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学生寝室特色管理的研究与探索

红豆教育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


打开文本图片集

< a rel="example_group" title="Custom title" href="http://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hdjy/hdjy202132/hdjy202132122-2-l.jpg">

【摘要】大学生寝室管理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主阵地,同时,在高校学风建设营造过程中,寝室管理也是关键环节。本文是通过对本校学生寝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管理措施,从而真正的使学生寝室成为培养大学生成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系统。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管理;存在问题;管理措施

一、寝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是2011年中共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实施“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战略重点项目,2013年2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院,是川陕革命老区巴中首座全日制高等学府。

截至目前,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人数共计9425人,其中大一2523人,占总人数的37.38%;大二3724人,占总人数的39.51%;大三2178人,占总人数的23.1%。从性别角度来看,在校男生人数共计4275人,占在校总人数的45.35%,其中大一1817人,大二1735人,大三732人;在校女生人数共计5150人,占在校总人数的54.65%,其中大一1706人,大二1989人,大三1455人。

从民族构成来看,汉族在校大学生数量最多,共计6542人,占在校总人数的69.41%,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共计2883人,占在校总人数的30.58%。在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彝族同学,共计1674人,占在校总人数的17.76%,占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总数的58.06%;排名第二的是藏族同学,其数量为974人,占在校总人数的10.33%,占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总数的33.78%;其他少数民族人数总计109人,占在校总人数的1.16%,占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总数的3.78%。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巴中这片红色沃土的唯一高校,有着重大的意义。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寝室是大学生生活作息、学习研讨、传递思想、沟通交流的主要场所,高效有序的寝室管理显得异常重要。

但是随着招生人数不断上升,我校还专门新修建了学生寝室,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同时,我校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庞大,超过了30%,他们风俗信仰、生活习惯各有特点;另外,伴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这些都给我们学校的学生宿舍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学生与管理部门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和突出,主要问题有:

(一)公寓治安问题突出

大学生个性鲜明,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民族不同,每个人的出生地、地域背景、家庭环境不同,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等生活习惯可能就不相同,时间久了,就可能会出现矛盾。部分少数民族有饮酒的习惯,有时候会因为喝酒过量而发生肢体冲突,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另外,住在同一寝室的室友之间,可能会因为作息时间、日常习惯以及性格差异而拳脚相向,有的甚至构成违法犯罪,给学校的治安造成巨大影响。

(二)寝室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寝室的管理人员、公物维修人员、卫生保洁人员,不但是寝室服务人员,也是学校的工作者,也应承担起服务育人的职责。但是我校寝室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年纪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现象,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

为了调查我校学生对寝室管理的满意度,特意设计了一个问卷。在实际调查过程中,笔者采用网络发放问卷的方式,共发放900份问卷,实际回收763份,有效问卷724份,有效率为80.44%。样本涵盖汉族、彝族等不同民族背景学生,且跨越三个不同年级,比较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

通过问卷调查,对于寝室管理两个问题,我们从结果中可以发现学生满意度不太高。

(三)学生自律意识较差

目前在校大学生在自我管控方面能力较弱,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观念较弱,规则性意识不强,对于学校寝室公寓中的规章和制度、行为和准则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少数学生经常外出晚归,甚至夜不归宿。还有一些同学缺乏爱护学校寝室公共设施和物品的意识,对寝室里的设施设备、家具物品进行肆意破坏,比如拆卸床板和柜门,粗鲁地用脚踹门等。为了学生的自身安全,任何寝室都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但每次突击检查都能搜出一大堆违规电器设备,这为学校的安全埋下了严重的隐患。另外,寝室部分同学迷恋网络游戏,作息时间极不规律,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管理,有的大学生甚至通宵达旦地玩游戏,严重影响同寝室的室友休息。以上种种事例表明部分学生的自律意识较差。

(四)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缺乏相互理解包容的情怀

我校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是2000年以后出生的零零后,这一代的年轻人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个性张扬,缺乏包容他人的胸怀。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现代化的进程速度犹如高速列车一般,飞速发展,伴随而来的便是年轻人的自我意识增强,再加上独生子女较多,从小备受周围人的疼爱,在这种家庭下长大的孩子,性格方面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会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缺乏包容心和忍耐性,非常容易和寝室的室友发生矛盾。比如某些同学在寝室听歌、看电影、打游戏不戴耳机,开着外音,严重打扰到室友的休息。还有的同学喜欢在寝室煲电话粥,常常打电话聊到深夜,同宿舍同学不堪其扰。这些自私的行为都不利于良好寝室氛围的营造。

二、大学生寝室特色管理的改革实践方法探索

(一)常规部分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寝室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技术手段学生校园卡一卡通的建设,实现了门禁系统的全覆盖,加强了寝室管理系统的升级等,但目前还未投入到实际使用中。另外,很多学生反映洗衣机数量过少,根本不够用;寝室物品出现损坏情况后,学生到宿管处登记后,迟迟不见后勤维修工人修理,效率低下。其解决方案是增加洗衣机的投放数量,扩大后勤维修队伍,提高做事效率。

2.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1)全面提升寝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寝室的管理人员在秉承“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下实行竞聘上岗,同时新上岗的人员必须接受岗前培训、思想道德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等。这些选聘的原则和后续教育是管理员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中心部还将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寝室管理的若干意见》以明确管理员自身的工作职责。

(2)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可以将“学生评教”的模式引入寝室管理中,实行学生评价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涵盖的内容包括:服务的态度、工作能力、个人素质、对学生的重视程度等内容。评价的主要方式调查问卷,该问卷的分数直接与管理人员的绩效工资挂钩,从而将责任、权利、个人利益相统一。无论是对学生的监督还是对管理人员的考评,最终都是为了促使师生的关系更融洽,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寝室的管理水平。主要措施如下:

(3)不定期的举行各种技能竞赛,通过竞赛的方式考察管理员的业务水平和政治思想素质以及工作态度,在评比过程中对于不合格的管理员将进行及时的更换,对于表现突出的管理员将进行奖励以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到仅凭管理员无法真正管理好学生,无论基于文明寝室建设的我校学生寝室人性化管理模式探究人数还是知识结构上,当前的管理员都无法与学生达到平衡状态,对于此问题我们可以考虑聘请一些已经退休的老教师加入寝室的管理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作用。

3.强化制度建设

评价一个管理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检验其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寝室管理制度不仅仅只是为了约束学生的行为,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引导学生思想的作用,所以开展完善寝室管理制度工作时,学生意见是必不可少的参考因素,同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确保将制度严格加以实施。

虽然学校一直在不断完善学生寝室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与弊端。在制度实质内容方面,束缚性、强制性的条款较多,而民主性、自由性(人性化)的条目比较少。一般在寝室管理过程中,管理员基本上只根据学校相关的制度条约来约束学生,很少主动去与学生沟通,考虑其思想认同度,从而容易导致矛盾冲突。

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寝室管理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寝室社区管理中心将与学生签订寝室居住协议,从制度上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具体规定如下:寝室主管部门应按照相关要求提供全面的服务项目、规范化的收费服务等,同时也要求学生遵守相关法规、爱护寝室财物,实施文明行为,保持寝室内整洁等。在这些规定的基础上,学生与管理员双向监督,互帮互助,极大的促进了寝室管理的进步。

(二)特色管理模式

要搞好学生寝室的管理首先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并明确学校领导相关责任,在管理过程中有可能的话需要由学校领导亲自督导。在寝室管理分工方面,我们应该建立以学生处为主导,后勤处和保卫处配合,红色连协助的模式,推动并重视寝室红色文化建设,最终达到社区化管理的目的。

1.红色连的协助作用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红色连是四川高校第一连,它将成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窗口和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摇篮。红色连孕育着红色的根基、红色的热情、红色的召唤,每位成员都从创建文明校园学习型平安校园的大局出发,共同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不断完善自我率先垂范的具有巴职院特色文化。学校获得了"教育部国防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作为四川高校第一连的红色连,是基于巴中红色文化底蕴而打造的特色队伍。根据巴中职业技术学院自身的特点,可以设计出有自身特色的寝室管理办法,如两种机制并行:学生处和红色连。学生处通过辅导员和宿管工作人员开展具体管理工作,红色连则起着表率和辅助作用,在川陕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基础上实现师生联动,助力寝室管理工作的开展。

2.寝室红色文化建设

高等教育院校的本质在于追求真理,文化育人,而文化本身则通过一定的文化载体来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

巴中市地处四川省东北部,不仅仅是巴文化的中心,这里更是红四方面军所建立的川陕革命老区腹地,属中国革命第二大苏区首府所在地,为中国革命的成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是不折不扣的红色革命地区,作为当地唯一一所高校,应将赤色文化建设引入寝室文化建设中,努力打造红色文化的育人氛围,探索红色文化的育人机制,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探索出高校大学生党性教育新模式。

3.发挥辅导员和教官的管理作用

在学生寝室的管理中我们还需要充分重视辅导员和教官的作用。辅导员和教官可以很好的成为寝室管理中心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能提高沟通的效率,从实际意义上提高寝室管理的管理水平。辅导员一般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同时年级与大学生相仿,这些都是辅导员的优势,我们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通过辅导员入住寝室的方式将教学区的文化教育延伸至寝室区。教官一般都是退伍军人,接受过正规的军事化教育,对寝室内务整理、寝室纪律管理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4.寝室社区化管理

(1)寝室社区化管理委员会的构成及职能

寝室社区化管理,即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发挥专业优势,构建大学生寝室社区化管理模式,成立“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服务中心”,在校长的领导和学生处、团委的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重在强化学生参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实现寝室育人功能。公寓社区化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协调学校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自治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得学校、学生、寝室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之间配合协作。

中心下设办公室、社区党团工作站、寝室管理部、社区文化服务部等机构,并在各楼分设楼长、层长、室长,负责各楼各层的管理服务、活动组织等事务。中心及其下设机构是社区管理工作的实施者,承担寝室管理事务,是学校、学生、寝室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沟通协调的场所。

(2)部门设置

①办公室:负责组织机构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协助领导,做到上传下达。

②党团工作站:负责将社区管理党员网格化,划分责任区,锻炼培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将党团文化建设深入寝室,发挥优秀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思想,树立榜样。

③寝室管理部:负责学生公寓的安全与文明检查,每周组织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督促同学们形成良好文明的生活习惯;维护公寓日常管理秩序;发现公寓内的安全及卫生问题,并及时处理。

④文化服务部:负责学校开展社区寝室文化的建设工作,进行社区文体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寝室文化建设中来。

⑤公寓长、层长、室长:负责各宿舍楼、各层的日常管理服务、协助宿舍管理人员,负责活动组织等事务,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参与中心整体工作研究、策划、部署、落实。

三、结论

学校寝室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交际和娱乐的主要场所之一,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锻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要阵地之一,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高校,应该重视寝室的管理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弥补大学寝室当下存在的不足;强化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中去。及时发现大学生寝室问题,并及时有效地解决,才能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实现和谐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邵秀娟.基于文明寝室建设的高校学生公寓人性化管理模式探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

[2]白云.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

[3]王浩宇.南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D].喀什大学,2015.58.

[4]梁明.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及其建设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1-41.

[5]李君.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1-70.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彭金,男,1991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助教,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学生管理。

(第二作者):唐军,男,1987年出生,四川广元人,大学本科学历,助教,巴中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育、高校学生管理。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