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职院校学生校园用电安全分析与研究

卷宗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高职院校对电的应用需求日益增长,用电主要分布在教学楼、办公室、实训室及宿舍等区域,校园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旦出现用电事故,将对校园的教学及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用电安全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最重要最迫切的内容之一。本文以作者所在的高职院校作为切入点,以学生教学和生活环境为对象,对校园内用电安全问题进行探索、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提高校园用电安全的意识,从而构建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校园用电;宿舍安全;管理措施

课题项目:丽水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校级思政专项科研项目(LZSC202110)。

一、校园用电安全研究目的

大学生用电安全是高职院校校园安全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学校安全管理最关注的问题,如发生电气安全事故,将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教学和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在校园内的教学楼、实训楼或宿舍中,多多少少总会存在一些电气安全隐患。本校所在城市是国内著名火炉城市,校内每个宿舍、教室、实训室均安装了空调,到夏天高温期间,几乎每个宿舍开着空调,因此宿舍用电安全也是校园用电的最重要场所之一。学校专业多,学生多,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与电密切相关,但较多同学缺乏电气知识,对于非电类专业的大学生尤其如此,本文从高职学生视角研究校园电气安全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对策,以便更好的解决高职院校学生们的用电安全问题。

二、校园用电安全问题分析

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用电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校电气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学生缺乏电气知识、用电安全意识和觉悟不高等原因。故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制度层面、用电设备层面、学生个人的用电防范意识层面进行着手。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都是在教室(实训室)和宿舍进行,所以这是用电安全最重要的两个地方。

(1)近几年,全国的校园学生宿舍安全事故频发,火灾和触电事故,然而多数学生宿舍引起火灾的原因是电气事故引起的。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约八成学生并不会认为宿舍电器安全隐患会发生自己身上,意味着使用违规电气处于侥幸心理、并不担忧出现安全事故。换言之,学生对于用电安全方面的知识重视不足,多是被动接受培训和宣传,缺乏主动学习和安全防范。同时,学生使用违规大功率电器的原因,调查发现,违规大功率电器一般为烧水壶、电煮锅、电吹风、取暖器等,尽管学校已经为学生解决大部分困难,依然有学生顶风冒险,偷偷使用,究其原因最主要是学生自律性差、贪图方便、处罚力度不足等。再者,部分学生虽然有安全意识但由于专业知识的薄弱,对于插排及用电器的使用方法也有所不足。

(2)教室和实训室是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教学和实训场地多种多样,尤其是工科专业,如电气实训中心,基本都是围绕着电气设备进行教学和实训活动。教室有实训室存在的不足如下:各专业学生对实训场所的用电安全教育及应急处理能力未全面普及;随着教学手段的改进和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将电脑、手机等设备带入教室和实训室,这将会导致私自充电或给场地带来更大的负荷。同时,实训室的管理制度和学生的专业水平不足也会带来安全隐患和触电事故。

三、校园学生用电安全策略与实施

1高校学生宿舍用电安全对策及建议

虽然学校明令禁止宿舍内不可用大功率电器,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偷偷使用,对于这部分学生,靠规章制度被动限制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而需要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及电器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定期开展实际事故案例的讲解与分析,同时,也应该从学生角度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比如降低宿舍热水供应费用、增加公共区域吹风机数量、配备高质量的插线板等,最关键是克服学生懒惰问题,加大宣传教育,树立学生“安全第一、使用第二”的意识。另外,加强监督与管理,如提高处分力度,对于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私自拉电线等零容忍。

此外,学生可选择智能类排插,由于宿舍里有电脑、手机等诸多用电器,若选择普通插线板,若多个用电器同时使用总电流超过额定值,就会产生拖线排导线变软,可能就会被引燃进而引发火灾。笔者正研制一种智能插线板,有过载保护功能,一旦插线板上总电流超过插线板额定值,则会自动断电,同时还有利用物联网技术远程监控插线板的工作状态。比如出现离开宿舍忘记关闭用电器则可通过手机端软件远程切断电源,从而进行保护安全。

2教学实训场所用电安全的对策实施

从制度方面来说,改进用电安全管理方法,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日常的管理中,实训室用电安全并非管理人员单独的责任,老师应该组织学生参与管理,并列入教学环节中。开设“用电安全公共课程”推广各个专业,并制定《实训室安全教育及考试》放在教学平台上,要求学生在使用教室及实训室前,要进行用电安全的教育,只有学生在掌握了用电安全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相应场所。

同时,应完善学生在实训室用电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很多是由于学生上课不认真学习导致操作不当,比如电气类实训课程中,总有少数学生将电源的选择错误,导致发生设备烧坏。所以必须在理论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设备,若因不遵守操作规程,私自拆卸、改造设备导致设备损坏,要承担赔偿责任,只有培养主人翁意识,才能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及用电安全意识。

在实践操作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规范尤为重要,如在所有实验中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能接通电源,实验结束时,应该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实验前先检查用电设备,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后,先关仪器设备,再关闭电源,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或遇突然断电,应关闭电源开关,不可将供电线任意放在人员经过的通道上,以免因绝缘破损造成短路。教室和实训室中在安装和更换空气开关或漏电保护器时,一定要安装容量合适的规格,也要定期检测漏保(器件上写着每月按一次,功能是检测漏电保护器是否正常工作),以此保证场地的用电安全。

3加强校园用电安全教育与考核

定期开展学生校园用电安全的教育和考核工作,在传统的安全教育仅仅是组织集体观看事故案例、讲座等单方面的措施,这样的并不能让学生与实际事故直接接触,效果也并不明显,应在保证安全、有专业人员的条件下,开展模拟实际触电救急和事故处理方法的活动,提高学生尤其是非电类专业的学生使用电气设备和防范电气事故发生的应对能力。无论是宿舍、教室或实训室,学生必须签《用电安全承诺书》,旨在时刻提醒学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更能促进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不因为个人缺乏用电安全及不履行承诺书中的条例伤及无辜,害人害己。

用电安全考核应该纳入课程考核,无论是否开设了电类课程,应当成为全校学生的一门独立的公共必修课《用电安全公共课程》,让全体同学尤其是非电类专业的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电气知识、电气安全防范及触电事故的基本应对措施。

四、总结与思考

综上所述,随着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更新,高职院校需要把学生的安全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校园电气安全任重道远,应未雨绸缪。首先,从安全意识方面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更需要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时刻把安全放第一。其次从制度方面,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并深入执行。最后技术层面来说,作为大学生,必须将基本的用电知识做为生活必备常识,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校园内用电安全的意识、防范和杜绝用电事故的发生,从而构建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

参考文献

[1]钱晓峰.高职学校安全用电管理的问题与思考[J].探索与观察,2021

[2]李强.浅析校园用电安全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19-4

[3]周清平.安全用电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电气技术,2019,20(07):62-66,73.

[4]李恩敬.高等学校实验室用电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16,(05)

[5]李立菊.学校用电安全技术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2)

作者简介:吴新友(1984—)男,浙江丽水人,实验师,技师,本科,工学学士,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电气工程,机器人技术。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