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国国际海洋运输货物保险发展现状及策略探讨

卷宗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摘要:本文借助有关文献的查证对于现存问题给予对应的决策,望有助于中国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的迭代递进。

关键词:中国国际海洋运输;货物保险;发展现状;策略

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大国之间的往来也日趋频繁。航海事业曾经在我国作为一项传统事业,也开始了新的改革换代。海洋运输曾经在国际物流运输上成为一项最重要的领域,因此海洋运输货物保险在所有环节中成为了不可替代的一部分。然而鉴于中国保险行业起点较晚,所以实操中的各类问题也会频繁发生,从而拖延了该行业的前进步调。

一、我国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现状分析

鉴于中国航运保险在市场上的规模不大,因此所占市场比例就较小,该市场仅占据国际市场比例的1%,尽管近年有扩张的迹象,却依然效果不明显,目前为止不足3%。其中一个原因是我国航运保险事业尚位于启蒙阶段,较他国比较落后。截至现今,参与我国航运保险行业竞争的是太保、平安、人保。我国的航运保险事业基本集中在我国的广州、上海、青岛、大连、天津,其中不包括国内中小型财务保险企业。

二、航海运输货物保险现存问题

1、保险条目存在差异,与国际相融度较低

在我国,使用较频繁的两个条款是ICC条款和CIC条款,两者的差距也较为显著。其一是:ICC中表明,除去已陈列的责任会承担所有风险;而CIC中对于除了自然灾害和意外事件,对其它的外来原因没有很排除,而就因为其对相关条款的界定不够明了,因此针对不同的观点,得出的结果也会随之不一样。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于“外来原因”的划分含义对于PICC的保险范围而言就显得尤其重要。现今,鉴于我国航海运输的进出口货物条款往往不能被国内及国际的被保险人支持,因而客户的支持率较低,大量客户都不去选择。

2、海运保险专业领域高端人才短缺

对于航海运输保险而言,其风险较密集,且投保成本也不容小觑,因而对相关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会相应提高。从近年行业发展来看,中国一线专业人员能掌握此工作的人才严重短缺。而作为一个海运保险的工作者,除了要懂得保险的相关知识,他国语言、贸易、海运及国际的法律条例也需要掌握,这都是很有必要的,因此保险行业的人才得是复合型。但就目前保险行业的各企业的现状来看,能在各企业及其分公司中达到该复合型要求的人员非常少见,这就成了一个问题[1]

3、海运货物保险市场竞争强烈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该问题:其一,中国的公司在国际贸易中并不处于领先地位,合作商品的价款常受到外资企业的限制,“进口CIF、出口FOB”已经常态化,这会导致大批境外投保的出险,从而使得我国的海运保险市场的斗争日趋强烈;其二,我国该领域企业的保险产品缺乏创新驱动力,从而致使雷同概率较高。相较而言,国外企业的优点包括资产、技术以及销售手段的高明,使得占据海运保险的优势,从而使得中国海量海运业务向国外输出,以此扩大竞争的激烈性。费率作为我国保险行业竞争市场的核心,在如今激烈的形势下反而下降,而大大低于国际标准。保险费率的下降,致使了保险服务产品的创新程度增加,以及相关商品质量的提升。而这种情况却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使得市场负面沦陷,在某种程度上阻止了海运保险行业的扩张。

4、法律条例的不完整

我国保险行业起点较低且进步缓慢,从而导致保险领域法律法规的不完整。

和英国的《1906年航运保险法》相比较,中国现今缺乏的是专业指导海运保险的法律。国际航运保险市场表示,中介承包了一半以上的保险相关业务。但我国在该领域的中介机构还处于萌芽阶段,且国内法对于保险领域中介的地位及权利和义务的划分还不是很清晰明了,因此国外进出口公司对于我国的保险企业仍处于观望状态[2]

三、海洋货物运输保险问题的解决办法

1、加强国际和国内各保险企业的沟通

一方面我国与他国在问题出现时的沟通不足致使了保险条款的差别化,另一方面高院们在有问题时给出的解释也不同,从而加大矛盾。另外,对于我国来说,保险行业缺少组织化和规模化的沟通,导致各保险企业及相关行业不能共享保险、航运、贸易和海事的心得,因此影响了该行业之间彼此的发展。综上来看,良性沟通与协作对于国内和国际保险行业的相关企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具有正面的意义。

2、栽培和引进专业海运保险的人才

该行业的竞争源头还是人才的竞争,而我国该领域起步落后致使了人才势必短缺。尽管如此,后天的栽培和从国外引进相关的高端人才也不失为一个良策。从中,在引进国外高端人才方面,应当参照英国伦敦保险市场来引进经营观念、管理水平、业务水平优秀的高端人才,并与此同时为国内的相关领域人才营造一个有助于其发展的环境。对于人才的栽培,应当从体制、文化、训练等多个方面着手,以此增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栽培,形成高水平、高素质、高效率的队伍。

3、完善相关法律条例

法律在世界各国各领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道标准和底线,因此对于航运保险相关领域法律条例的修改会促进其良性发展。由于我国有部分条例与相关国际条例有不同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参考最先进的航运保险理论成果及航运保险法则,改进和完善我国的《保险法》和《海商法》,从而逐渐向国际靠拢,也以此加强对外贸易公司和国内保险企业的信心。

四、小结

言而总之,从综上所述的几个问题来看,中国海运事业的建设不光要检讨自己的问题,也要与较胜者进行比较和反省,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在这个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找到更佳的前进方向和路线,从而不断地在国际海运货物运输保险的领域中不断推进,不断发展,增加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杨永莲.中国国际海洋运输货物保险发展现状及策略[J].商,2013(5):1.

[2]王鲁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对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的冲击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

作者简介:韩鑫(1986,5—)山东省青岛市,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国内外贸易发展、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