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上下学期间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研究

卷宗
滕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副大队长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机动车保有量的提升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尤其是在城市小学上下学期间,学生较为集中,接送学生的家长多数以机动车的交通方式,造成学校周边交通事故率的上升,因此对上下学期间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研究,有利于优化校园周边的交通环境。

关键词:交通安全;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交通秩序

1上下学期间交通安全特性分析

1.1学生与驾驶员观察力分析

一般小学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大多数的学生身高不高,在观察周边交通情况时,视野受限,因此对于周边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也难以洞悉完全,尤其是许多司机驾驶车辆车速过快,学生无法及时发现周边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存在潜在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此外车辆驾驶员在车内的视野也并非特别良好,无论是车辆的高度、驾驶员的落座角度、车辆的A柱等影响,都会导致驾驶员无法彻底观察周边的交通环境,因此观察力也是不足的,极容易产生交通事故。

1.2学生安全意识分析

学生的身体发育不够成熟是一方面,由于是未成年人,对交通事故的阅历较少,个人难以判断出交通危险程度。此外学生的安全意识的提升主要依靠的是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口头教育或者是课堂上的教育宣传,甚至有些家长自身的交通安全意识也浅薄,闯红灯的行为也常有发生,因此学生的安全意识参差不齐,整体来说安全意识是薄弱的。

1.3学生不确定行为分析

通过对学校周边发生的交通事故原因分析,其中在穿越马路时,孩子突然的奔跑、肆意横穿和中途折返的行为所导致的交通事故致死人数占了总死亡人数的30.8%,通过这样的结果可以发现,学生由于活泼的行为,对周边事物的好奇心太强,所以集中注意观察身边交通安全风险的时间不足,突然间的行为造成驾驶员反应不及,从而造成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2交通安全协同综合治理方法研究

2.1政府主力引导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强政府功能的转变,由社会职能向服务型转变,政府在公共交通安全管理当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应当对公共交通安全发挥一定的带头作用。在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方面,政府可通过牵头成立专班,协调多个相关部门,划分各专班人员的责任和负责工作,理清职能避免职能交叉或者重复甚至是缺失,从而避免在治理过程中的空白问题。

2.2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上下学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治理问题绝非是一个主体即可完成的,涉及到政府、学生家长、车辆驾驶员等等,应该都要在治理方面协同参与,通过各个主体的自身需要与管理相结合,基于人人平等、尊重生命的原则来实现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和融合,一致将交通安全治理作为行动目标,这是政府、学校和家长共同的目标,通过各自的手段和力所能及的方法来保障上下学期间的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

2.3部门协调行动

上下学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不仅仅是要政府部门如交通警察部门、城市执法部门、规划部门和教育部门之间的协调共同行动,同时呢也要鼓励学生家长、学校的护岗志愿人员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共同积极参与进来,协同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更好的保障孩子上下学期间的交通安全。

3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措施研究

3.1错峰上下学

为了缓解学生上下学期间所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降低交通安全隐患,采用错峰上下学的方法是有效的。以小学为例,一般1-2年级认为是低年级,3-6年级认为是高年级,因此可以要求高年级和低年级的上学时间是一样的,但是改变它的放学时间,比如将低年级的学生放学时间在上午的时候可以提前10-20分钟,在下午放学的时候可以提前上20-30分钟,即可有效避免人流集中到达造成严重拥堵。

3.2交通安全设施设置

学校周边的交通安全设施是不可或缺的,既能保障交通秩序,也能提升交通安全,还能有效引导交通行为。在学校周边道路,可以在道路的中心线设置中央隔离护栏,防止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的随意穿行,护栏有效分隔对向行驶车流;可以在学校的出入口处施划黄色网格线,并配套安装违法停车抓拍监控设备,确保学校出入口的畅通,保障学生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同时也是保障消防通道的畅通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限时单向管理,比如放学时学校门前的市政道路采用单向管理,这样可以为接孩子的家长提供临时性的路边停车;可以在学校周边主要交叉口设置信号灯及电警抓拍系统,保障学生及家长过街交通安全,减少交叉口处的交通安全隐患。

3.3交通秩序管理

学校作为重点管理对象,其周边的交通管控力度也应当提升。高峰期间可以联系交通警察部门加强管理。对于早上、中午、晚上的上下学阶段可以加强护学工作,对于学校门口临时停放的机动车要发挥充分的引导作用,同时对接送孩子的非机动车也要指挥停放整齐避免乱停乱放,降低了停放的车辆数;学生马路的时候也可由交警来引导或者带领学生通过马路;此外在平峰的时候,交警部门也可围绕学校周边安排巡逻管控工作,对于学校周边道路的违法停车行为、非机动车逆向行驶行为等进行处罚纠正,规范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

3.4校车服务提升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小学是以家长接送为主,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上下学期间的交通问题,追根究底还是目前的校车服务水平的不足,一方面是运力问题,目前多数小学的校车配套是不足的,不能够将全部的学生一次性送回住所,另一方面是安全问题,目前对于校车接送学生的安全体系还需进一步研究,家长对于校车的放心程度不够产生的亲自接送学生行为,再者是学校对于学生安全的责任担当意识不够,多数学校以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为重要目标,放学以后学生离开校园孩子的安全责任进行了转移至家长,是一种担当意识不够的表现。总体来说,校车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研究提升。

4结语

国家经济的快速提升,以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升,许多城市的学校建设也越来越多,但都存在这样的上下学期间的交通问题。目前学校交通安全问题、交通秩序问题是学校乃至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通过一系列措施手段去解决或者去缓解这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分析了上下学期间交通安全的特性,提出了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以及部门协调行动的方法建议,在措施方面也提出了错峰上下学、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和研究校车服务体系的建议,对于上下学期间的交通安全问题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婷婷.社会转型期农村小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变迁研究——以X村为例[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1(03):63-71.

[2]马志忠.浅谈如何加强山区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J].道路交通管理,2020(04):4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