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摘要: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更多的人才到农村干事创业,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却越来越严峻,因此,高校亟需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备要素,也是破解乡村振兴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如何打造一直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吸引广大人才到农村干事创业,是当前亟需破解的难题之一。与此同时,我国2022届高校毕业生再次突破历史新高,总规模超过一千万,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从就业去向看,一二线城市最受高校毕业生欢迎,机关单位、央企、国企等工作相对稳定、待遇相对较好的单位越来越多的成为高校毕业生的首选,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国家公务员报名人数突破200万人,较2021年增长51万人,再创国家公务员报名人数新高。一边是求贤若渴,一边是万人挤独木桥,由此可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亟需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到乡村这个大舞台干事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高校毕业生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
1.顺应新时代要求
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要和市场需求对接,更要和国家战略需求对接。当前,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使命,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需求量大,高校理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顺应新时代要求,到基层、到农村建功立业。
2.缓解就业压力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乡村振兴则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创业舞台。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各类资源都在向农业农村倾斜,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引导毕业生到乡村振兴一线就业创业,能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3.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老龄化、空心化问题严重,也是乡村振兴面临的最大问题,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通过发挥专业知识技能,能够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进程。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缺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
当前,大学都有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体系,但是受限于师资力量、教学体系建设等原因,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深入,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缺乏对国家战略的把握与引导,再加上大部分教师缺乏相关经历,对乡村振兴战略认知有限,很难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体系。
2.高校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意愿不强
当代大学生就业去向,更青睐于一线二线大城市,到基层、到乡村就业创业意愿不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很多高校毕业生缺乏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明确的就业目标,从众心理强,另一方面,对当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相应的基层就业政策了解不足,没有认识到乡村振兴为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
3.高校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能力不足
当前国家乡村战略对发展农业、农村相关专业需求量大,同时也需要很多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总体上来看,高校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存在不足,一方面农学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总量不足,其次,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缺乏实践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路径
1.把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体系
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对乡村振兴战略不了解,对基层就业、建设农村存在的偏见等现象,亟需把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体系,通过系统教学,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通过讲述基层选调生就业榜样、三支一扶典型代表等事迹,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坚定服务国家战略的信念,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发展大局,做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贡献。
2.加强符合乡村就业需求的能力培养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加强符合乡村就业需求的能力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相关涉农专业的选修课,让所有专业有意向基层乡村就业的学生能够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乡村文化、民俗习惯、人际沟通、农业创新创业等贴近乡村实际的教学内容,让即将赴基层乡村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对乡村有一个初步认识,同时具备一定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助力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发展的更长远。
3.强化乡村振兴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到基层到乡村就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沟通交流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等要求高,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所学不到的,需要有现实的实习实践才能获得,因此要加强校地合作,建设乡村振兴实习实践基地,让当代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农村、认识农业,为投身乡村振兴一线学习更多的本领。
参考文献:
[1]周方思.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策略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2,2(14):117-119.
[2]吴泳成,蔡冬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引导策略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2,28(03):35-39.
[3]夏青.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探讨——评《大学生农村创业指导与实践》[J].中国农业气象,2022,43(05):424.
[4]张文嘉.高校毕业生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2,13(16):118-120.
[5]李亚,刘峰.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9):273-275+283.
作者简介:
张振磊,中央财经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