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微信对南昌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信行现况调查及干预研究
摘要:目的:调查研究公共场所不同从业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面简称新冠)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开展新冠病毒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探讨针对该人群的干预策略;方法:基于微信健康传播设计健康干预方案,并应用“微信健康传播+知信行培训”模式,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选择公共场所从业人员40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00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实验组采用问卷星手机微信实施“微信健康传播+知信行培训”进行新冠知识健康教育干预,3个月后比较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知晓率、健康态度持有率、健康行为实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5个知识点知晓率、4种健康态度持有率、5种健康行为实践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微信健康传播+知信行培训”健康促进干预模式是一种有效社区新冠传染病干预模式,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微信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知信行现况调查 干预研究
【中图分类号】 R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0--02
第一作者简介:胡玉城,男,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流行病学统计
新型冠状病毒自2019年12月在湖北武汉发现以来,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截止2020年底,中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7071例,累计死亡4634例,世界确诊病例81475053,累计死亡1798050),目前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它的流行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还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影响,目前新冠病毒有极强的传播力和致病力[3],尤其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带来大面积的流行和爆发[4] ,而从业人员作为在场所长时间工作,对新冠的流行和暴发有极大的管理意义,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微信健康传播+知信行培训”健康促进[5]干预模式的建立,有极大的社会意义。为探索基该模式的干预效果,于2021年1月-12月在辖区内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新冠知识与行为的调查问卷调查,并就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研究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自愿参加本项研究,并知情同意;②性别、民族不限;③年龄18-65岁;④能够使用手机微信并能随身携带,可阅读手机微信;⑤无交流和认知障碍;
抽样及分组方法 以南昌市西湖区为研究现场,按东西南北中四个位置随机抽取200户公共场所,从这200户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按纳入标准筛选,每户2人,选择符合标准的志愿者400人,选满为止。筛选合格的志愿者按照入选的先后顺序被分配一个随机编码,即志愿者随机编码X,志愿者随机编码X001-X400.X001为对照组的第一个研究对象,X003为对照组的第二个研究对象,X005,X007…XN+1=Xn+2,以此方法确定对照组研究对象,X002为实验组的第一个研究对象,X004为实验组的第二个研究对象,X006,X008…Xm+1=Xm+2,以此方法确定实验组,按照上述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共2组,各200人,2组在性别、年龄、学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基线调查 以WHO、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相关规范为依据,参考有关资料自行设计《南昌市西湖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1)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其他疾病现病史等);(2)新冠病毒肺炎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健康态度、健康行为实践情况(如戴口罩、请洗手、居室通风等);(3)获得新冠肺炎疾病相关知识途径;(4)新冠肺炎患病后求医行为;
1.2.2 实验组干预 基线调查结束后对其知信行技能培训,为期2个月,定期举办关于新冠肺炎防治、健康态度、健康行为以及新冠肺炎最新动态等相关知识培训,针对调查问卷中研究对象对新冠知识的缺失情况,现场开展新冠肺炎知信行培训,现场开展新冠肺炎防护技能培训,如现场示范N95口罩的佩戴方法,洗手五步法、新冠肺炎的消毒方法和通风方式等,统一发放新冠肺炎防护用品,如N95口罩等,在发放过程中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规范其口罩使用方式,消毒方法和洗手五步法等,同时发放新冠肺炎健康教育资料(如宣传画、小折页),组织观看新冠分院防治光盘等。培训结束后再实施为期一个月的新冠防治信息微信教育,参考国家权威新冠防治指南和方案,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商讨设置制作微信内容,微信内容包括新冠相关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以及新冠肺炎最新动态等,每条微信控制再40-140字内,每周1-2条短信,持续发送一个月,由具有良好沟通技能的工作人员进行电话回访,固定负者研究对象,分别发送统一制定的内容,及时查看实验对象回复的信息和咨询的问题,24小时内给予答复,定期对实验组人员电话回访,课题人员定期凿开会议通报进展情况,协商解决遇到的问题。
1.2.3 开展干预后调查 干预结束后对所有研究对象开展与基线调查内容和方法相同的问卷调查。
1.2.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收集的全部数据和资料经复核无误后,由专人输入电脑,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对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新冠知识、态度、行为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统计推断采用t检验、卡方(x2)检验进行,所有数据分析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研究对象共400人,对照组失访13人,实验组失访9人,共计失访22人,包括错号、空号、关机、换号等,占5.5%,有效378人,有效率94.5%,其中男性184人(48.67%),女性194人(51.33%,平均年龄(33.2±12.3)岁,两组性别、年龄、学历之间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新冠肺炎知识知晓率 对照组干预前后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前后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干预前主要临床表现,传染源、传播途径、转归和预防措施五个知识点的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进行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在主要临床表现等5个知识点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12=10.199,p<0.01;χ22=13.597,p<0.01;χ32=59.891,p<0.01;χ42=61.520,p<0.01;χ52=51.564,p<0.01)。
2.3 新冠肺炎健康态度持有率 两个组的新冠肺炎健康态度持有情况见表2,统计结果表明,干预前两个组的新冠肺炎健康态度持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对比发现,对新冠的心理态度方面,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持有害怕的比例基本持平(p>0.05),但持有非常害怕态度的比例呈明显下降(χ2=15.620,p<0.05),对新冠肺炎知识和流行现状的关注度方面,干预前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19,p<0.05),自己或家人出现新冠症状时,干预前选择去发热门诊就诊最多(56.6%),自行服药的仅(2.5%),干预后实验组选择去发热门诊就诊最多(86.4%),自行服药的最少(1.2%),实验组对参加健康教育持愿意态度比例干预后有了明显提高(χ2=12.511,p<0.05)
2.4新冠肺炎健康行为实践率 干预前两组人群在保持居室自然通风,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增加营养与户外活动、外出戴口罩、常洗手5个方面的行为实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实践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将干预后两组进行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在保持自然通风等5种健康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12=72.515,p<0.05;χ22=36.439,p<0.05;χ32=50.153,p<0.01;χ42=22.306,p<0.01;χ52=44.998,p<0.01),实验组除外出戴口罩实践率外,其他行为实践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12=5.528,p<0.05;χ22=5.020,p<0.05;χ32=5.196,p<0.01;χ42=4.111,p<0.01).
3 讨论
健康教育作为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环节[6],能够促使人们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阻断传播途径,进而遏制传染病传播[7],本调查表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新冠的关注度较高[8],对新冠知识有较高的知晓率,对个人防控措施有了较高的认知度,本研究通过为期3个月的干预和电话回访研究,旨在了解“微信健康传播+知信行培训”干预模式在新冠肺炎防治等呼吸道传染病的社区防治中干预效果差别[9] ,从知晓率、健康态度持有率、健康行为实践率三个方面对该干预模式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微信健康传播+知信行培训”干预模式在知识点知晓率、健康状况持有情况、健康行为实践情况的效果对比对照组改善比较明显。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将“微信健康传播+知信行培训”干预模式导入社区呼吸道传染病防治中是一种有效方式,而且从新冠肺炎防治中社会层面的物力、人力、组织来看,优势比较显著,这也和微信在当下社区传播特点有关。
参考文献:
凌馨 冲击,难题,启示——写在新冠疫情“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布百日之际.中国产经.2020,11,59-62
徐鑫森,李化 社会治理共同体视角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问题研究.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0,(19)05,17-20+25
杜建材,杨艺,赵建华,赵瑜,刘元 宁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力及发病趋势拟合预测研究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0(31)06,6-9
姚璇,刘小泉,熊进峰,黄晓波等 一起新冠肺炎暴发地终末消毒措施及效果评价 中国消毒学杂志,2021,38(01)16-18
曹黎,庄润森,韩铁光,张媛等 健康促进企业员工新冠肺炎健康素养状况调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21(16)03,283-286
熊俊勇等,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7,72-73
石文惠,沈丹洋,苏玉娟,马吉祥等 健康生活方式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国公共卫生,2020,(36)12,1690-1692
陈璟浩,陈美合,曾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国网民关注度分析——基于新冠肺炎网络舆情分析,现代情报,2020,(40)10,11-21
何蔚云,沈纪川,刘维斯,杨琼英,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实践研究,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1,(37)01,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