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李子柒“微观叙事”与跨文化传播

卷宗
山东师范大学

摘要:微观叙事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小切口”的微观叙事视角,生动展现中国形象,是我国海外形象构建的重要议题。笔者将以李子柒的视频为例,浅谈“微观叙事”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关键词:李子柒;叙事;跨文化传播;中国形象建构

基金项目:该论文是2021年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10445004)。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如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成为我国当前国际传播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李子柒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枚名片。她的视频讲述个人生活,但却吸引了非常多的海外粉丝了解中国文化。李子柒从微观叙事视角出发,原生态地呈现了个人生活的写实图景,并将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提高了中华文化传播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了中华文化的传播效能,助力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舞台。

1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

所谓“宏大叙事”是指以宏大的建制表现宏大的历史、现实内容,由此给定历史与现实存在的形式和内在意义,是一种追求完整性和目的性的现代性叙述方式。[1]宏大叙事通常常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把握主题,采用宏观视野表现题材。其内容以大事件和大人物为主,承担国家意识形态表现功能。而“微观叙事”视角则对准平凡的个人与群体,从微观的角度表现宏观的主题。[2]

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宏大叙事是建立在微观叙事基础上的,离不开微观叙事的支持;另一方面,微观叙事也需要宏大叙事作为其内容限定,为其提供主题性、目的性、统一性限定,否则,微观叙事就会沦为具体的繁琐之事而难以得到升华。[3]

笔者并不否认宏大叙事对于中国国际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亦非试图说明在国际传播中应更注重微观叙事,仅希望说明微观叙事对于中国形象建构的意义,展现微观叙事在我国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力求为今后我国国际传播实践提供经验和借鉴。

2李子柒展现的微观叙事分析

2.1主题

李子柒的故事首先是个人的、家庭的、乡村的小故事。与宏大叙事相比,李子柒展现的并非时代的宏观景象,而是个人生活的写实图景。她的视频分为适时而食、饮食以节、花开有声、东方非遗传承、传统工艺、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九个原创专栏。

2.2叙事视角

对于中国文化的海外呈现,李子柒采取了微观叙事视角,引领观众自然地进入到其所在的环境中。其视频取材于平民化、烟火气的日常生活,以贴近生活的“小人物、小情怀”向海外观众展现了独具风情的乡土中国,自然而然地拉近了与海外普通观众的心理距离,使其产生代入感,体现出民间媒介舆论场中传播文本的亲民性,表现了乡土中国的温情,展示了东方文化“慈、孝”的精神内核。

2.3叙事人物

在短视频中,李子柒本色出演,展现了其勤劳独立的个人形象。作为新时代女性,从农村各种生活技能到中国非遗,李子柒无所不能,这样勤劳勇敢的传统形象与信奉“男女平等”的西方文化理念有共通之处。此外,其视频中奶奶的慈祥形象更是中国传统祖辈形象的表现,乡亲邻里的互相帮助与友善也是中国社会淳朴民风的缩影。视频中李子柒的勤劳能干、乡亲的淳朴、奶奶的和蔼都是我国国民形象的体现。

3意义分析

3.1微观视角塑认同

通过对李子柒的视频主题分析可以发现,其视频并未涉及中国的硬实力,所体现的主要是中国文化与价值观。同时,对于李子柒个体的认同,很可能迁移到对于国家的情感认同上。在李子柒的视频中,个体的生存境遇和情感体验得到了关注。借用微观叙事手法,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得以拉近,受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3.2以小见大传文化

在李子柒的微观叙事背后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农村的美好形象。通过微观叙事,可以发掘在我们身边被忽略的人和事。这种以小见大的微观叙事符合西方受个人主义驱使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取向,能够有效减少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鸿沟,提高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再者,国际传播本身是具有政治宣传意味的行为,但若想使传播内容深入人心,真正被接受,规避政治宣传所带来的说教性、机械性则是关键。[4]

4存在问题

首先,李子柒视频中展现的中国乡村与实际状况有一定差距。李子柒的住宅是精致的布景,一切都是精心设计过的,但实际的乡村并不如视频展现的美好,可能让外国人对中国乡村产生错误认知。况且,田园美景和不那么现代化的乡村,这只是一部分中国。实际上,中国还有许多其他的现代化发展成果,例如高铁、高速、现代化建筑等。

其次,她的传播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美食以及美景,这样的选题避开了意识形态问题,再次提升了中国文化的热度。但是,这也意味着李子柒的视频无法解决中国国际传播中最紧迫、最根本的问题,即中国的实力与话语权不匹配的问题。

最后,李子柒探讨的主题本就被世界各国人民认同,所做到的更多是增进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中国的现代化成果没有被展现,中国在世界上的许多贡献也并未呈现。文化认同并不代表政治认同,尤其是不涉及意识形态的文化,喜爱中国美食并不代表认同中国的政策。

5结语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李子柒的视频的确再次唤起了世界各地网友对于中国文化的向往,仍然有重大的意义,是中国国际传播的优秀范例。由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与美国库恩基金会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中国脱贫攻坚》也使用微观视角叙事,成功地宣传了中国脱贫攻坚成就。

李子柒在视频中展现的仅仅是中国文化形象的很小一面,但是收到的反馈却十分惊人,因此我们需要在传播时考虑到受众的接受能力,微观与宏观叙事结合,向世界展现全面立体的中国。

参考文献

[1]邵燕君.“宏大叙事”解体后如何进行“宏大的叙事”?——近年长篇创作的“史诗化”追求及其困境[J].南方文坛,2006(06):32-38.

[2]王小作.微观叙事与沉浸体验:央视Vlog新闻中的“中国故事”[D].内蒙古大学,2021.//田海龙,潘艳艳.多模态话语分析[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9.

[3]孔明安.论马克思主义的三重辩证叙事方式[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11):80-88.

[4]陈倩倩,黄勇军.纪录片的叙事创新与国际传播效果研究——以《中国脱贫攻坚》为例[J].新闻潮,2022(06):18-20+2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