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粤教翔云平台的小学数学高年级 《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探析
【摘要】现代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加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不仅能够拓宽数学学习场景,更能够打破线下学习空间限制,促进线上与线下教学融合,打造智慧化的数学课堂。同时,也促进了教、学、研三个板块的融合,提高数学教学、管理质量。为了发挥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基于粤教翔云平台,将数学教学目标聚焦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上,增强学生数学学习体验,拓展学生数学视野。通过建立起对应的智慧数学课堂,完善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形成可行的教学案例,帮助每一位小学生学习成长。
【关键词】粤教翔云平台;小学数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建成“互联网+教育”的大平台,实现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在中小学及高校教学中全方位覆盖。目前,全国各地中小学已经基本完成了教育信息化2.0的行动计划目标,并且探索出线下与线上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了一次升级推动。在这一形势下,笔者凭借粤教翔云平台中的教学软件,在数学教学中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可行、可复制的教学模式。本研究基于粤教翔云平台,分析其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以“图形与几何”教学为例,通过案例进行诠释与说明,形成教学方案。
一、粤教翔云平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聚焦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他们才会主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给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才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因此,笔者通过粤教翔云平台进行数学教学时,重点将教学目标聚焦到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上,核心目的瞄准学生学习体验上,通过增强学生学习体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更好地体现粤教翔云平台的价值作用,体现出线上教学的优势。同时,将线上教学与线下学习连接起来,搭建出第二个数学课堂,通过线上数学课堂弥补线下课堂资源的不足。
(二)以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发展为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信息技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核心目标在于聚焦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同时,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思维与视野拓展,发挥粤教翔云平台的优势,给学生推送优质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观看一些关于“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到更多的“图形与几何”知识,丰富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从而为他们更好地参与“图形与几何”学习活动奠定基础。另外,小学数学的学习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因此,教师除了做好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该软件,自主搜索与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二、基于粤教翔云平台的小学数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策略
(一)基于粤教翔云平台打造互动式、情境式课堂,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课程知识
基于粤教翔云平台的小学数学课堂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创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以微课、先学后教为表征,重构教与学的时间,推进教学变革,有效指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优化课堂教学。粤教翔云平台上有“备课资源”“数字教材”等数字教学板块。教师可以运用好这这些板块,打造一个互动式、情境化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参与感,通过推送优质的数学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比如,我们在教学《认识圆柱》这节课时,将粤教翔云平台与多媒体设备、交互式电子板块连接,先由“长方形和正方形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引出问题——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立体图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明确有“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体”等,然后使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圆柱形物体,如,蜡烛、粉笔、水杯等,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观察并找出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待学生观察并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再明确这些物体形状都是圆柱体,简称“圆柱”,揭示今天的新课——“认识圆柱”。然后,应用虚拟黑板中的图形图案展示从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抽象出来的圆柱立体图,并将粤教翔云平台上的微课视频以三维动态图形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哪些是圆柱,说出圆柱的特征,这一教学环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圆柱的形状及特征。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自主形成几何图形的立体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空间感,更可以促进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直观理解。又如,在教学圆柱表面积时,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课前导入到粤教翔云平台中有关展开圆柱表面积的实验活动视频,引导学生用易拉罐、剪刀等材料,自主实验,通过对易拉罐的裁剪、铺展,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发现展开后的长方形(或正方形)与圆柱侧面积的关系,再引导学生计算其侧面积,进而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二)借助数字教育平台挖掘优质试题资源,推送优质《图形与几何》试题,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
许多数字化教学平台上都具备题库的功能,显然这些都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条件,而且从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来看,我们要尊重学生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也要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训练与实践。基于此,粤教翔云平台中的“我的题库”数字模块就可以发挥其功能。例如,教师教学《图形与几何》单元板块时,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自己收集整理“图形与几何”类型的试题,通过粤教翔云平台,线上将练习任务推送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在线分享自己的做法。其中,“图形与几何”的试题制作与推送时,要联系实际的课堂知识目标,保证推送的习题具有层次化、多元化、精简化、趣味性。如,基础性作业任务:(1)在钟面上6时的时候,分针和时针所夹的角的度数是( ),是一个( )角;(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3)一个三角形中,∠1=∠2=35°,∠3=( ),按边分是( )三角形。提升性作业任务:(1)联系课程知识点,解决阴影部分面积。(2)联系课程知识点,求图形的体积等。拓展性作业:(1)在方格图中,绘制多边形,画出图形的对称轴,计算图形的面积,求解图形的角。(2)联系生活实际,求图形面积、体积。(3)动手实践,制作一个圆柱体,将圆柱体铺展开,标出各个组成部分的与圆柱的关系(如图2示例)。通过给学生推送优质的图形与几何试题资源,从而实现巩固提高,达到数学学习事半功倍的目的。
(三)粤教翔云平台数字资源与其它数字平台对接,建立起多维数字教学矩阵,让教学灵活多元化
粤教翔云平台的显著功能就是教材资源的数字化,平台上汇总了全国各地的数学教材资源与课件资源,方便教师教学时参考与使用。基于此,将粤教翔云平台与其它信息技术平台连接,建立起多维的信息技术教学矩阵。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学五年级《不规则图形面积》时,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板,发挥出师生之间的互动功能,通过在电子白板画出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图形,然后用电子白板的“涂抹”“移动”“覆盖”等功能,为学生形象地展示不规则图形的转化。教师还可以借助粤教翔云平台的开放式虚拟实验动画资源,演示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的过程。然后,通过相应的数学公式进行图形面积计算,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转化数学思想,以信息技术实现数学高质量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粤教翔云平台的特点就是以数字教材为核心,优质资源云服务体系,具有区域化、校本化、个性化的特征。粤教翔云平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数学学习兴趣,丰富学习的视听感受,增强数学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愉悦、快乐的情境下掌握知识。并且在教师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得到提升,推动每一位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育文.信息技术助力学生空间观念有效建构的实施策略——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射线”教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2):86-89.
[2]蔡月军.小学数学两种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特点对比探析——以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12):75-76.
[3]曹玉珍.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图形与几何”内容为例[J].教育导刊:上半月,2020(7):68-72.
[4]王猛,杨祎,刘岩.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任务设计研究——以J省10篇图形与几何领域获奖教学设计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7):38-41.
[5]赵丽昆.在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中运用“思维导图”促学生思维品质发展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单元教学为例[J].新课程,2021(32):87.
责任编辑 陈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