积分越高,授信额度越高,利息越低。通过授信,不用担保就能贷到5万、10万、20万,甚至更高,还能享受到太和县农村商业银行提供的各项惠民服务。
三、赵集乡双龙村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紧紧抓住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以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为指导,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核心,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一)党建引领,打造领头人
党的建设是基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重视党的建设是党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核心力量的根本保证[2]。双龙村的发展启示我们,“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而村镇干部则就是农村的“火车头、领头羊”,农村发展,很多情况都看村干部能否直到重要的作用。要选好、用好基层“两委”班子,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同时要提升村民委员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创建和谐安定、乡风文明的新农村。
(二)发展合作社经济,激活农村市场
农村集体经济以村社成员自愿结合为基础,除了劳动联合,还包括资本联合,是通过合作与联合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3]。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不同村庄要充分发挥村自身独特优势优势,聚焦企业产业和生活需求,统筹整合企村资源,找准企地合作共赢的发展路径,构建共建共享、利益联结长效机制,激活农村大市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
(三)盘活集体土地,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当前农村空心化异常严重,尤其是在皖北地区,村中一大批年轻人外出打工获取更高的工资、县城购房步入城市化生活、老家定居构建新房,致使村庄内空房和老旧破的房屋逐渐增多。针对空闲宅基地,双龙村合理利用、适当开发,将破旧老房屋建设成为村集体扶贫厂房,通过加强与相关企业联系,带动群众就业。同时,进一步开发利用村级资源,对村集体鱼塘和沟河路整理出来的土地进行统一清理并公开招租,提升村集体收益。
(四)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想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提高农民的认知,帮助农民了解到集体经济发展的好处,提高农民的参与积极性[4].双龙村通过“绿色加油站”平台,把村集体收入盈余一部分以积分形式对村民进行激励,一方面让村民享受村集体发展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习惯、美化了环境、提升了精气神。因此要通过改革集体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进一步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维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增加了收入,同时也解决了村民待遇、福利分配等一些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五)培育产业带头人,振兴乡村经济
人才是乡村发展的关键,能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因此要制定政策引导人才回流农村,特别是发展三产融合的产业带头人,不仅能聚集资源实现创新,而且还能在金融资本短缺的农村深度整合乡村社会资本实现资本积聚。双龙村就是通过扶贫政策建设大棚,出租给返乡创业的能人种植葡萄,不仅为村集体带来稳定收益,而且带动村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同时也促进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通过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保障产业带头人合法权益,帮助其申报评定国家级、省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成效特别突出的优秀农村产业带头人给予激励表彰,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参考文献】
[1]黄延信.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15(7):4-8.
[2]许全兴.理论建设是党的基础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8).
[3]苏志豪,何慧丽,徐卫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逻辑边界、现实误区与关联路径[J].农村经济,2021,(8).
[4]张吉彬.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战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7):63-64.
课题项目:阜阳市委党校(阜阳行政学院)科研课题(FYDXKT20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