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实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科学导报·学术

摘 要: 小学课堂教学中充分使用实物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思维,如发散思维、可逆思维、创新思维等,对于小学生的认知和逻辑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数学教学模式的一部分。老师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一定能优化学习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实物教学;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8-0091-01

“只有看到的,才是真实的”。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还处于初建阶段,所以这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运用实物教学便能很好的吸引到学生的兴趣。实物教学的运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实物,让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活灵活现,让数学学习变得简单有趣。而且,实物教学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认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一、实物教学的内涵

实物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把一个个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摸的见、看的着的东西,如模型、现实生活中的物品等,让学生在观察、讲解、把玩的过程中学会相关的数学知识。实物教学就是贯彻“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因为人类所有的数学知识也不过是对大自然中的现象进行总结,推理所得。所以从源头上进行教学是符合小学生的成长历程的。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任何的事物都特别好奇,所以要让课堂与现实相接,让生活成为学习的一部分,密切的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爱学习的习惯,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

二、实物教学的选择要求

前苏联教育家曾经说过,由于儿童的思维还没有健全,所以儿童是通过外界的声音、事物的形象和色彩以及自身的感觉来进行思维的。生动形象的事物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由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喜欢上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对于实物的选择要按照以下标准:

(一)要选择有趣的实物。

老师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有用的实物和模型,能够与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点紧密融合,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的素材,能够方便在课堂上使用,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大部分学生能参与到课堂中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所以当实物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想要探索其中的奥秘,那么学生便会主动学习,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发散思维,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会真正的喜欢上数学。实物的选择要遵从以下两个准则:首先,学生通过观察便能了解蕴含的知识点。这方便适用于几何题目和实际应用题目。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人教版的下册关于年月日的教学,老师可以带一份适当的日历,让小学生直接观察其中的每个月份,以及月份中还有的其中还有的天数,然后让学生进行总结一年一共有几个月,以及每个月含有的天数,以及含有节日的月份单独写出来,这样让学生在课堂上便对年月日有着清晰的了解,并且总结过程就相当于学生已经在课堂上记忆了一遍。再者,学生能通过老师实验操作获得自己的感悟。例如小学三年级的人教版的上册中的加减法的运算,小学生在初步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简单的加减法可能感到非常奇怪。老师可以现场实验演示,例如在计算3-2=?时,老师可以拿三根粉笔,然后减法意味着减少和拿去,即拿走两根粉笔,则只剩下一根粉笔,结果显然易懂,学生对于减法也有着直观的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老师可以找多个小型的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每一个面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测量固定的面的长和宽就会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性质,即长方形的长和宽都不相等,而正方形的长和宽都相等。

(二)要有目标性的选取实物。

在确保教学的趣味性的同时,要牢记实物的选取是为达成教学目标。实物的选取应该和教学息县相关,紧密相连,因此实物的选取要契合知识点。

例如,小学三年级的人教版的上册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老师可以找多个小型的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每一个面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测量固定的面的长和宽就会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性质,即长方形的长和宽都不相等,而正方形的长和宽都是相等的。

三、实物教学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教学设计要完美。

老师要在上课前做好完美的教学设计,对教学过程中何时使用实物以及如何使用实物都有着计划和打算,避免让实验浪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而且要注意教学完成后,对实验器材做好完美的收取,以防损坏实验器。

(二)要使实物教学具有新鲜感

老师要根据每节的教学内容准备不同的实物,不能对同一实物进行多次使用,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兴趣,这也就丧失了实物教学的优势。即使对同一实物的使用也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实物的使用要把握时机。

每节的课堂教学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学生的集中力也是有限的。老师如果把实物拿出来的过早,学生可能会很快的失去兴趣,如果拿出来的过晚,学生可以已经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老师要把握时机,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四、结语

实物教学是符合新课改的核心要求的,即教学联系实际。在小学课堂中运用实物教学,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对小学生的学习意识的建立和学习方法的应用也起着导向作用。通过数学老师的灵活运用,实物教学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杭继梅. 操作中学新知,探索中求拓展——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 2017(1):00226-00226.

[2] 张红星. 自制教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2(8):125-125.

[3] 杨露霞. 实物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陕西教育:教育, 2016(9):48-48.

[4] 姚伟.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实物教学[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6(1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