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乡村振兴背景下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发展红色旅游可以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本文以临沂市为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了临沂市现阶段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临沂市红色旅游的发展策略,为今后临沂市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临沂市;红色旅游
一、引言
实践表明,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能够加强对于红色遗址的保护开发、将红色资源用活、把好红色故事讲好,更能够推进红色文化弘扬、促进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旅游已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不仅如此,因为乡村是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场所,很多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在山清水秀的乡村地区,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了强大推力,成为乡村经济快速崛起的重要途径。临沂市作为革命老区,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其发展红色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时期,继续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对于发展临沂市乡村旅游、打造临沂红色旅游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二、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临沂市因临沂河得名临沂,位于鲁南地区,东连日照,西接枣庄、济宁、泰安,北靠淄博、潍坊,南邻苏北。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临沂市不仅面积大人口多,区域开发历史也十分悠久,早在20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沂蒙大地上创造了远古文明,是东夷文化的核心发祥地,古称“ 琅琊”,“沂州”等。到了近代,沂蒙山与井冈山、延安一起成为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
在沂蒙这片神圣的沃土上,无数英雄的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孕育出了可歌可泣的沂蒙精神,与著名的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树立了不朽的历史丰碑。临沂市革命历史遗迹、革命纪念场馆、纪念碑等红色旅游景点数量较多,遍布各县区,且大多分布在乡村地区,具有一定的红色旅游开发优势。临沂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旅游景点有沂蒙六姐妹红色旅游区、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新四军军部旧址、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沂蒙山根据地等。
三、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短板
(一)宣传不到位,知名度不高
提起红色旅游,游客往往想到陕甘宁红色旅游区,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江西十大革命圣地等,沂蒙老区虽然是著名的老革命区,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红色旅游品牌和旅游影响力,游客接待量相对较少。
(二)旅游产品缺乏新意,存在同质化问题
临沂市红色旅游产品与其他地区差异性不大,产品形式单一,景区讲解内容大多为游客已知晓的故事,缺乏新意,对游客的参观热情产生一定影响,难以吸引游客进行二次消费。
(三)旅游资源较为分散,配套设施不同步
从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来看,临沂市景点地域组合过于分散、部分地区交通不便、客源市场竞争激烈。一些较为偏远的乡村地区,具有更加原汁原味的红色文化资源,但往往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没有得到开发,难以向外界展现出其背后依托的历史文化底蕴。
四、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策略
(一)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突出地方特色
创新发展理念,综合运用互联网和众多科技创新成果,推动红色旅游宣传线下线上的同步发展。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3D、VR等真实再现历史场景,优化改进游客体验性不强,吸引力弱的项目。通过“红色+生态乡村”的模式,将红色旅游、乡村游、绿色生态游等结合,打造新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大众关注度和参与度。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挖掘当地红色旅游资源,提升红色旅游品牌竞争力,配合推出当地特色的农副产品、手工艺品、文创纪念品等,提升游客的购物体验,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加强区域合作,依托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推进鲁苏皖红色旅游区建设,并且在尽可能保留区内保持原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努力为打造红色旅游名城。
(二)加强政府政策支持与管理引导,增强红色文化氛围
广大人民群众即是临沂市发展红色旅游的受益者,也是传播沂蒙精神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贯彻临沂市委市政府红色旅游发展战略,将相关政策化为相关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主动做愿意做的实际行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通过人才引进加强从业人员监管等保证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公共空间和公共交通是人民群众的主要休闲空间与出行手段,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展开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可以在人流量大的公园、广场、道路、公交车等设立红色文化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播放与当地红色文化相关的歌曲、宣传片、影视作品等,定期举办红色文化传播活动,让当地居民和游客能亲身体验和沉浸在红色文化氛围中。
(三)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红色研学
2004年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红色旅游后,许多红色旅游景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临沂市红色诸多景区往往过度关注红色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存在盲目跟风建设的情况,同质化和商业化气息严重,忽略了红色文化内涵与文化传播。打造新产品,丰富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是促进当地红色旅游消费提质升级的重要手段。文旅融合是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途径,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爱祖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红色研学是重中之重,红色旅游有着深厚的文化依托,对于发展研学旅游路线、打造“红色+研学”旅游模式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同时,应当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不忘老一辈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历程,充分利用红色旅游的学习性与故事性展现“红色+研学”的发展优势,通过走访老革命、老党员或其子女整理他们的亲身经历,讲好讲真红色故事,接力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吴若山.红色旅游发展的“破”与“立”[J].旅游学刊,2021,36(06):1-3.
作者简介
史继芹(1995-)女,山东临沂人,云南师范大学,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地缘环境与边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