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中国地名·工程与建筑
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市 518000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简单理解就是指建设该工程所花费的经济成本,它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运营投资的效益情况,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所有的参建单位都会根据项目管理的目标来追求工程造价的最理想化效益,确保项目合作建设期间达到“共赢”效果。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影响工程造价失控的要素成因进行了分析,而后根据问题原因提出了对应的造价管理控制对策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工程管理行业人员带来一些理论帮助。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失控;造价管理控制;对策措施

前言:以往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中,正是因为成本造价的管理环节存在缺位或真空,导致工程项目超支失控问题,严重时甚至会使工程建设进度受到严重影响,例如因工程款结算拨付不及时,因停工瘫痪而延误工程项目的最佳投资时机。所以说,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要避免工程项目的投资超出限额,使工程项目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配置花费更符合理想预期。

1.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与要素分析

1.1市场材料的价格波动。首先第一点问题在于造价管理的方法选择不够科学,常见于一些以“定额法”来计算工程造价概算的工程项目中,此类项目在初期做出项目投资概算后往往会出现超支预算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市场还受到地区物价、市场政策的影响,因此工程建设活动开展时期的物料、人工以及机械租赁等大宗费用支出项目的实时物价经常会与套用的定额标准产生极大出入,严重时甚至会超出定额标准单价的7%-15%[1]。此类造价管理问题最终会导致工程项目出现资金链断供问题,或者是因临时性采购项目过多而影响最终施工进度。

1.2预算编制不够具体完善。第二点问题在于预算编制环节本身存在疏漏,预算编制是指专门针对工程预算收支活动而进行的一系列拟定、组织、计划与确定的过程,它在整个工程项目造价成本的管控工作中起着绝对的指导参考作用。而预算编制不完善的问题则重点体现在如下多个方面:一是造价内容的遗漏,部分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编制预算时由于对工程性质与建设内容了解不多,因此在一些隐蔽施工或子部分部附属工程施工中很容易出现造价成本项漏算的问题。二是预算虚增套高的问题,部分施工单位为了确保竞标优势,往往会不断压缩成本预算先以较低价格中标,而后再以增设成本项的方法来提高利润,这种方法也会使得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脱离目标控制,出现超支预算的问题。

1.3工程变更内容较多。第三点是工程变更带来的造价成本失控问题,工程变更在实际施工建设期间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设计变更;二是工程签证。其中设计变更是指施工过程中因出现新的质量目标或新的建设需求而相应产生的设计修改内容,通常情况下继续执行新的设计变更内容,往往需要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单,或者是由施工单位出具原设计单位签字审批的技术洽商单。而工程签证则是指施工承包单位就施工预算图纸中未出现的实际施工内容所办理的一种签证,例如因施工现场的环境要求不满足原方案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而实际施工组织的过程中若是选择新的技术方案,就会产生其它额外的成本费用支出[2]。无论是设计变更还是签证变更,都会导致工程项目成本有增无减,因产生新的支出项而脱离原定的造价管控目标,所以在进行工程变更时厘清变更责任,分析签证变更的原因,筛除不符合工程建设预期的变更内容,也是工程成本造价控制的必需手段。

2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水平的对策措施

2.1降低价格波动风险。应当结合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的性质,尽可能地应用清单计价法的管理新模式。在这种计价模式下,建设单位会将全部的工程以价格清单的形式在市场环境下进行适度公开,而后以投标人的自主报价或双方协商结果为基础签订一份合同价款。接着再工程竣工结算等涉及工程预算支出的环节,都可以使用工程量清单来罗列所有的造价成本项,例如分部分项的工程费、规费、税金以及材料费用、项目措施费等。相比于以往的“定额法”成本管控方法来说,清单计价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建设单位了解建材、施工机械与人工费用的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形成自己的“定额库”,以便后续开展同性质工程建设项目时,可作为实用的经验参考;二是便于市场风险的合理分摊,通过工程量清单签订的报价合同,不仅可以使在材料质与量方面具有优势的投标单位优势发挥至极致,同时还能够将成本项受到市场价格影响的不利因素控制在最小限度,利于后续的工程索赔控制与标底管理。

其次是要做好成本价格的超前预测,应当根据工程项目中按照用量由高至低的顺序区分优先级地进行成本价格预测。例如混凝土、钢筋材料、砖砌材料、贴铺材料等,这显然需要造价人员在进行造价编制前先通过一系列市场调研活动来掌握材料变动情况。但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来看,部分地区的施工人力资源价格以及一些需要专门定制型号的材料价格经常会出现较大波动,所以为了使造价预算结果与实际更加相符一致,还需要进行造价编制时预留出10%-15%工程总价来作为弹性额度,一旦出现超支预算先行可以支出弹性预留,避免工程的工期进度受到影响[3]

2.2提高造价编制质量。首先是要在造价编制时利用好外业勘测工作成果,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离不开条形工程量的计算,例如在编制各层实体施工内容时,不仅要考虑到净长线的同时,更要考虑到满堂红基础梁、相交梁与间隔量之间的扣减问题。除此以外在计算工程量时,还应当结合外业勘测数据,避免出现因标高有误、地质勘察资料不准或料源运距失真失准而给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带来额外的风险问题。

其次是缩短补编工作的频率,补编工作是指初期造价编制方案成型后,造价工程师利用专业的工程建模软件与定价计价软件来检验造价精准度的过程,在进行补编工作时应当重视BIM工程模型、鲁班工程软件等新技术体系的应用,同时还应当结合地区关于建设项目的计价标准与规章政策,建立与工程量清单相关的造价编制体系,避免工程成本项的计量核算出现歧义。

最后是应当严格遵循“量准价实”原则,首先是通用措施项目的费用计量问题,在编制造价预算时应当结合施工性质与工期进度安排,将冬季和雨季施工、夜间施工、检验试验费、已完工段养护以及机械设备维护等容易被遗漏忽略的无形造价成本全部列入支出清单内进行计量;其次是专业措施项目费用的计量,例如施工项目中砌筑、浇捣与装饰施工的脚手架,或者是不同容载量的垂直运输设备,各类大型机械设备的进场,应当以单独列支的形式表示出来,以避免专业措施项目费用出现重复计费、口径不一致或少计漏计的问题。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行业之所以可以蓬勃发展,其根本原因正在于其高项目效益的特性,而想要在经济飞速增长的今天,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高低需要受到多种影响而出现超支预算问题。因此需要相关造价管理人员不断反思造价管理工作问题,从推行“清单计价”、提高造价成本编制质量与减少工程变更三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得到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罗容. 市政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J]. 四川建材,2022,48(06):201-202.

[2]冯驰,朋茜,黄海. 沿海高速公路工程造价影响因素与有效控制措施研究[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10):174-176.

[3]赵云山. 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 散装水泥,2022,(02):67-6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