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逐渐成为了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践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式。高中地理教学秉持着对于学生地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了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创新化的教学方式来落实教学目标,革新策略,增强地理教学的效率。问题式教学作为地理教学创新模式的重要突破口,在实际的教学情境及教学方法的创设、实施上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更需要教师积极地实践与探索,以增强问题式教学的效果。本文针对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探讨问题式教学的有效应用策略,进一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引言
问题式教学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能够通过问题设计的方式为教学带来更多的讨论与探索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不断地自主思考与相互讨论来逐步加深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并掌握技能技巧的运用方式,大大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问题式教学应用于不同教学阶段,能够增强问题式教学的应用效率,同时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一、提升课前预习的自主性,增强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问题式教学应用于课前预习阶段,通过问题的设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的发展。学生的预习过程是一个通过自主发现、初步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阶段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地学习与探索逐步积累学习经验、掌握学习技巧,并从不断的尝试、享受探索过程中获取经验,促进学生更乐于开展自主预习,并帮助学生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与问题的深度讨论、解决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深度挖掘教学材料与教学资源,以课程内容作为主要引导来设置问题教学的方案,并帮助学生根据问题的内容、结合教学目标,自主设计预习任务及知识技能的学习任务,并记录预习过程中提出、探索、解决的问题,保留存在疑问的问题到课堂与教师及同学进行讨论,通过自主预习的过程逐步培养起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与技巧。
例如,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中《地质灾害》的预习过程中,学生在预习后会产生一些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如: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是否与地球内部的结构有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关系?又如:在《地球的圈层结构》中已经学习了圈层划分的情况,那么它和地质灾害的形成是不是有必然的关系?有没有特殊的情况?这些问题引导着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探索,同时也对已经学习并掌握的知识进行了有效的回顾,让学生向着更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探索。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的更多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并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更好地交流沟通。问题式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学生课前充分的自主预习与学习准备有着紧密的联系,是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与范围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预习,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及深入学习。
二、课堂中重点内容的深入解析
学生通过自主预习的阶段已经对一部分知识内容产生认识,并尝试以自己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解决。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也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对问题有着更多的解决策略与方案。但对于有一定困难的问题,或知识内容较为复杂的问题、有特殊性的问题学生仍无法以自己的能力进行有效的解决,仍需要教师的讲解和点播。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进行问题的再次探索与分析,将自主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小组成员进行进一步地讨论,尝试解决问题,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重点讲解的问题或学生在成果展示阶段存在的问题、缺点等,教师则可以进行启发式的指导,通过方向的指引以及重点知识内容的点播,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问题解决思路及方向,并逐步进行深入地探索。同时,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内容之后,还可以进行进一步地拓展与深化,将知识内容的结构进行深层地拓展,学生构建更为完善、广泛的知识结构。
例如,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已经掌握了乡村与城镇的空间设计特点及功能分区,同时也利用自主地思考与探索,寻找到了一定的空间结构利用的意义。但是,对于城镇主要功能区的区位要求及成因这一类的问题却无法深入地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际的城镇功能区的区位功能以及要求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如:香港的中高级居住区和低级居住区的区位功能及其形成原因,结合香港的空间以及人口特点进行深层分析,让学生能够通过实例了解香港的高级居住区的分布主要以城镇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而低级居住区则主要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从而根据地理位置及空间特点得出结论:在位置上,高级居住区与低级居住区出现背向发展的趋势。
三、以课堂的整体总结、评价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及范围
问题式教学在总结及评价阶段除了对学习成果及学生解决问题的程度进行总结、点评之外,对于学生探索知识的技能、技巧的提升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与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总结阶段,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并需要教师以客观、科学的评论方式,以积极促进探索的主旨思路进行总结、评价,让学生能够保持积极探索的热情,并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开展自主探究。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促进学生的深入探索,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利用正确的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自身的认识与反思,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黄东阳. 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 求知导刊, 2017(36):1.
[2] 史玲玲.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3] 余维. 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学习:中, 20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