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缓解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研究

人生与伴侣·教育版
成都市锦江区幼狮河滨幼儿园

一、引言

孩子对幼儿园新环境的不适应在入园初期表现最为明显,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幼儿在此之前仅仅接触的是家庭的氛围,而没有接触过陌生的环境,因此较为严重的分离焦虑等心理就会充分的体现出来。在相对的时间周期内,幼儿园的老师对于缓解刚刚入院的幼儿焦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设计,来帮助幼儿渡过这样一阶段。现阶段在幼儿园中,对小班学生的分离焦虑情绪进行缓解通常会使用针对性的措施来完成,以此来有效的保障幼儿园的教学任务正常实施。老师和家长们有没有好的方法让幼儿适应新环境缓解分离焦虑呢?这是我想探究的,也是日常教育实践中老师和家长们所需要的。

二、分离焦虑的表现

幼儿初次来园,因环境、人员的变化,可能会产生因分离而焦虑的心理。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托班新入园人数中,其中分离焦虑持续一周的占15%,持续两周的占65%,三周以上的占20%。由此可见,儿童的分离焦虑问题比较普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我们先要了解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一些表现及其原因,以便更好的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案例一:爱哭闹

“我要家婆!”给家婆打电话”这是棉花在幼儿园说的最多的话。初来幼儿园的棉花比别的小朋友爱哭,大部分小朋友来幼儿园的第一周就能在大人离开后的一会后停止哭闹,自己玩玩具了,还能和老师一起做游戏了。可棉花在早晨来园时不停地哭闹,不让家婆离开,老师上课的时候,她还吵着要老师打电话,“老师,给我家婆打电话好不好,老师,打电话”。她这样反反复复的强调着。

哭闹是幼儿分离焦虑出现的第一信号。当孩子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依恋对象的陪伴,孩子的心理会感到紧张、压抑,对于孩子来说,最直接的表达情感及诉求的方式就是哭闹,同时也是宣泄不满的方式。

案例二:依恋物

刚刚上幼儿园的玥玥因为离开了熟悉的家和家人,每天早上上幼儿园都会哭,直到带了一件已经有很多破洞的小猫衣服“猫猫”。猫猫是玥玥上幼儿园的必须物品,吃饭、睡觉游戏都要带着它,有一天回家坐公交车的路上,猫猫掉在了公交车上,回家时才发现,可是公交车已经走远了。第二天上学,玥玥从家哭到了幼儿园,嘴里一直念叨着“猫猫,我要我的猫猫”。从婆婆口中得知自从猫猫掉后一直哭,晚上也没睡好。

心理学上对孩子的此物称作“依恋物”,它的产生源自于孩子为了缓解与最亲密的人(这个对象通常是妈妈)的分离,通过一件熟悉的物件寄托自己情感,以此建立与亲密的人的关系。

案例三:过度依恋

每天早上Ivy来园时,不管老师是笑容满面的迎接还是连哄带抱,总是老师大哭接过来。并且是一抱三回头的盯着门口,嘴里还不停的叫“妈妈,妈妈”。每当Ivy来园时,往往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我要回家,我不要离开我的爸爸妈妈……”只见Ivy紧紧的抱住妈妈的脖子,不愿放手。Ivy进入了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和面对陌生人,离开了家人,恐惧、忧虑等情绪油然而生,情感上如断乳期一般无法适应。

不同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是不同的,这反映在痛苦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上,也反映在焦虑情绪表达的方式上。

三、幼儿分离焦虑的类型

(一)恐惧性分离焦虑

在刚刚入园的儿童中,普遍都存在分离焦虑的情况,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后发现,其主要是在情感和行为,以及生活和交往的方面与新的环境不适应而形成的。例如幼儿在进入园区以后,老师和同学以及环境的陌生感,会让其在心理的层面产生危机感。

(二)厌倦型分离焦虑

通过对幼儿发生分离焦虑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后发现,其主要体现出的时间节点为在入园后的3天以后。幼儿在进入幼儿园的初始阶段,因对陌生环境的好奇,所以分离焦虑的状况就不会体现出来。但是对于新的环境熟悉以后,恋家的感受就会凸显出来。

(三)传染型分离焦虑

此种状况的出现主要为幼儿离开园区和进入园区的阶段,幼儿在其他儿童哭闹的环境中受到其影响,勾起思念家人的情绪而哭闹。

四、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

(一)做好幼儿初入园的准备工作

1.有效沟通

2.教师心态

(二)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性

对于初入幼儿园的幼儿要尤其注重幼儿的游戏学习的环境,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应该从以前几个方面注意:

1.营造幼儿园良好的班级环境

2.营造幼儿园良好的精神环境

(三)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告诉我们:“对幼儿实施环境育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托班幼儿刚刚离开家庭步入幼儿园,对于新环境的适应,以及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充分利用娃娃家的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以及教师的指导帮助幼儿减轻分离焦虑。

1.分区

2.游戏材料的投放

(四)刺激的多样性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1.丰富多样的活动

婴班的孩子的注意方式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幼儿园应该为新生班级配备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玩具,这些玩具应是操作性比较强,数量比较多,这样才能使他们不容易发生争抢,并且吸引他们注意乐于玩这些玩具。

2.情景性活动

组织一日生活环节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发现托班儿童很愿意在一种情景化的环境中进行各项活动,当他们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活动时,会觉得比较愉快和轻松,有一次老师就扮演了金鱼妈妈,金鱼妈妈一边摸头一边数:一条鱼宝宝  两条鱼宝宝……在数同时,老师也在用动作来暗示那些没有当成鱼宝宝的幼儿,要一个接着一个鱼妈妈才会摸头来数数,老师不仅轻易的将宝贝们排好了队,还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了数数。

五、结语

恐惧和紧张的感受都会在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身上体现出来,老师如没有对其进行较好的处理,会对儿童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在实施教育活动的期间,要对幼儿的情况多关心,并且使用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孩子产生的焦虑感,在入园的前期有效的开展准备工作,将良好的生活氛围营造出,同时还要对儿童的游戏兴趣不断的培养,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其注意力分散,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果。而且还要从各方面着手,帮助幼儿缓解他们的分离焦虑,同时要开展家园合作,让家长在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也要注重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品格。本研究对缓解幼儿焦虑的情况提出了一些方法和途径,希望对以后的工作和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