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广西环江毛南族非遗花竹帽的传承与发展新趋势+自媒体营销的研究
摘 要:近年来,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有了一定的增强,但明显力度还不够,为了使国家的非遗传统能够真正的“走出去”,加快传承非遗文化,增强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本文就着广西环江毛南族南族花竹帽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将资金和创新力引进传统手工竹编工艺这个产业,将非遗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通过技术创新开发产品,结合互联网自媒体推广销售来不断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一方面保护了非遗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贯彻乡村振兴的政策,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毛南族;非遗;花竹帽;传承;自媒体营销
一、广西环江毛南族花竹帽概述
1.南族简介
毛南族是广西土著民族之一,由先秦时“百越”的一支,隋唐时的“僚人”发展而来。1956年12月被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称“毛难族”,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毛南族”,并于1987年1 1月28日正式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族是全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全国约有10万人,其中环江境内约6万人,主要聚居在上南、中南、下南“三南”地区。
毛南族有本民族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毛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毛南族的还愿仪式(毛南语叫“肥套”)至今仍保留着近乎完整原生态文化形态;花竹帽(毛南语叫“顶卡花”)是毛南族手工竹编精品,是男女青年的定情信物;分龙节(毛南语叫“肥庙”)是毛南族一年一度特有的传统节日,主要是祭祀神灵与祖先,节庆包含着诸多毛南族文化元素,隆重而热烈;毛南族石雕木雕、银器铁器、织锦刺绣等工艺精湛;铜鼓铸造始于宋代;南菜牛、香猪等“五香”食品是县内重要农特产,饮誉区内外。
2.花竹帽简介
花竹帽,毛南语叫“顶卡花”。是以当地特有的金竹、墨竹破成竹篾,精心编织而成,花竹帽造型精美,工艺精制,工序复杂。毛南族历史上,花竹帽是青年男女定情信物,女子出嫁必不可少的首选嫁妆,也是毛南人馈赠嘉宾的珍贵礼物。既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更是毛南族人世代良俗文化的标志。由于花竹帽工艺复杂,没有文字记录与图片记载,历代全靠老工艺匠人在戚系或嫡系亲属间口头传授与示范编织。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于2011年5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花竹帽的编织技艺
毛南族花竹帽,是供毛南族妇女当雨具用的一种精美的手工艺品。毛南族称花竹帽为“顶卡花”,即在帽底编织花纹的意思。该花竹帽是用当地盛产的金丝竹和墨竹篾子精心编织而成的,整个编织技艺流程:选篾、制篾、上模、结形、编织、填衬定、整合、勒边、护顶、涂刷桐油料、成品。花竹帽里,巧匠们独具匠心地用黑竹蔑编织出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如连心结、吉祥鸟、花开四季、鱼跳龙等寓意深远的图案,为花竹帽增添了丰富的内涵。最小的花竹帽直径仅有十五厘米,是毛南族姑娘斜戴在发酱旁边做装饰品使用,增添了女性柔和之美。
4.花竹帽的文化价值
一是传统技艺研究价值。花竹帽保护具有直接的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价值。花竹帽借助帽模将铜鼓与圆锥两种形状浑然地结合为一体,设计十分巧妙,又按阴阳对应将帽盖、内衬和帽底紧密扣合,结构十分严谨,整体制作具有较高的技艺研究价值。
二是文化发掘价值。花竹帽本身蕴含着美丽动人的古代爱情故事:毛南女子爱上一位勤劳慧巧的青年,青年亦愿与毛南女子永结同心,既反映了毛南族女性追求恋爱自由和崇尚勤劳慧巧的择偶观念,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使花竹帽闪耀着“劳动光荣,真爱幸福”的思想光芒,令人睹物思教,获益匪浅。而花竹帽的造型、结构、图纹、色彩则折射了方园相伴、奇正相合、阴阳相生的“和谐”哲理与古代信仰理念,给人以技艺文化的深层启迪。
三是传统良俗价值。由于花竹帽独特技艺与花竹帽动人故事的双重承截,毛南族人民整体认同花竹帽的特定内涵,形成了优良婚俗:即青年女子出嫁之时,花竹帽是必不可少的首选嫁妆,它既是荣誉与祝福的象征,更是勤劳和真爱的激励。毛南族人民素以花竹帽为标志而教育青年人弘扬勤劳与真挚、智慧、诚信的优良传统,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四是美学鉴赏价值。花竹帽还具有引人注目的美学鉴赏价值,其秀美玲珑的外观、简洁奇妙的图案,精巧细致的编织和严谨吻合的结构以及金墨分明的对比基色,都给人以赏心悦目和美伦美涣的审美享受。
五是经济实用价值。因花竹帽技艺要求高,技术性强,编织不易,又具有相当的文化与美学内涵,且能编者极少,人们得者自珍。同时,花竹帽还有遮阳、挡雨、装饰、陈列和礼赠、纪念等价值。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于2011年6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花竹帽的现状
1.花竹帽的传承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雨伞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件,目前只有极少数毛南族人以花竹帽作为雨具来使用,从而致使花竹帽作为雨具的实用功能逐渐丧失。花竹帽在毛南族传统文化中是男女相爱的定情之物,也是婚嫁的必需品,但由于社会层次的提升,让花竹帽从婚嫁礼品的首选项、必选项逐渐被现代化的家用电器以及家具所取代。现今,花竹帽的使用常常被毛南族人作为馈赠客人的珍贵礼物、舞台表演的道具来使用或者作为毛南族传统手工艺作品来进行珍藏。毛南族对于花竹帽价值倾向的改变也间接导致了编织花竹帽的传统手工艺匠人数量的急剧缩减,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往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形式,不愿意花费时间在花竹帽工艺的传承之中而让其工艺的延续难以维系。
2.花竹帽的工艺现状
当前毛南族传统手工艺的数量不断递减,主体表现为工艺传承的减少与消费人群的减少,并且由于时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而致使传统手工艺制作中的技巧、材料、习俗、用途等都在逐渐发生改变,最终让蕴含古老历史文化与民族特色的手工艺产生异变。上述异变同样也在花竹帽技艺传承中有所呈现,例如花竹帽的材料、模具以及编织技法。毛南族原先编织花竹帽的材料主要是当地的墨竹与金竹,两色竹片编织,相互映衬所形成的纹样款式多样,但由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墨竹逐渐消失或极为少见且发育不良,故此毛南族人常将金竹用现代化工染色剂染色后再进行编织编织花竹帽的模具同样也随着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而发生改变,由原先的木质帽模、支架一体化,到现在以木质、钢材结合的可调节的螺丝装配型,变得更加便捷灵活。此外花竹帽的编织技法也发生了改变,帽箍与帽子内外两层的固定形式由原先的蔑片扣压法变成由四股绳线来进行扎绑固定,减少了编织工序与繁复程度。
三、花竹帽项目的前景预测
我国历史源远长久、文化博大精深,非遗手工艺品大多发端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见证与外在载体。正因如此,广西环江毛南族非遗项目的花竹帽地域色彩浓厚,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工艺品的高雅时尚特点迥乎不同。花竹帽的编织技艺较特殊,采用的是纯手工工艺。在这个追求个性和返璞归真的快消费、快节奏社会,这种手工艺生产企业发展存在很大的潜力,市场商机无限。同时,非遗手工艺品的买卖大多数发生在旅游胜地。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近些年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大涨。借助于旅游业这一行业发展的辐射效应,未来市场上对非遗手工艺品的需求将呈增长趋势。
四、花竹帽项目的商业模式
1.网络电商商业模式
第一,建立好“非遗+互联网”销售平台,将所生产的竹编产品通过网络渠道在线进行销售,可以省去了实体店以及运营的成本费用;第二,让消费者可以在不同的产品之间比较,比在实体店购买更加节省时间,还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第三,利用大数据网络建立一个专门的顾客反馈信息系统,及时获取顾客的对产品和服务的评价,顾客的挑剔和负面反馈,是我们产品和服务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利于我们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
2.直销模式
对所生产好的竹编制品在旅游区直接销售,去掉中间商,降低竹编制品生产的流通环节成本,使生产商能够保证更高的利润的同时,让消费者的利益得到最大化。还能使我们的生产商与消费者进行良好的互动,使团队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从而加强创新,改进产品。
3.附加产业模式
非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借助传统宣传模式与新媒介结合,在线上线下做好宣传工作,同时与旅行社进行合作,当团队游客来旅游购买纪念品时,旅行社带领游客到我们非遗产品的门面来让游客自行进行挑选,这样既销售了我们的产品也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4.分销模式
通过自身的实体店销售竹编制品,在产品中配上自己品牌的logo,顾客购买也可以为我们的产品打广告,扩大销售规模的同时也增加品牌的影响力;与一些旅游景区卖旅游纪念品较有影响力的店面进行合作,利用其品牌的影响力来更好的为自身取得更大的宣传效果,而且与多个合作可以形成规模效应,盈利宣传齐头并进。
五、花竹帽项目的营销策略
1.主要目标客户群
(1)投资商:准备把资金注入毛南族花竹帽项目,使其能够批量生产,并大量投入市场。
(2)分销商:自身并不具备能投资并大批量生产某种“非遗手工”产品的能力,但具备市场销售能力,可以帮助“非遗手工”项目的产品直接进行销售。
(3)个体爱好者:不具备专业的市场销售能力,但因为自身的爱好或研究等原因,愿意通过自己的方式将“非遗手工”项目推广出去。
(4)团体采购:根据产品礼品类属性,在企业年会、机构论坛、单位福利、组织赠礼等均可依据团体需求,定制产品。
2.产品策略
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竹编创意装饰物(如灯笼)、竹编实用工具(竹编扇子、水果篮子等)和竹编服装配饰物(如幸福花竹帽、竹编包包等)。这些素雅的用具都是在人们的日常须要中应运而生的,适度的装饰,外形简单大方,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淳朴的品格,对竹编产品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总体来说竹编制品有很强的的实用性、耐用性和艺术价值。
3.定价策略
(1)互联网销售的商品一般要比传统市场销售渠道费用要低,所以一般要采取低价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快速的打开网络市场,在新媒体中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
(2)除了低价策略,在必要时段可采取刺激性定价策略,培养技术人员,提升竹编工艺品的质量以及新颖性,在艺术展会上可通过拍卖的方式进行销售,同时扩大知名度,进而得到产品的宣传。
4.网络营销策略
(1)线上营销
利用互联网自媒体推广销售,如人人网、微信等社交平台,建立公众账号,通过身边资源掌握高校及商家动态,发现需求。寻找微信、抖音、快手、微博等社交平台好友和粉丝多的用户帮助推广产品。
(2)线下营销
在民宿、酒店、民族特色餐厅、旅游景区张贴海报,展示广西环江毛南族特色竹编制品,客人可以直接通过销售平台购买手工艺品。还可以充分利用地铁、公交站台的灯箱广告等平面广告形式来进行产品宣传,增加宣传力度。
六、结语
花竹帽是环江毛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现在文创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我们将花竹帽编织技艺与旅游业相结合,继续传承非遗花竹帽的艺术文化,再加以创新,使之继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让更多的人知道花竹帽,了解其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吕洁,徐昕,吴桂清.毛南族花竹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04):18-20+46.
[2]吴兴帜,罗沁仪.手工艺遗产保护传承研究:回顾与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56-62.
[3]张纬,熊嘉芝,张芷蔧.传承人创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6):109-111.
[4]李华成.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之完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1-85.
[5]贾玎.旅游企业财务管理[M].上海:复旦
[6]吕洁.毛南族花竹帽纺织工艺及文化功能考察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01)
作者简介:覃冬梅(1997.10-)女,壮族,广西贺州,桂林旅游学院酒店管理学院2017级本科生,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广西少数民族非遗手工传承新趋势的文创+自媒体营销,项目编号:201911837028)负责人。
陈蜀花,(1967.2-)女,瑶族,广西恭城,桂林旅游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经济,酒店管理。大创项目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