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激励国有企业基层年轻干部担当作为的对策研究

卷宗
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年轻干部是改革发展的生力军,事关改革发展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更需要打造一支勇于担当作为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本文对年轻干部担当作为的必要性和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激励年轻干部担当作为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年轻干部;担当作为;对策措施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年轻干部更需要主动担当作为,发挥好生力军作用。

一、年轻干部担当作为的必要性分析

(一)担当作为是年轻干部的价值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作为好干部的重要标准,“敢于担当”是党中央对包括年轻干部在内的所有干部的要求,对于年轻干部而言,只有遵循这一标准,才能成为可堪大用、能担大任的栋梁之才。

(二)担当作为是年轻干部的使命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需要年轻干部薪火相传、接续奋斗,这也是年轻干部承担的历史使命。具体到基础国有企业来说,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质量控制、精益管理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难题,需要年轻干部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体现应有的责任担当。

(三)担当作为是年轻干部的优势所在。与年龄较大的干部相比,年轻干部比较有朝气、锐气,精力相对比较充沛,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比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这些都是年轻干部的内在特质和优势,为担当作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年轻干部在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动担当作为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部分年轻干部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深入,导致未能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工作责任心不强,把“不出错”作为完成工作的主要标准,导致做事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工作主动性不高,在开展工作时有“得过且过”的思想,缺乏主动担当作为的精神劲头。

(二)支撑担当作为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系统思维不够全面,更多时候立足本岗位思考问题,在全局观念、大局意识、科学决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专业能力需要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在专业能力上存在差距;多岗位锻炼不够,导致能力素质比较单一,对跨专业、跨领域工作的了解不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高,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缺少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团队合作能力需要提高,对个人与团队之间关系的处理需要改进。

(三)保障担当作为的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选拔手段不够丰富,对优秀干部的评价更多是以“定性”为主;激励手段针对性不强,现有考核、奖励等制度仍一定程度存在论资排辈、轮流坐庄等情况。容错纠错的空间较小,对年轻干部压担子不够;关心关爱不到位,对年轻干部的个人合理诉求、思想动态关注不够。

三、激励年轻干部担当作为的对策措施

(一)强化“三种认同”,增强担当作为的意识。一是强化思想上的认同。通过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抓好思想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三力”;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身边看得见的榜样,影响和带动年轻干部担当作为。二是强化组织上的认同。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宣贯,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年轻干部能够真正与企业同发展、共成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年轻干部易于接受的团建活动,引导年轻干部把工作交给自己,把自己交给组织。三是强化价值上的认同。加强正向引导与鼓励,增强年轻干部对工作的价值认同,促使其主动寻求担当作为;在党支部支委、党小组长等党内职务上安排一定比例由年轻干部担任,在重点工作任务、课题项目中给予年轻干部更多的机会、赋予更重的职责。

(二)搭建“两个平台”,提高担当作为的能力。搭建培训学习平台。实行学分制管理,并将学分与选拔使用、岗位调整等相挂钩,引导年轻干部主动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水平;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能力培训,建立与高校联合培养模式,促进年轻干部加快成长;创新培训学习平台,推行“网上讲堂”。搭建实践培养平台。实行重大项目年轻干部“牵头负责”,拿出一定比例项目在年轻干部中“揭榜挂帅”,并安排“导师”进行传帮带;实行多岗位锻炼,建立常态化轮岗交流制度机制,使年轻干部经受更多岗位的实践磨炼和考验;实行年轻干部跨单位交流,形成组织内部人力资源市场。

(三)完善“五项机制”,强化担当作为的保障。一是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机制。根据岗位序列的特点和胜任能力要求,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对年轻干部培养进行实时跟踪,引导年轻干部明确个人阶段性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二是完善选拔使用机制。畅通年轻干部的成长通道,建立业绩与品行、担当作为并重的选拔机制,使优秀人才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建立能上能下的动态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轻干部选拔任用、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优化年轻干部使用手段,梳理明确职责,防止流于形式。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实行分类考核,针对年轻干部的特点,探索完善实绩考核工作体系,增强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严格考核结果运用,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调动广大年轻干部的积极性;强化正向激励,在考核优秀等次评定、各类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增加一定数量或比例,定向用于年轻干部。四是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完善容错清单和程序,制定改革创新的标准流程,从制度上减少出错的概率;及时把握创新的过程,让有经验的干部为年轻干部把关;对已经发生的失误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帮助年轻干部汲取教训、改进提高。五是完善关心关爱机制。注重心理疏导,积极开展谈心谈话,倾听干部诉求,做好负面情绪疏导等工作,进一步增强年轻干部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J].求是,2022(03).

[2]黄雅丽.完善制度激励干部担当作为[J].党建研究,2017(04).

[3]陈文春陈婷.青年干部的认同复杂性表征及应对策略[J].党政干部学刊,2021(0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