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新媒体背景下构建“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探究

卷宗
东北电力大学

摘要: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的同时,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新媒体普及的同时,当今广大大学生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心理压力和挑战,这在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构成了挑战的同时,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水平要求。在新媒体背景下,以提升学生“希望、自信、坚韧、积极”的心理资本为目标,立足学生需要,从心理育人的视角探究科学、系统、具有操作性与适用性的网络心理健康培育模式和方法体系,为学生的身心健康、自由全面发展奠定重要基础。此研究重点关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问题解决的对策,以及找到贴合当代大学生需求的心理健康具体化、系统化的培育模式和方法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旨在探讨如何基于新媒体背景下构建“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新媒体;三位一体;大学生

课题项目:基于新媒体背景下构建“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课题编号:J2326

引言:在当前信息时代,新媒体已经深刻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进行社交互动和学习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网民群里的主力军,占20%。他们的日常生活数字化程度高,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能力强,网络社交依赖性大等等。在这样的前提下,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到单独依靠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不符合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环境和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在面对学业压力、现实社交困扰等诸多问题时,很多大学生常常陷入心理健康的困境。因此,如何在这个背景下更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三位一体”

新媒体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构建了“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将线上微课、咨询互动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旨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第一要素——线上微课,通过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线上微课,研究人员针对大学生的需求,精心打造了“东电心理微课堂”。这一创新方法在新媒体背景下的重要意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也在悄然发生着变革。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线上学习已然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线上微课,顺应了这一趋势,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学习模式。线上微课为大学生提供了高度自主的学习体验。传统课堂上,学生需要根据课程表前往指定地点上课,而线上微课则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和时间安排进行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常常需要在课业、社交和其他活动之间找到平衡。线上微课的灵活性使得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减轻了课程压力,也为他们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其次,线上微课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知识被精心整合成短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出生动有趣的视觉效果。这种多媒体方式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内容。与传统教材相比,线上微课更能满足学生在娱乐化、互动性方面的需求,使学习过程更具吸引力和参与感。

“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第二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直播咨询互动平台,这一创新举措为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更贴近、更及时的方式和效果。

在新媒体背景下,直播成为了传递信息和互动交流的强有力工具。基于此,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播咨询互动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更直观、更具互动性的学习和咨询渠道。一方面直播咨询互动平台通过实时的互动讲解,将心理健康知识传达给大学生。这种实时性可以迅速地传递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而通过互动性,学生可以在直播过程中提问、互动,获得及时的解答和支持,从而增强了学习的效果和参与感。另一方面直播咨询互动平台能够紧密关注大学生的当下情境。大学生在不同阶段都可能面临不同的心理压力和挑战,如开学季的适应压力、毕业季的职业困惑等。通过定期的主题直播,针对性地传递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应对策略,使学生在特定时期获得更加有针对性的帮助,更易于理解和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播咨询互动平台在“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实时的互动性、针对性的主题和互联网语言的运用,它在新媒体时代下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提升提供了一条更加有效和可持续的路径。这种直播互动的方式不仅能够传达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参与,及时传递心理防护知识,用活的、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方法确保学生愿意听、听得懂、用得上,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温度。

最后,“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第三要素——实践行动,实现心理育人效果可视化。针对微课、直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开展心理沙龙、团体小组活动等落地行动。通过心理沙龙、团体小组活动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不仅限于理论的传递,更需要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实践和应用。学生更可以与他人分享经验、交流想法,进一步深化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团体小组活动则可以提供更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学生的参与也可以延伸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制作过程中,如心理剧的拍摄、心理团辅的参与等。通过参与制作过程,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心理健康知识,并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参与也能够增加学生的投入感和归属感,使他们更愿意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和实践。综上,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实际技能,增强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这种实践教育模式的开展可以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心理问题,实现全面的发展。

二、迎接挑战:新媒体时代下的“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展望

尽管“三位一体”模式具有积极的前景,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其一是在实施“三位一体”模式时,确保线上咨询的隐私性和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因为涉及到敏感的心理问题,学生可能会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因此,需要采取严格的隐私保护措施,包括加密通信、消息删除等,以确保学生的个人信息得到充分保护。其二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实践活动的设计,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往往受到活动本身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结合新媒体技术,设计更具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在未来,基于新媒体背景下的“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广阔的前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模式可以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新媒体技术也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互动方式,增强教育模式的吸引力和实用性。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使教育模式能够真正发挥其潜力,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将“线上微课+咨询互动+实践行动”纳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有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创新和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为大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心理健康支持。虽然这一模式有望在新媒体时代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持续改进和优化该模式。

参考文献

[1]艾琳.教学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2(6):4.

[2]周洁美慧.新媒体背景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22,27(1):5.

[3]黄捷畅,王静远,陈宇瀚.新媒体背景下依托易班平台构建"三位一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J].教育观察,2020,009(009).

[4]郭彦霞.基于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改革[J].职业,2016(6).

[5]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现存问题与发展趋势——基于对湖南省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认知与需求的调查[J].社会科学Ⅱ辑,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20(03).

作者简介

张福绪(1993.03—) 男,汉族,吉林省榆树市,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张妍(1993.08—)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