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图书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卷宗
青岛科技大学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当前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当代纸质图书的装帧设计还有包装中,不仅能够满足当代人群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的审美要求,还能通过传统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给予人舒适轻松的心情,并且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理念创新性设计、创造化改变的加入到图书的装帧设计中能更好的丰富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能够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文化元素和理念融入到图书装帧设计以及包装过程中的意义和发展现状,并且提出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理念融入到图书装帧设计中,以期为图书装帧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图书设计;图书包装;装帧设计

图书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从没有高低之分,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图书的装帧设计可以看作是图书内核思想的集中体现,也可以看作是图书内容的外化延伸,既能将图书容纳进一个范围,又能作为立足于图书内容之上的单独艺术品。书籍的装帧艺术本身是一个二维平面空间,但是搭载上书籍的文字内容、插图、风格、年代等等所表达的精神思想,给读者营造出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三维想象空间,这让图书不仅有知识性、思想性还带来强烈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更有甚者喜欢收藏精美的图书,使图书同时具有收藏价值,这是书籍装帧艺术带来的价值体现。那么在当代网络视听语言几乎占据了主流的传播地位,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浑然天成的意蕴、缥缈虚无的唯美气质、淳朴炙热的人文情怀融入在书籍的装帧设计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纸质书籍的传统装帧设计不能脱离纸介质本身。从当代的图书装帧设计的现状来分析,传统文化元素与图书装帧设计融合的形式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有形和无形。有形的形式包括图案、民间剪纸艺术、古法雕刻艺术、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瓷器、传统色彩、中国刺绣、铁画、景泰蓝、等等可固化的形式;无形的形式包括宗教、神话传说、民族舞蹈、中国各派别戏曲、民风民俗等等不能固化成人类财富的形式。这两类都能都可以为书籍的装帧设计提供创意。

1.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图书装帧设计理念分析

1.1传统文化元素的理念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数千年历史传承,积累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地域方面疆土广阔又有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所以,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不同的民族或者地域都表现出明显的民族特征、区域特色,所以我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有着非常丰富的结构内容,并且由于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文化的传承采用不同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在我国各个民族、各个领域中都体现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理念,比如苏州园林设计、古建筑、民族服装、水墨绘画、以及传统的手工业、纺织业等领域,还体现在书法、刺绣、旗袍、各朝代汉服、剪纸艺术、年画艺术、青铜器、陶瓷等等,这些载体都以百花齐放的形式表现出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那么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图书装帧设计相结合,既能够体现出不同作品的不同民族性、文化性,以及在图书外在的装帧形式上进行创新性发展,又符合当代大众的审美需求,还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浸润到读者的内心,使大众的文化素养、审美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元素在图书装帧设计中的使用,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理念中的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会让不同群体的受众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以及民族认同感。

1.2图书的装帧设计

图书的表现形式自古以来发生过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开始的竹木简牍的卷轴装、旋风装,到后来纸发明以后的线装、平装、精装等等形式。那么在当代图书的装帧设计不仅是作为图书外包装的功能,一来是能体现图书的主要内容,二来还需要具备艺术性、审美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于图书的装帧设计的关注点也由外包装转变至情感需求,读者购买图书的理由不仅仅是内容,还有满足审美需求的图书装帧设计。那么对于图书的装帧设计基本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书籍的外观,比如封面的颜色、字体字号、图案、纹路、材质、构图、风格等方面,第二就是从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出发,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文化需求,所以我们要能掌握消费者心理学以及色彩心理学等等相关的文化知识,通过书籍的文化内容给图书设计既能与图书内容相匹配又能打动消费者的图书装帧设计。

2.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图书装帧中的意义

2.1促进图书装帧设计的创新性发展

在如今出版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图书的装帧设计是更加偏向于现代化设计元素的设计方案,因此这些设计师更加擅长于现代化风格的装帧设计方案,并且更熟练的掌握现代化的理论设计知识,相对的在中国传统文化设计领域方面并没有潜心钻研。而深入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的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图书装帧设计中的实践运用,就可以不断丰富设计师的素材库资源,在设计时更能够根据图书传达的精神思想激发出更加适合图书的装帧设计灵感,使图书的精神内核得到升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也得到表达。

2.2促进传统文化理念在图书装帧设计上的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到2035年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当前我国各个领域都在倡导人民群众进行自主创业以及文化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养成自主创新、文化创新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并且也要同步提高人民群众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新水平,才能实现我国到2035年进入到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在当前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我们进行创新性发展必然是符合当下发展潮流的当然也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所以我们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到图书的装帧设计中,不仅有利于图书装帧设计的创新性发展,还能使图书装帧设计传达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传达出时代性、民族性、创新性等等特点,在提高了图书装帧设计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弘扬和传承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3促进我国图书装帧设计走出“国风”之路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在图书装帧设计领域出现了设计风格杂乱、模仿国外甚至直接抄袭等等情况,严重忽视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图书装帧领域的使用,不利于我国出版业的健康发展。那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入的钻研并且适当的应用在图书装帧设计领域,就能够有效的改善当前这种现状,使我国图书装帧设计领域最大程度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中国特色。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大量的装帧设计人才体系的进行学习并且深入探索研究传统文化各个领域的元素,进而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适合图书装帧设计的精华,从传统文化出发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装帧设计方案,走出属于中华民族的“国风之路”。

3.传统文化理念在图书装帧设计中运用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在图书装帧设计中的应用,从发展沿革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78年至2008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自那以后我国引入了大量的经济、文化信息,同时大量外国图书作品进入中国,外国图书的装帧设计风格对我国图书的装帧设计理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对于当时的出版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们的文化自信还不足,导致当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出版单位开始主张按照国外图书作品的装帧设计风格进行设计,设计师开始学习和研究国外图书装帧设计的理念和风格,众多出版商开始模仿出版国外书籍装帧设计的作品,进而满足当时的市场审美需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这一个时期的图书装帧设计以及设计理念出现了由中式设计偏向西方设计理念的变化,而缺乏了我们本身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第二个时期是2008年至今,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话语权也逐渐提高,属于中国人的民族文化自信得到极大的提升。由此,传统文化在图书装帧设计中的应用受到许多设计师的重视,通过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理念运用到图书的装帧设计中,比如中国书法、色彩、纹理、雕刻艺术、剪纸、陶瓷等等元素,创造性地加入到图书的装帧设计中,这一时期也产生了许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图书装帧设计作品。并且某些图书上市之后非常受到读者的喜爱,影响了更多的本土设计师参与到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图书装帧设计的潮流中去,随着影响力的越来越大,一些国外设计师开始学习中国的设计理念,尝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加入到国外的图书装帧设计中,这也推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向世界迈进。

4.传统文化元素在图书装帧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分析

4.1文字书法在图书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字得以产生,在《淮南子·本经训》中提到“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在文字产生之后,随着不同朝代的文化影响产生了大致五种字体,分别是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各个朝代又出现了许多著名书法家,他们留下的字体也是宝贵的文化财富,比如挺拔秀丽的柳体、大气稳健的颜体、洒脱清秀的欧体、方正圆秀的赵体等等,虽然在科技时代生产出许多程式化的文字形态,但这些程式化相较于传统的手写体文字在当代图书的装帧设计的应用中稍显不足,传统的手写体文字独具美感、不拘一格、各有特色,更适合应用到图书的装帧设计中,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的感受传统文化美的韵味,这些文字赋予了图书装帧设计情绪价值,使现代图书装帧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设计,还是为了为书籍增加文化底蕴和文化意义。文字作为图书装帧设计中的重要元素,更多的是以“形”的方式展现在封面,这样能够让文字的阅读功能和视觉享受合二为一,给读者美的阅读体验,文字的加入唤醒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想象。比如2016年获得“中国最美的书”荣誉称号的周伟伟设计的《金陵小巷人物志》。这本书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在装帧设计上可以作为中国图书的一个革新典范,在封面上采用了传统手写体书法,在内页飘口处运用了中国传统水墨元素,使整体设计饱含中国风情感,在内页设计中,还加入了中国传统插画,将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理念有机结合,既保留了图书的传统文化味道,又独具现代美感。将文字书法作为传统文化元素加入到图书装帧设计中,不仅是作为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长历史的精髓。

4.2传统图案在图书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图案具有神秘、朴素、含蓄、和谐等等特点,形式多变,寓意丰富。比如民间剪纸图案、刺绣;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少数民族的蜡染图案;商周时期的青铜图案、战国时期的漆器图案、金银器图案;秦汉时期的瓦当、石刻图案;唐代唐三彩图案;明清时期青花瓷图案数不胜数,还有以民间故事、人物形态、花鸟鱼虫为主题创作的图案都可以成为现代图书装帧设计创作灵感的来源。这些来自不同时期创作的图案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代表了古往今来中国历史文化的变迁,有非常重要的人文价值,传统图案在现代图书装帧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比如有吉祥长寿寓意的松鹤、喜鹊、金鱼、蝙蝠、麒麟等等,有高贵深奥寓意的如意、八卦、龙纹、水纹、云纹等等。比如王早早和黄驰衡《中国记忆·传统节日图画书》的装帧设计就使用了云纹、灯笼、剪纸、镂空花窗等等元素,加之现代技术的处理,使这些符号深入人心,将传统图案与图书装帧设计相融合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同时增加了书籍的文化内涵。

4.3中国色彩在图书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高科技处理图像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加之人类是视觉动物,我们看到一本书首先看到的是色彩,其次是图案最后是文字。优质的图书装帧设计从色彩就能看到独具一格的气质和韵味。邱陵曾提出:“中国的书籍装帧设 计要集中体现中国传统的含蓄淡雅的文化特质,并长期坚持,以此来展露中国文化内敛的东方气魄。”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阴阳“五行五色”的说法。“五色”是指“黑、白、红、青、黄”。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意义,比如明黄色在古代只有皇帝能使用,代表帝王的显赫尊贵;红色一般使用在结婚、春节等喜庆的日子,新郎新娘会身穿红色中式礼服,代表着喜庆欢乐;青花蓝代表着崇高的审美品味等等。当代图书的装帧设计色彩方案一般来源于传统文化中的服饰、瓷器、国画、雕塑、脸谱、木版画等等,颜色对比鲜明,经过现代科技处理后给人视觉超强冲击力,让书籍既表达了本身所包含的价值文化,又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结语: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现代的图书装帧设计需要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国风之路”,我们脚踏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手握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将两者有机结合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这个火花的生命基础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在此之上不断的追寻和探索民族与世界的融合。中国出版行业要运用更广阔的图书装帧设计语言形式,配合我们独有的传统文化元素,将本民族的文化理念与民族精神和世界的图书装帧设计语言相互融合,推动中国乃至世界图书装帧设计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宇.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书籍包装设计分析[J].绿色包装,2021(11):135-138.

[2]史庆丰,侯佳.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书籍装帧艺术中的重构[J].编辑之友,2017(09):91-96.

[3]高婧.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装帧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中),2011(06):87-91.

[4]晨雪. 招贴配色设计[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8.

[5]史跃军.中华传统文化在纸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J].中国造纸,2021,40(06):14-15.

[6]汪婵.传统文化在纸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J].造纸信息,2021(02):77-78.

作者简介

许亚鑫(1997—)男,汉族,山东省青岛市,青岛科技大学,硕士在读,出版。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