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

卷宗
中共宽甸满族自治县委党校

摘要:经济全球化不仅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积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以契合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经济全球化不仅仅产生物质影响,同时对国家思想政治发展也产生深重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无疑是武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内容与手段。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并与马克思主义融合,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适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及挑战分析

(一)教育机遇

1.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广范围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发展更加需要和平的外部环境,在这一需求下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加友善,和平成为当前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但由于国家制度不同,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东西国家与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存在着差异,经济全球化逐步将这种差异缩小,地球村的观念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对各种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也更加齐心协力解决,在马克思主义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推广,成为世界各国加强文化交流沟通、促进各国共赢互利的重要路径。

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经济全球化不仅仅促使世界各国之间发生广泛而深入的经济发展交流,而且带来了多元化文化在不同国家之间交流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当前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一如既往地重视,但也存在一定的反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念。但在多元化文化共存影响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元,接受程度被逐渐提高,人们更加愿意以辩证的目光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

3.加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传递时效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网络技术得到了全新发展,信息传递速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信息化网络中全球范围内能够快速地了解到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这对于一个国家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无疑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更加广泛和快速。

(二)教育挑战

1.削弱国民马克思主义信仰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不断发展进步,国人的物质生活及精神文化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竞争强度也越发激烈,人们所面对的文化也越来越多元化,接受能力也逐渐增强。因此在多元化经济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一定的冲击,尤其是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观念会逐渐削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性,导致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利益,不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整体发展。

2.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经济全球化不是单一孤立的,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必然会促进政治文化全球化。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无疑受全球化影响深重。在多元化文化传递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占据着强势地位,并在发展中国家不断渗透宣誓发达国家的强权政治,从过去全球化进程中也不难发现这一影子。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

3.冲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外放的理论体系,随着时代发展我国不断结合国情融入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始终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但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受到了其他理论的冲击,在传播方面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例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叔本华哲学理论体系等不断冲击着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忽视学生的自主性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师生公平交流的过程,学生需要在平等的状态下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深刻的认识与认可,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理性地认识国情及意识形态,但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吸取知识,对理论的认识理解并不深刻,忽视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过于重视结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体现在考试的结果上,而是渗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和意识形态中。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教育更加看重应试结果,纯粹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忽视了学生的理解并融入到三观的形成,简单来说就是粗暴的教条主义。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尤其是全球化背景下,学生接受的信息是海量的,加上年轻人的好奇心及良好的接受能力,简单枯燥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无法吸引学生。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策略

(一)强化养成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要达成良好的教育效果需要拉长教育战线,使学生在长时间的教育影响下深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以灌输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手段,这在传递科学观念及理论方面发挥出强大的作用,即使面临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思想教育工作者应依然重视这一教育手段,并结合全球化发展形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分融入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强化整体的养成教育。

(二)善用网络教育

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及全球化,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领域也产生了深重影响。面对瞬息万变的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意识地挖掘有利资源,借助计算机网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更广范围内开展教育和传递出去。例如清华北大的某个教育网站在传递马克思主义理论时起着极大的价值。

结语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作为思政教育者应根据全球化形式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更多有高思想觉悟和高素质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胡伟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3):223.

作者简介:徐琳琳(1995.12—)女,汉族,辽宁省丹东市,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