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摘要】小学中年级学生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我们应当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引导,确保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时解决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充分关注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小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发展。笔者结合实践教育研究,探讨新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小学阶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能帮助教师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目前,部分小学生由于各方面因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科学落实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时期一线教师必须肩负的重要使命。
一、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与工作,小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进一步增加。他们通过智能手机等工具能够获取到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但由于小学生社会阅历不足、认知能力有限,不能对网络中各种信息进行准确判断,加之他们的自控能力不强,可能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出现厌学、逃避现实等心理。因此,在新时期下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不断提升其判断力与自控力,避免学生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另外,由于社会环境较为复杂,小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可能会对周围发生的事件产生疑问,受外在负面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自我怀疑、情绪波动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些学生可能存在自卑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为保证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进行的。教师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学工作中,笔者为学生普及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分析、讲述典型案例,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帮助其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确保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新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为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让更多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并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需尽快设置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精心选取各种辅导材料,或者通过心理健康教师队伍进行校本研发,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材料,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具备互动性和针对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而非单纯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我们需充分考虑活动内容、活动主题、学生心理状况等相关因素,有计划地进行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其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二)提升学科渗透教育效果
学科渗透属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引导,在学习与生活中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自己,促进小学生心理素质不断提升,从而具备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与此同时,笔者在进行学科渗透的过程中尤其重视实际教学效果,利用有效的策略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其中。数学教材便包含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元素,我们要深入挖掘并利用这些内容。比如,笔者讲解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时,根据应用题中反映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卫生、交通、教育、科技等有说服力的数据,经过比较、剖析,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教育。总之,我们要善于从学科知识中开发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充分发挥科学文化知识的育人功能,真正做到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建立家校合作教育机制
一方面,笔者采取定期家访的方式掌握学生在家中的情况,了解学生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同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为他们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建议。例如,针对性格较为自卑且不喜欢说话的学生,笔者通过家访了解到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其较为严厉,也不允许学生在课余时间出门和同伴玩耍。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耐心与家长沟通,让其尽量不过度干涉学生的生活,同时,建议他们利用闲暇时间主动和学生参加亲子互动游戏,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从而让学生慢慢走出心理的封闭圈,逐渐形成积极向上、快乐阳光的性格。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在外地务工,学生一般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家照看。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主要依靠社交软件和家长建立联系,比如,设置班级微信群,与家长通过视频进行沟通,在班级微信群中发布一些和家庭心理教育相关的文章或知识,或发布一些视频案例让家长观看,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四)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丰富的校园文化不单单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让他们的课余时光变得更加愉快。学生可以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打开心扉,和同学建立深厚的友谊,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学业压力与心理负担,防止小学生出现自卑、自闭、焦虑等不良情绪。例如,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趣味活动“托球接力跑”,将班内学生分为5人一组,第一名学生用球拍托着乒乓球跑,一定距离后传给下一名组员,看哪组最先到达重点。这样的活动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培养其拼搏进取的精神。学生在合作完成游戏的过程中能消除自闭、自私、自大等不良情绪。又如,笔者还组织学生开展了“两人三脚”并排跑的活动,让两名学生并排站立,将相邻的两只脚绑在一起,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跑到指定地点。这一游戏的趣味性较强,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提升。
三、结语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新时期学校德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引导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还应当仔细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结合问题的特殊性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从小学生心理特征着手,实施有效矫正和疏导,从而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朱云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1,143(36):34-35.
[2]林波.新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优化措施[J].亚太教育,2021(24):85-86.
[3]柳清凤.从“心”育人 呵护成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路径探究[J].华夏教师,2022(27):28-31.
责任编辑 林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