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家园共育培养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明日
山东省莘县实验幼儿园,山东 莘县 252400

【摘要】时间管理能力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必备的技能之一,针对于大班幼儿来讲,这项技能的掌握能够帮助他们顺利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提升后续的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随着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幼儿教育和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重视,这项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了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时间管理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长和幼儿教师一起,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渗透时间的内容,让他们对时间有自己个性化的认知,家园双方形成教育合力,引导幼儿养成对于时间的管理意识,促进他们全面技能的快速提升。

【关键词】幼儿;大班;家园共育;时间管理能力;培养;措施

一、培养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意义

幼儿阶段养成的时间管理能力指的是幼儿对于时间的规划能力,是幼儿自主成长的重要标志,幼儿成长到一定的年龄,对于时间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逐渐形成了对时间的掌控,尤其在进入小学后,随着所学知识和能力的不断增加,都需要良好的时间管理意识来进行配合和协调,从而完成各项学习和生活的任务,也因此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幼儿园大班阶段比较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能够让幼儿终身受益,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二、家园共育培养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幼儿对时间的认识

幼儿对时间的认知是激发时间管理意识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只有让幼儿了解了时间的有关概念,对时间有了初步的认识,才能在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方面迈出最重要的一步。

首先要从认识时钟开始,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墙上的具象时钟或者利用多媒体进行时钟的放大展示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什么是表盘、时针、分针,让幼儿们闭上眼睛,将多媒体的声音放大,让他们感受到一秒一秒时间的流逝,加深对于时间的定义。

比如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比如老狼老狼几点了,让幼儿们在游戏中感知时间,还可以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加入让幼儿看时间的环节,比如早饭是早上八点、上午点心时间是十点、午饭是十二点、午休是一点、下午点心是三点、晚餐是五点、晚离园是六点,这些时间点与幼儿息息相关,引发他们对于时间的思索。

(二)引导幼儿有效感受时间

引导幼儿感受时间,不仅要让幼儿初步认识时间,还要让幼儿感受时间的长短,明白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多少有意义的事情。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分钟竞赛,让幼儿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在一分钟能够完成多少事情,进而在今后的生活中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为了让幼儿对时间的感受常态化,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记录自己生活中一些行为的用时。比如,幼儿可以在刷牙时计时,可以在穿衣服时计时,可以在扫地时计时等。之后还要让幼儿将自己干的事情与所用时间记录下来。一周之后由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幼儿对自己本周的记录进行回顾,了解生活中常见行为的用时,初步形成时间观念。

为了深化幼儿对时间的感受,教师还可以用生动具体的图像标注时间并表达时间。幼儿的一日活动基本都有固定的时间,如在什么时间吃午饭,在什么时间做早操等。教师可以把幼儿做这些事情拍照记录下来,并用多媒体设备放映,进而通过幼儿生活与时间的结合来让幼儿对时间的认识更为具体。

(三)利用班级环境形成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的形成并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潜移默化的形成。考虑到时间观念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在班级的墙壁上挂一个钟表,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使用钟表来认识、掌握时间。

比如,户外活动是幼儿都喜爱的环节,不少幼儿都十分期待户外活动的到来。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告知幼儿将在什么时间开始进行户外活动。这样,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就会有意无意的注意钟表。长此以往,就能帮助幼儿形成时间观念。如果幼儿刚开始接触钟表,不能准确地读出钟表表示的时间,教师还可以告诉幼儿当时针与指针分别走到哪个位置时就可以进行户外活动。这样还能帮助幼儿学会认识钟表。

此外,在其他一日活动中,教师也要有意无意地提到时间。比如,教师要求幼儿在吃过午饭之后用多长的时间来收拾自己的碗筷,可以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积木的搭建,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随时看时间的良好习惯,进而就能够起到强化幼儿时间观念的作用。

(四)家园共育帮助幼儿提升时间管理能力

幼儿在幼儿园了解了时间的知识和内容,在家中,家长要做好监督和督促,不能让时间学习停留在表面,要做好幼儿园学习的延伸。比如和幼儿一起进行闹钟的设置,闹钟一响就要起床洗漱,要在规定的时间出发去幼儿园,保证不迟到等,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对时间有了自己的理解,能够进行良好的时间规划。

培养大班幼儿时间管理的能力,既解决了有的幼儿做事磨蹭、拖拉的换习惯,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对于时间的规划意识,引导帮助他们利用时间管理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为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家园共育模式的应用更是在幼儿园和家庭生活中加强对时间管理内容的渗透,形成教育合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婧娴. 家园共育实践研究——以大班幼儿时间管理为例[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24):1394.

[2]陈林烨. 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养成策略的行动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