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矛盾及对策
[摘 要:校园组织结构要素和谐发展是高校稳定的基础,大学生们在性格、价值观、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地域等方面的差异,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宿舍人际关系。宿舍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宿舍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高校是否能和谐发展,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被大学生以及高校辅导员认为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矛盾的原因,提出对策,从而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的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矛盾;对策]
大学阶段是人生个性心理品质逐渐成熟的阶段,也是社会化情感渴求的发展时期。和睦的宿舍人际关系,是心理的必然需求,一个和睦的宿舍关系像和谐稳定的家庭一样重要,是心理释压的场所。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在宿舍中的活动时间除去睡眠时间,每天仍有超过4个小时在宿舍活动,可见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宿舍经历过关系紧张时期或者正在出现矛盾。宿舍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普遍心理诉求。在分析产生不和谐宿舍人际关系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对策。
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冲突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产生冲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打扰舍友休息、干扰舍友学习、怀疑舍友拿了自己的东西、被人排挤、地域生活习惯不同等等,这些人际关系问题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有些大学生表现出不愿意回宿舍住宿,失眠烦躁,心情抑郁,甚至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最糟糕的是走向轻生或是发生恶性报复等。究其愿意,主要源于一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为中心思想的存在
目前在校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家庭成员结构单一,大多数大学生没有与多人或是同龄人共居一室生活的经验,而这种非常紧密的接触显然就会由此产生一些摩擦。但是面对这些突然摩擦,许多学生都会有一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来看待或者处理。有人习惯熬夜,令别人难以入睡;还有人喜欢交际,常常打电话打到半夜,影响舍友休息;打扫卫生也是难题,开学时大家排好了值日表,但总有人不遵守,这种自我中心的思想是宿舍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
(二)自卑与自傲心理
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高考成绩、交际能力等都存在差异,学生如果把握不当,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备或者自傲的心理。自卑心理,如家庭贫困的学生,他们看到同宿舍同学都用高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穿着名牌等,如果心理自我调整,产生失衡情绪,从而引起自卑心理,有些还会相应出现虚荣心理,攀比心理或者嫉妒心理等,引发网络借贷等问题。而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可能产生自傲心理,当然这种条件较好主要来源于自己的主观感受,有些学生有一种对自己的能力、条件、相貌等等感到非常自信,这种自信心态如果没有能调整好,也可能掉进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自大与自傲,甚至形成自恋的人格。
(三)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大学生从依赖父母、老师的中学生变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由人,在为人处事方缺乏经验和技巧,再遇到矛盾或者冲突时,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或者凭感觉处理,不能合理解决。例如“很想和舍友交流,但是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当舍友对我有误会,我不知道怎么处理”等问题,都反映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所以,当有宿舍矛盾发生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都感到很无助,想改变现状,却不知道从那里着手,从而激化宿舍矛盾。
二、处理好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建议
大学生宿舍存在矛盾也是正常现象,但矛盾为何会激化甚至长期化,很多宿舍矛盾看起来都是小事,但日积月累,就会激化矛盾。加之大家相处时间越长,怨气积攒,宿舍矛盾就容易固化。
当宿舍出现矛盾,大学生应该积极化解,而不是互相置气,那种认为退一步是丢面子的想法是错误的,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而且只会让矛盾越来越大。此外,大学生也应该客观评价自己和别人,要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对舍友的缺点也应及时指出。大学生来到学校,是共同学习进步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样适用于学生宿舍,要避免消极影响,就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增强宿舍凝聚力。
(一)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文体活动,增强宿舍凝聚力,创造良好的宿舍文化。开展以寝室为单位的文体活动、宿舍美化比赛等,既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增强舍友的感情和团结协作意识,让学生对宿舍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相互理解、以诚待人。
在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中,真诚与否是评价同学之间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的重要因素,同学相互间的理解、尊重是以真诚相待为基础。真诚相待是双方相互依赖的前提,决定了宿舍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谎言不可能永远地隐瞒,一旦被拆穿,就是对人际关系最大的伤害。
(三)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大学生在宿舍生活中,舍友之间应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大学生正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理解,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与肯定。从新生入学便开始培养和完善他们的人格健康,引导他们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定位,树立大学生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生活品质。
(四)培养宿舍成员之间的心理互容
心理互容是指指在正确认识,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基础上,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求同存异,宽容相待,消除心理交际的障碍,增进宿舍成员之间的友谊。
(五)倡导宿舍成员之间的互助精神
患难识知己,逆境见真情。当宿舍成员遇到困难和挫败时,是对人际关系最为敏感的时期,是最需要朋友鼓舞、支持和安慰的时候。宿舍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帮助别人的同时,还能深化和完善自己。
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所以,能够创造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促进作用。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会给大学生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撑,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摆脱困扰,积极生活。
参考文献
[1]党清秀,李英,张宝山.不同类型人际关系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自尊和性别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01).
[2]吴冬华.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处理策略及影响机制[J].当代青年研究,2014(06).
[3]段东园,程琪,张学民,等.中学生消极人际关系、焦虑、暴力媒体接触程度和攻击行为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02).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