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数字经济下的农村跨境电商的发展策略研究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522000

摘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增长,农产品跨境贸易急需通过线上渠道拓展市场。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主要阐述我国农产品跨境贸易面临的挑战,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产业赋能的效力,推动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的快速发展献言建策。

关键词:数字经济;跨境电商;农村电商

前言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跨境电商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流通成本高居不下、区域发展差异大以及品牌价值低等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农村跨境电商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我国农村跨境电商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定义

作为一种全新的全球贸易方式,农产品跨境电商是一种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形成的新型国际商业活动。从广义上来看,农产品跨境电商包含着进口和出口行为,但考虑到我国农村地区对跨境农产品的需求相对较小,因此,本文所涉及到的农村跨境电商主要是指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行为。这种农产品跨境电商是在传统农产品跨境贸易的基础上,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信息化、技术化与电子化的处理,从而实现更高效率的全球贸易。

(二)我国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现状

贸易环境不断优化。随着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不断下沉,我国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淘宝村以及农村电商合作社不断涌现,农村电商产业链集群化发展趋势渐趋明显,不少农民个体也开始尝试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推销本地农特产品,这改变了传统的农产品贸易模式。

二、我国农村跨境电商面临的挑战

(一)品牌市场价值不大

现有研究表明,农产品品牌价值不高是制约我国跨境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从品牌影响力来看,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对农产品需求量大,因此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产品进口大国,在农产品贸易中需求大于供给,因此国内较少有国际知名的农产品品牌。这使得我国在跨境农产品贸易中,市场定价能力偏弱,缺乏足够的竞争力。从农产品质量来看,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主要是销往日韩、北美、欧洲等地,这些地区在食品安全领域制定了更为严苛的标准。然而,我国在农产品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农药使用量较大,农产品安全难以达到西方国家的安全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跨境农产品电商品牌价值的推广。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仍处于起步阶段,贸易方式和营销手段较为单一,无法有效推广农产品品牌。

(二)各项基础设施落后,疫情冲击流通成本增加

从信息化发展水平来看,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化布局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现有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尚不足以推动农村数字经济以及跨境电商贸易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农村地区互联网网络覆盖不全,网络信号不稳定,因此不利于农村跨境电商全面发展;农村金融资源的净流出、农村金融歧视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村跨境电商企业以及从业人员难以获取金融支持,不利于农村跨境电商产业规模的扩大;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港口作用平均时间加长,海运费长期以来居高不下,提高了我国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的物流冷链和海运成本;由于农产品跨境贸易对运输条件的要求更高,但目前我国缺乏相应地冷链运输供给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跨境农产品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三、农村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完善相关基础设施,降低农产品跨境贸易成本

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也是影响我国农村地区跨境电商贸易活动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相关基础设施不够健全,成为了农村跨境电商贸易的硬伤和瓶颈。因此现阶段,我国各地区亟需完善与农村跨境电商产业相关联的各项基础设施,实现农村跨境电商的弯道超车。一是要加快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农村道路网络密度,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这一需求更为迫切。二是要丰富对外贸易货运方式,提高中欧班列开通频次,降低全球疫情对跨境海运的不利影响,同时也为中西部地区农村跨境电商贸易提供更丰富的货运保障。三是要进一步简化通关流程,降低关税成本,通过设立更多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提供全面的政务支持。四是要发展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降低农村金融的进入门槛,以普惠金融的普及带动农村跨境电商产业链的发展。

(二)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

第一,要在生产端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监督。充分利用数字智能技术,推动农产品转向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在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的同时,增强产品质量。第二,在经营过程中要不断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跨境贸易的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第三,深化农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跨境贸易公司的合作,实现“生产+流通”的一体化,利用产业集群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树立更好的品牌价值。第四,在商品流通环节,要创新产品的营销方式,突出产品特色,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海外消费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变化趋势,及时引导国内生产,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产销一体化,以提升我国跨境农产品贸易的品牌价值。

(三)数字技术融合推动农村跨境电商产业数字化进程

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全球贸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息支持。对于农村跨境电商贸易而言,随着数字零售贸易需求的持续上涨,技术赋能的应用场景将不断丰富。这就需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打通与农村跨境电商业务相关联的各个产业链条,提升农村跨境电商的发展效率。特别是要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电商产业的数字化进程,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应用数字技术的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及时发现全球农产品供需市场的变化,指导国内农村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加速形成覆盖全域的农产品跨境贸易“生产-流通”体系,持续提升全球跨境农产品贸易竞争力。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孵化出新的商业模式,丰富现有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的表现形式。例如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跨境农产品电商贸易的信息以分布式记账的形式保留下来,实现整个农产品跨境贸易信息流的公开。

四、结语

文章提出完善基础设施以降低流通成本、树立品牌意识以及加速数字技术融合等建议,以推动我国农村跨境电商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夏恒.跨境电商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机制、发展思路与相关举措[J].当代经济管理,2021(8)

[2]张洪胜,张小龙.跨境电商平台促进全球普惠贸易:理论机制、典型事实和政策建议[J].国际商务研究,2021,42(4)

基金项目:揭阳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科研项目“农村跨境电商驱动揭阳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2021JYCKY1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