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策略探析
摘要:双减政策的提出,从本质上减少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需要老师着手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针对作业的形式、内容、目标、评价等,进行全方面的探索,提出针对性、实践性、趣味性、合作性的作业形式,针对作业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因材施教、阶梯式作业形式,慢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助其形成语文知识体系。
关键词:双减背景;三年级;作业多元化
引言:
作业是课程组成的重要部分,是课堂的有效延伸,可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老师可以将作业作为学生的成长点,语文知识在作业中巩固、学习技能在的作业中形成、语文思维在作业中培养,智力水平在作业中提升。双减政策的提出,给当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在跟随双减思想的同时,由单一、枯燥、封闭化的形式,逐渐迈向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现象
(一)设计形式单一
传统语文作业形式,以背诵、抄写为主,单一的作业形式,逐渐消磨学生的兴趣,慢慢降低作业完成度。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衍生抵触情绪,达不到预留作业的真正目的。同时,枯燥的抄写作业形式,很难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逐渐增加老师的教学负担。并且,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不符合新课标的标准,既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达不到预期的作业效果。
(二)作业形式缺少趣味
由于作业自身形式的枯燥性,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并且,作业内容的设计没有合理和课程建立关系,缺乏人性化设计。为了提升学生成绩,老师以书面作业形式为主,缺少开放性作业、实践性作业、趣味性作业、合作性作业、针对性作业的设计,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加之老师对学生学情了解不够透彻,作业设计不够全面,导致作业效果停滞不前。
(三)作业设计欠缺层次性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作业布置内容相似,严重忽略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针对学习优异的学生而言,缺少挑战性,遏制自身思维的发展。针对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而言,具备相应的难度,慢慢出现抄袭的现象,根本达不到预期的作业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老师没有合理规划学生、规划作业难度,对学生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一)趣味性设计,提升作业有效性
趣味性作业的设计,不光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还可以达到预期的作业效果。彻底改变传统枯燥的作业形式,增添学生作业的趣味性、减少学生对作业的厌恶感,杜绝厌学情绪的出现。同时,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需要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促其通过作业的形式内化知识。针对学生的情况,把控作业的时间和作业内容,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此外,针对趣味性作业的设计,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作业设计中,实现作业效果的最大化[1]。
比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中,在课堂作业部分,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字典的形式,认识课后的生字并主动组词。然后,借助自主练读、学生赛读的形式,促使学生正确朗读文章,在此基础上借助信息技术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到秋天的美好,慢慢带有感情朗读出对秋天的喜好之情。在课后作业的预留上,借助游戏卡片的形式,通过互动的形式掌握课后的生字。然后,通过搜集有关秋天的词句、谚语、故事等,借助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身的想象力。
(二)分层作业形式,满足学生需求
学生由于智力水平、认知能力不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效各不相同,具备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作业布置上需要老师,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搜集符合学生需求的作业内容,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主题作业,帮助不同层面的学生健康成长。所以,老师可以通过分层作业的形式,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确保学生可以全面发展。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准划分,并将作业设计成两种层次:第一层的作业,确保教学质量,立足教学要求,设计科学的基础性语文作业;第二层的作业,确保学生思维的发展,以扩展性作业为主。第一层的作业需要学生主动完成,并完成的基础上慢慢尝试第二层的作业。针对完成第二层作业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促使学生进一步发展[2]。
比如:在教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中,课上引导学生边读边预测故事的内容,并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慢慢修正自身的想法,慢慢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以两种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完成。第一层次的作业是:以文章的字词、句子、中心思想为主;第二层次的作业是:通过回顾、批注、交流的形式,进行文章的续写。或者学生还可以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改写、缩写、仿写等,扩宽学生的思维,提升阅读写作的兴趣。还可以以阅读理解的作业形式,活跃学生的思维,助其逐渐投身于语文学习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从小学语文现有的作业问题入手,借助多元化的设计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作业的效果。此外,老师需要精心设计作业,有效减轻学生的负担,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育人的效果。同时,在不断的作业设计中,老师需要总结经验,不断优化作业形式,并寻找课外的作业内容,助其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慢慢提升学习的效果。并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身的意见,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娟,刘金远.多元化设计小学语文作业的策略——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的研究[J].教师博览,2022(15):9-10.
[2]王宇睿,程润.“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例谈[J].小学教学(语文版),2022(02):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