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深挖乡土资源的思考

启迪·下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城西学校 644400

摘要: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源泉,它承载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历史。我们如果能够将乡土文化有效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其美育元素和内涵必然会积极推进美术课程改革,有助于乡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在本文研究过程中,我们提出了梳理乡土文化体系、有效开发美术校本课程、丰富教学实践载体等多项建议。希望有助于乡土文化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学科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与学生综合学习素质的全面进步。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中小学生;教师;乡土资源

一、乡土文化与中小学美术教学融合的意义

我们将乡土文化与中小学美术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主要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情感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更是我们在推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兼顾的重点内容。只有不断塑造并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爱国精神,才能确保我们的教育事业所培养出的人才与国家的理念高度一致,与人民的根本利益高度一致。而国与家这两个关键字一直以来都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对自己的家有深厚的情感,才会对自己的祖国有真挚的感情。而乡土文化恰恰是与一个人的家密切相关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重视自己的乡土文化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对家园和家乡的热爱,进而形成对整个祖国的热爱和拥护,真正唤起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和落实乡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思想情感,有助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序贯彻和全面落实。

2.有助于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

长期以来,“大一统”的国家主义教育模式忽视了城乡差异、区域差异等问题,致使不同版本的美术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美术教学以教材为唯一教学资源的观念,结合乡土文化资源,对国家课程进行地域性补充和完善,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满足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要,促使课程结构的完整和丰富,从一元走向多元,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心智,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实践活动。最典型的莫过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或当地民俗节日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探究活动,通过实践教育的方式将学生置身于乡土文化所构建的具体情景中,最终实现对整个文化主旨和活动主题的深刻感受。这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乡土文化,进而通过乡土文化了解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核心理念。学生关于课程学习思维的优化和学习方式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改革,实现了教学效率系统性提升。

二、乡土文化与中小学美术教学融合的策略

关于乡土文化与中小学美术教学融合的相关策略,本文经过详细研究最终提出以下几点:

1.有效整理乡土文化体系

我们要实现乡土文化与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有效结合,首先要明确乡土文化的具体内涵都包括哪些内容。只有在充分认识这一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乡土文化与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结合,促进学科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综合学习素质的全面进步。经过详细研究和探讨,本文将乡土文化体系归纳为乡土人物、乡土景物、乡土文物、乡土风俗这4个方面的内容。乡土人物是乡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有着千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片土地上出现了众多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重要的人物对一个区域乡土文化的形成所产生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乡土景物主要是指一个地区的山山水水与花草树木。大自然的无私馈赠为艺术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能够有效激发人性中内在的坚持和纯真,形成人格意志和情感力量。乡土风俗主要是指乡村特色文化、风土人情、传统节日、生活习俗、农家新貌等,是美术殿堂不可或缺的风俗画卷,可通过乡土作品搜集、自主创作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展玩、竞技、品味和体验。将国情教育与乡情教育融为一体,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2.积极开发美术校本课程

我们积极开发美术校本课程是将乡土文化与美术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结合的另一项重要举措。众所周知,中小学美术教育所使用的教材整齐划一,教材版本更是全国通用的。这种教材设置方式很难完整体现出一个地区的乡土文化和乡土艺术。所以,我们要积极构建与地域特色相结合的美术校本课程。地域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相当广泛,诸如城市、社区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古建筑、传统工艺美术文化,民歌、山歌、童谣,节日庆典、文化艺术主题活动,瓜果作物、花草树木等,在形式上要利于表现与展示,在材质、题材、内容上要体现“乡土味”,在作品上要看得见、拿得出、来得快,能形成特色,能感染人、震撼人,做出系列、做出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努力实现中小学美术课程的乡土化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情感,有助于全面贯彻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改革,实现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和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教师的我们,一方面要对乡土文化体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开发符合乡土文化相关元素的美术校本课程。如此,才有助于乡土文化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结合,有助于学生综合学习素质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叶恋花.乡土文化传千载  送教下乡润童心——泰州市中小学美术名师工作室公益送教活动[J].中国中小学美术,2022(03):65.

[2]龙遨.乡土资源融入美术课堂探索——以湖南省茶陵县秩堂镇为例[J].美与时代(下),2017(07):126-128.

[3]高硕晗. 新课改下中小学美术学科多元化教学内容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4]张铭.论乡土美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05):164-16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