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红色文化素养的培育策略探析

卷宗
辽宁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承担着红色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义务,他们所具备的红色文化素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说,他们必须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积累红色文化知识、积极参与红色文化实践,提升个人的红色文化传承能力和研究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思政课教师提升红色文化素养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研读红色经典著作,并把红色文化教学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提升红色文化素养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素养;红色文化

基金项目:2020年辽宁省社科基金(思政专项)一般项目“抗联文化融入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L20BSZ057.

一 高校思政课教师红色文化素养的含义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解放和造福民众的特定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等。红色文化素养是指通过红色文化的浸染和积累逐步形成的文化自觉意识,表现在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一些方面。[1]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只有拥有的深厚的红色文化素养,才能够把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主要体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一是红色文化的认识能力。红色文化包含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势力和封建压迫斗争当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意志,同时还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不息的历史,是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2]红色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文化的内容是指那些有形的革命遗产,非物质红色文化主要体现在精神和制度层面,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红色资源,让学生去不断的体会和感悟,汲取红色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取奋斗的力量。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要想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知识,就要更多地去接触红色文化内容,并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二是红色文化传播能力。教师要具备红色文化的传播能力,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灌输必不可少。正如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所说,“社会主义意识并不是在斗争当中自发产生的内容,而是需要外部系统的影响。”[3]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师能够把红色文化精神传递给学生,通过理论讲解和亲身示范,让大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力量。在教师创设的红色文化环境当中,学生能够吸收更多的营养,将红色文化有效地融入到自己的行为表现当中。教师能够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文化传播载体,把红色文化与教学实践紧密的相结合,并逐步向课外延伸,提高红色文化传播的能力。

三是红色文化的实践能力。红色文化的实践能力,也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能力,他们能够把课内外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带领学生到现实社会当中去体验,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的血液当中。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到革命圣地、纪念馆以及博物馆等场所,让大学生真切地体验红色文化精神,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震撼,树立报效祖国的理想。我国的红色物质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要组织大学生到这些场所进行现场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效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要较强的现场实践教学的能力,为大学生讲解遗址和遗产的有关历史,还要能够积极的组织和引导,现场解答学生的问题的能力。

四是红色文化研究能力。红色文化的研究能力就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播主体,能够对红色物质文化资源有深刻的认识,并具备研究能力和资源挖掘能力,把红色文化遗产当中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革命精神、优秀品质进行提炼和总结,能够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探求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让红色资源的生命力更好地体现出来。

二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红色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绝色文化素养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受到的影响也来自多个领域,在错综复杂的信息当中腐朽消极的内容不断增加,要想很好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国家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就必须要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作用,为大学生树立榜样。红色文化素养对思政教师就很好的浸润作用,让他们在思想当中形成对客观世界的重要认识。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高校思政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更有利于他们在教学当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把现有的课程内容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以更为系统和条理的方式去传承红色文化。长期以来,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在学习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不够,通过对他们提供帮助,创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把红色文化基因融入到他们的思想深处,这对于大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有利于促进思政教师自身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断地提升,特别强调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接班人,高校应该树立“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4]高校的思政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认真搞好教学研究和实践。在传统教育当中,就是以传授知识为根本任务,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承担的任务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转变意味着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以红色文化素养作为自身的基本素养,树立坚定的思想信念,不为外界不良信息所动,挖掘红色资源的价值和精髓,提升自身的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能力,铸造优秀的红色文化品格。

(三)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得到了更高的重视,直接影响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校的教育质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高校不但要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同时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他们的行为对社会风气和人们的思想认识都有巨大的影响。高校的思政教师担负着传播和传承文化的作用,特别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红色文化素养,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红色文化素养提升的路径

红色文化蕴含着真善美的基因,对提升民族自信心、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在日常的教学与生活当中,不断的研习红色经典作品,积极参与红色文化实践,加强红色文化的研究,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个人的修养,并能够把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塑造大学生优秀的品格,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去。

(一)大量研习红色经典作品

高校的思政教师要想提升红色文化素养,必须要不断地研习经典的红色作品,夯实理论功底,对经典作品的精髓有准确地把握。首先,高校的思政教师要研读红色经典著作,教师应该接触更多的红色经典作品,对党的发展历史有客观的认识,树立文化自信,特别是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的背景下,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党的发展历史,并与当今的社会现实相结合,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只有让大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党和人民奋斗的艰辛,如今的社会建设成果来之不易,才能够让他们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各项工作当中发挥带头作用。其次,要接触更多的红色文化资源。思政教师要更多的接触物态化的红色遗产,到博物馆、纪念馆、革命老区等地去真切地感受红色文化。同时还要多看红色影视和视频作品,通过动态的画面来真实的感受战争年代的生活,从更多的角度去领悟红色文化的精髓。第三,思政教师需要不断的总结和反思,构建起自己的红色文化知识体系。红色文化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就是需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引领学生积极地参加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把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发挥红色文化的德育作用。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不断提升,还能够给学生做出榜样,发挥个人的魅力,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良好个人素养,能够带动学生去模仿。

(二)积极参加高质量培训

组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提升他们的红色文化素养。高校要为思政教师提供良习环境,让他们能够有更多接触红色文化的机会,并能够把一些隐性的知识、独特的文化内容挖掘出来,形成系统化、普遍化的认知,提高教师对红色文化认识的深度和广度。首先,思想政治教师积极参加全国各地组织的培训活动,在活动当中与更多的专家交流,并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从沟通与讨论当中提升自己的认识,红色文化研究组织拥有众多红色文化研究专家, 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参加这样的研究机构,能够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在理论上有巨大的提升。其次,思政教师利用现在的网络平台来参加培训活动。信息技术给教师的培训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利用空闲的时间来参与培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原来一些无法参加的培训活动,现在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解决了工作和培训的矛盾,加强了红色文化的学习。第三,积极参加思想政治课教学研讨和交流,特别是一些与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讨会和高峰论坛,能够把最新的研究成果汇集在一起,掌握研究的发展方向,教师通过参加这些论坛,可以与相应的专家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对他们红色文化素养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样态

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样态能够更好地提升传播的效率。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快速普及的时代,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数量,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把生活与红色文化的学习与传播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解决红色文化与现实生活隔离的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便利,不断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越的红色文化环境。首先,把红色文化传播与数字化技术结合起来,丰富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除了图片、视频、音频、动漫等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论坛、微信等平台进行传播,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其次,增强红色文化的体验感和真切感。利用网络技术搜集更多的红色文化资源,把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还原,让大学生真切地感受革命的艰辛和西安们的努力,再现革命的场景,通过这种特殊的参与方式,引发大学生内心的共鸣。另外,除了网络传播的方式之外,还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建立红色文化基地,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不断创新传播样态,让大学生以更为丰富的形式去感受红色文化。

(四)加强红色文化教学实践

思想政治教师红色文化的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教学实践方面,他们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整合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最终实现红色文化的教育目标。从教学实际出发,融入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师在课堂当中渗透红色文化的内容,与课堂教学的要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备课的时候,就是就要提炼红色文化内容都能包含的人文精神,并对这些内容有深刻的理解,需要对红色文化有坚定的自信,并通过挖掘身边的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日常生活与红色文化的密切联系,更好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比如通过到身边的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遗迹进行参观,并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使学生感受到红色文化就在身边。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就是把自己归纳和整理的红色文化资源制作成视频或微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大家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下,领略红色文化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对红色文化有一个新的认识。可见,教师自身红色文化修养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四、结语

高校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需要在平日加强学习和积累,并与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理论研究密切结合,整合和挖掘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从不断地感悟和创新当中去提升自身的红色文化素养,并融入到自己的血液当中,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红色文化的养分传递给新时代的大学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静.夯实高校思政课教师红色文化素养的“三重维度”[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2):5-6.

[2]王婉伊,陈静.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红色文化素养的“四个着力点”[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21(6):36-39.

[3]周宇宁,周启杰. 红色文化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1(01):109-111.

[4]朱丽.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20,40(4):145-149.

作者简介

贾楠,辽宁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史党建。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