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学生焦虑心理问题浅析

中学生学习报
武汉东湖学院 430212

摘要:焦虑是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学生焦虑心理问题的成因和表现,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焦虑心理开展全面、客观地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学生焦虑心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焦虑心理;大学生;对策

焦虑是一种恐惧、不安的不愉快的情绪状态,常常伴随躯体激活,并包含着为避免威胁而做出的努力以及对这种威胁的无力感。主要有精神焦虑和身体焦虑两种表现形式。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中,焦虑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体验。大学生群体普遍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适应能力,但也因为就业压力、感情生活不顺、学习压力等造成许多大学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焦虑心理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中主要的心理问题之一。正视焦虑心理问题,深入了解焦虑心理的成因和表现形式,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一、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

(一)个人因素对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

1.性别因素

从生理的角度来看,男女学生有着较大的不同,一般情况下男人性格较为豁达,不计较小事,而女生就相对心思细腻,容易在细枝末节上计较。在处理同一事件时,男生和女生会因为生理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女孩通常比男孩更焦虑,男孩和女孩在焦虑情绪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2.年级因素

在四年的学生生活中,每一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对于新生来说,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很容易导致强烈的焦虑。到大学四年级,面临毕业的压力,有的因为学习成绩差,大学期间获得的荣誉少,能力没有提高,会因为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而焦虑。相比之下,二、三年级学生的焦虑心理产生程度较低,因为他们都对新环境已经适应,暂时也没有考虑毕业后走向社会的压力。

3.爱情因素

大学生年龄都在20岁左右。他们虽然身体成熟,但心理上仍处于成长阶段。她们喜欢与异性交流,但由于自身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卷入爱情,一旦失恋,就会感到孤独、无望,最终会焦虑。此外,学生婚前性行为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因分手或坠入爱河等原因而产生焦虑心理问题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4.人际关系因素

学生的集体生活为同学之间的友好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也是冲突和纠纷的根源。有的学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缺乏沟通经验,比如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觉得自己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别人的关注和观察之下,另外,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人的性格、习惯、性情都不一样,发生冲突的机会更大,合作却又缺乏包容,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造成沟通上的障碍,进而造成焦虑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

1.父母的职业

不同父母的职业对学生焦虑的影响不同。通常父母的职业决定了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父母是农民的学生往往在家庭经济条件方面存在问题。这样的学生往往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境,更要默默承受生活的压力,因自卑而不愿意与同学和老师沟通,往往更容易出现焦虑等心理问题。

2.父母的文化程度

家庭教育在人类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人们接受教育的最重要形式。父母的文化程度将直接决定他们能否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和引导,会由于无法与父母正常沟通而产生焦虑心理。

3.家庭经济情况

家庭经济困难会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缺乏必要的保障。会担心自己的花费给家庭带来的负担,进而让他们更加焦虑。在临近毕业时,家庭背景而导致的眼界和社会资源的欠缺使得这样的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着更多的困难,这些压力往往更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焦虑等心理问题。

(三)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

1.教育体制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在提升国民素质和向社会输送人才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同时,教育产业化和应试教育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学生在大学学到的知识与社会需要的脱节,进而导致一些学生出现焦虑心理问题。

2.是社会不正风气的侵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文化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存在过分强调物质生活的乐趣,期望不费吹灰之力地取得成功等等不健康或不现实的心理,许多学生因为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对物质的过分追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问题出现焦虑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几种表现

(一)考试焦虑

大学生围绕着考试所产生的焦虑就是考试焦虑,包括考试准备过程中的焦虑和考试过程中的恐惧。适度的焦虑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备考和刻苦学生,但焦虑程度过高往往就使得学生出现不良的表现,进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社交焦虑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非常渴望的,但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却往往存在如过高的要求别人,认识不到自身的缺点等问题,往往出现人际关系问题,急于融入群体又缺乏技巧使得学生产生焦虑心理。

(三)情感焦虑

学生们的身心越来越成熟,与异性交流的渴望也越来越迫切,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在处理感情问题时一旦遇到较大的困难和挫折往往情绪波动强烈,甚至出现焦虑心理问题。

(四)就业焦虑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内卷已经成为了流行词汇,在这种状况下,大学生普遍都存在就业焦虑,这种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使得许多一些学生出现较为严重的焦虑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焦虑心理的解决对策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工作相结合

1.培养自信心,激发自强不息的精神

对于那些有着焦虑心理问题的学生来说,解决其问题的关键是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教育工作者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长处出发,认清和挖掘自己的潜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

2.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活动

心理教育和引导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心理讲座和心理健康辅导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应对焦虑,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焦虑防御机制,积极的心理疏导对缓解和消除焦虑心理问题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自我调适与教育关怀相结合

虽然学生的焦虑主要取决于自我调整,但它也与教育工作者对其的关心密不可分。总体而言,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完善助学金制度,帮助学生克服经济焦虑。通过打通就业渠道,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缓解他们的就业焦虑。

(三)面向全体与对特殊群体关照相结合

由于焦虑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因此为所有学生提供心理保健就十分必要。学生入学时,学校要发放心理健康资料,清查摸底并建档管理,通过开设心理课程和系列讲座,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结语

总之,缓解学生的心理焦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和高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关键是要加强自身的心理训练,提高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社会改革的深入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要求我们在减轻学生心理焦虑方面不断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式,特别是要注意使用微信、抖音、小红书等新的网络工具,我们要探求适合时代特点和当今学生心理特点的新工作方式,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避免和控制过度焦虑,有着良好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孙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对策性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1(32):71-73.

[2]章小梅.大学生焦虑心理探究与对策[J].黑河学刊,2004,9(5):89-90.

[3]谢红梅,王晶晶,徐学.师范类大学生主动拖延在完美主义与焦虑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8.

[4]单泓博,张璐瑶,卫敏等.大学生自我控制在拖延与焦虑关系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8):624-62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