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作业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乌海市第五中学 内蒙古 乌海 016000

摘要:作业对于师生双方而言都具有不言而喻的价值作用。但是学生对作业普遍存在兴趣不高,教师看到作业质量差强人意而导致作业不能发挥其反馈和促进作用。笔者从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情感等方面入手,针对性地实施不同梯度、不同内容的有效策略,切实提高了作业的有效性。

关键词:作业有效性;策略研究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期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对所教和所学内容都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也是一种必需。学生通过作业及时查漏补缺、独立思考以及提高自己对课上所学的领悟力;教师通过作业反思自己的教学,对课上讲解不通透的地方及时进行调试,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

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突出启智性、专业性、趣味性等,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试教育机制促使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功利性非常强或者为了纯粹的作业次数和作业量,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需求,一味地布置一些重复性作业,拉长作业时间战线,但效果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是无效。作业就成了一种习惯性摆设,发挥不了其价值。学生对作业也逐渐丧失趣味性,只是象征性完成或者干脆应付。教师如若不能寻求突破作业现状的瓶颈,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将受到影响,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鉴于此现状,教师必须从自身对作业的态度进行改革,让作业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自从语文新课改实施以来,无论是理论的研究者还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语文课堂教学上。语文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1]作业已然是一种教学常态和教学习惯。伴随着教学改革和教学理念的先进,作业的有效性从基础性、常规性向有效性、高效性转变。作业设计成为教师亟需提升的一项专业技能。“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如果我们能够提高作业的有效性,那么可以更有利于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更有利于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率。”[2]只有将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深度思考、研究、才能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和谐有效发展。作业的有效性需要教师经过长期不断的摸索才能独辟蹊径。

一、作业设计要丰富多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教师看待作业,要从“布置”的角色中转换成“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学情,也要在创新上下一番功夫。

除了基础字词积累作业、课前预习作业之外,课堂延伸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差额自选作业更能给予学生发展的空间。

课堂延伸作业:“一课一练”是笔者对写作教学连贯性的一个有益尝试,也就是每一篇文章几乎都要对应一个写作练笔,而且此练笔并不是和课堂所讲内容相互孤立,而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反馈,也让学生写有所依,为学生提供一些思路。如《爱莲说》课堂教学重点为品读莲的君子形象。所以,作业设计为小练笔《君子赞》,以本文内容为依托,自由创作,文体不限,诗歌亦可。

综合实践作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主要以写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其他方面并不是很直观。对于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童心依旧,“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3]“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4]语文学习不需要拘泥于习惯,可以通过一些新的路径来体味语文的有趣多样。电影《你好,李焕英》带给大众无数的感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母亲节这一契机,深入解读这部电影的内涵,将影视与文学、文化、情感等关联起来。作业是制作简报,主题:《你好,XXX》,粘贴或者绘画母亲年轻时和现在的照片或图画,附上对母亲想要说的话、创作一首现代诗歌、一篇散文或者写一封信等。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其有区别,可以适当设计一些差额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让作业更加丰富多样,从不同的层面检测学生,从而指导后面课堂教学的方向。如《太空一日》的作业设计如下:1.课后“读读写写”一词两遍。2.写作练笔,任选其一。题目《我的太空一日》,不少于400字;查阅资料——神舟十二号:中国人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不少于300字。

二、作业批改要技艺结合

作业不是学生单一的学习活动。学生在作业完成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批改。教师作业批改时也要讲究技艺结合,突出技术性和艺术性。

教师批改作业,要有重点,不要笼统地进行教学简单评价。作业首先要评价是否完成、是否公正规范等基础方面,然后对作业中的重点进行认真评判,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针对作业当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可在课堂中消耗一些时间来解决。教师也可以小范围集中辅导每一个小组的组长,然后组内“一带多”,层层消化。如果只是一些个性问题,教师最好面批,可以直接解决该生的专业学习上的问题,了解该生的思维“差距”。知其所想,才能更加深入了解学情,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促进班级学生的均衡平稳发展。

如果学生作业两本轮流使用一定意义上延长了作业反馈周期,不利于实现作业批阅的有效性。但是常规作业、练笔作业以及特色作业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区分是很有必要的。在纠正完作业错题之后,教师要学会精准判断这一道题是否具有“类”的典型性。如果具有,则应该趁热打铁,让学生再做1—2道这种类型题,帮助学生理解通透。

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除了评定等级之外,还要以建设性、鼓励性的评语反馈到学生的作业本上。评语是教师和学生之前沟通的另外一种方式。作业批改善用评语,会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感受到老师的特殊关爱,从师生之间的作业判断走向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语文作业的有效性是学生语言积累与迁移的重要保证,教学实践中,这也是核心素养集中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5]提高作业有效性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教育和时代的呼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6],在作业设计和评价中,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通过教师的有意识创设让学生自主、自愿地投入到完成作业这一情境之中,真正让作业成为学生专业学习和综合能力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静.中学语文作业有效性分析问题与对策[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王钱花.论初中语文作业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2019.

[3][4][6]张洪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贾侦.浅谈初中语文有效性作业布置的实践[J].教育艺术,2020.

作者简介:支彩凤,乌海市第五中学语文教师,硕士,中教一级。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