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探究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血压、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智慧医学·学术
常州第七人民医院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血压,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对其展开运动康复护理干预。结果:相关护理落实后,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血压状况得以改善。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而言,其发病机制与日常生活方式有紧密的联系,而运动康复护理干预的展开,则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血糖水平,这对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起着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运动康复

“三高”是临床常见疾病,多见于老年群体,以血压、血脂、血糖异常升高为主要特征,药物是主要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旨在将血压、血脂、血糖水平维持在合理范围内。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运动量少,不利于血压、血脂、血糖的控制,故强化运动康复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为治疗的顺利、有效展开奠定扎实的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70例),以不同护理干预的方式展开研究对比,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有35例。对照组、研究组男女占比依次为20:15、19:16,前者年龄上限、下限分别为77岁,33岁,后者年龄上限、下限分别为75岁、31岁。所有患者均未有恶性肿瘤等严重病症合并;无精神疾病史;知情同意。将患者的资料展开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展开护理操作,口头宣教,发放药物等;

研究组则是以对照组为前提进行运动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内容:肥胖与高血压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减轻或控制患者病情的过程中,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减轻体重等则是重要内容。同时,考虑到老年患者往往伴有肢体功能障碍,行动受限,故就需教会患者家属指导患者展开床上运动,包括伸展四肢等,家属也要协助患者定期翻身,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这也是预防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的关键。而对于可自主活动的患者,则需鼓励其展开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利于促进血压指标的降低,期间要合理控制活动强度及时间,如若出现不适则需立即停止,以免导致不必要风险事件的发生。

具体运动护理:病人入院后的第二天,可结合病人情况,指导病人进行床上运动,适当调整病人肢体活动幅度。病人情况逐步好转后,可引导进行床下运动,例如指导病人坐在椅子上,让病人背部紧贴椅子背,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以逐渐延长训练时间,或者是增加训练次数。引导患者展开肩颈部活动,鼓励其进行阶梯式训练,定期检测患者的心功能,针对心功能不佳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协助患者展开关节活动,待其病情处于稳定状态后,引入床上运动[1]。

1.3观察指标

在生活质量方面,这里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表(GQOLI-74)作为工具,评定病人的生活质量,其指标主要有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等,满分为100分,得分越低,生活质量越差。

对病人的血糖、血压进行监测。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均由SPPS20.0软件完成,t、X2应用于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血压控制水平对比

研究组的血糖、血压控制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详细如表2。

3讨论

在临床中,“三高”的发病率均较高,需要终生用药进行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指出,与非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患上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更高,而遗传、饮食、环境等则是常见诱病因素,生活中应重视防治,加强运动故强化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干预中,护理人员需重视运动康复护理,有层次的展开针对性宣教,避免了宣教脱离主题等情况的出现可促使患者更加容易理解、掌握宣教内容,主动进行自我康复运动,增强了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提高其依从性[3]。同时,还需强调生活方式及饮食与疾病治疗的关联性,期间要保持亲切的态度,时常询问患者的需求,最大化地予以满足,增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旨在进一步控制病情。

综上,在老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的治疗中,运动康复护理的落实,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血压、血糖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韩婷婷,关红,张来军,等.我国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应用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 23(16):2087-2091.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

[3] 赵冬琰,武亮,胡菱,等.心肺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9, 16(1):3-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